| 
 新書推薦: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107.8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330.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75.9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64.9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售價:HK$ 
			65.8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98.8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184.8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88.0
 
 
 | 
         
          | 編輯推薦: |   
          | 未来全球化发展靠什么?本书全面梳理了在经济危机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过程,及其在未来全球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靠什么?本书详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生动实例剖析中国产业升级、金融改革、新科技业态,解答中国外汇储备增减的深层原因。
 未来中国如何继续推动制度建设?本书客观分析了西方式民主在新环境中的合法性危机,提出了中国发展模式的优势所在。
 未来中国的国际关系如何发展?解析并展望了新环境下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非关系的发展,论述中国构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
 未来中国模式如何引领全球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当下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一种中国方案。
 |  
         
          | 內容簡介: |   
          | 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是全球化*兴盛的时代。在这一段时间内,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各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深入参与并推动了这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也是全球化*重要的获益者之一。然而,近年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全球范围内的逆全球化情绪泛滥,保护主义再度兴起;主张民族主义和反全球化的政治家在西方国家的民主选举中崭露头角,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整个西方世界逐渐陷入政治极化和经济发展停滞的泥潭。相反,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却依然表现出强劲增长的趋势,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新时代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一种新的全球合作模式正在形成;面对国际市场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对内的改革不断深化,对外的投资与合作方兴未艾,在硬实力增强的同时,软实力也不断发展。中国的崛起印证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也为未来世界的发展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中国模式。
 |  
         
          | 關於作者: |   
          | 丁一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的副所长。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后赴法国学习,获波尔多政治学院学士、波尔多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硕士、博士,曾在美国约翰斯·霍布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做过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法国分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国际学部、世经政所、欧洲所学术委员,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等 |  
         
          | 目錄: |   
          | 目 录 序  VII
 第一部分 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
 第一章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003
 消费增长助力中国可持续发展  004
 分享经济提高民众福利  006
 自主创新与外来人才  010
 中国技术创新的群众基础  013
 绿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015
 第二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国民经济增长  023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艰难起步  023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  024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广阔市场  027
 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向世界  030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037
 第三章 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039
 构建新金融体系  040
 改善金融市场  042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047
 未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趋势  051
 第四章 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  057
 外汇储备过快增长与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  057
 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与减少  065
 美国不是中国外逃资本的避风港  069
 如何辩证看待中国的外汇储备  071
 增加对外投资并警惕投资陷阱  075
 第五章 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083
 话语权的概念  084
 话语权的建立  087
 中国如何构建国际话语权  091
 中国国力的上升与中国的国际地位  097
 第六章 中国的制度优势  107
 民主的迷思  107
 社会主义民主与中国的制度优势  129
 从意识形态挂帅到职业文官回归  132
 实事求是与中国人的政治文化传统  135
 第二部分
 全球化危机与中国的解决方案
 第七章 全球化危机与新型全球化  145
 放松管制与经济全球化  145
 美国经济的表面繁荣与美国政治的合法性危机  149
 全球化的坎坷前景  157
 全球化的未来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172
 第八章 全球治理机制与新型全球化  177
 G20  178
 G20的作用  180
 重建国际贸易的话语权  187
 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189
 如何改善全球公共管理  191
 中国引领全球化的新起点  193
 第九章 中国和美国如何实现互利共赢  197
 中美经济合作与美国的政策转向  197
 中美博弈是一种变和游戏  208
 美国无法遏制中国的发展  211
 中国的改革创新与美国的故步自封  213
 中美的竞合关系与世界经济发展  219
 第十章 中国与欧盟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223
 欧盟解禁失败的教训  223
 欧盟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227
 中欧的竞争关系  231
 欧盟决策机制对中欧关系的负面影响  235
 对中欧关系的展望  239
 第十一章 金砖国家的崛起  247
 在全球化浪潮中诞生  247
 金砖国家的制度化合作  249
 金砖国家与G20  251
 金砖国家与逆全球化  254
 金砖国家引领世界经济发展  256
 第十二章 中国如何促进非洲发展  259
 冷战时期的非洲  259
 非洲的民主化与社会的崩溃  262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  264
 中国应扩大软实力影响  276
 加快用人民币投资非洲的步伐  278
 第十三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85
 人类命运共同体突破国家集团的桎梏  285
 大同世界是中国文化中人类社会的理想形态  288
 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290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292
 参考文献  3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