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ETF投资 低利率时代财富进阶必修课(普通人躺赢的投资方法,领先一步学会ETF投资,早日赢得财富自由
			》
 售價:HK$ 
			75.9
 
  《 
			肩部康复训练 损伤预防 评估与恢复(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速写随手画 临摹训练素材集
			》
 售價:HK$ 
			61.4
 
  《 
			女性的奥秘
			》
 售價:HK$ 
			85.8
 
  《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而是看透人性 任何事件中 都别低估人性的影响
			》
 售價:HK$ 
			61.6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HK$ 
			54.8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58.1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94.6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编者根据教学改革实践和课程建设需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而编写的。全书共有29个实验,内容包括:绪论、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界面与胶体化学、结构化学和设计性实验。目的在于强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能力。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物理化学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
 |  
         
          | 目錄: |   
          | 实验一恒温槽的装配、性能测试及流体黏度测定9 实验二燃烧热的测定13
 实验三溶解热的测定19
 实验四差热分析研究CuSO4·5H2O的失水过程23
 实验五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27
 实验六完全互溶双液系相图的绘制及最低恒沸点的测定31
 实验七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36
 实验八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函数测定39
 实验九气相色谱法测定无限稀释溶液的活度系数42
 实验十液相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46
 实验十一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49
 实验十二电导法测定醋酸的解离平衡常数52
 实验十三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56
 实验十四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60
 实验十五恒电位法测定金属阳极极化曲线62
 实验十六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71
 实验十七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74
 实验十八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及反应级数的测定77
 实验十九BZ振荡反应80
 实验二十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84
 实验二十一用接触角张力仪测定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和接触角87
 实验二十二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93
 实验二十三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CMC值96
 实验二十四FeOH3溶胶的制备、净化及聚沉值测定99
 实验二十五胶体电泳速度的测定102
 实验二十六配合物磁化率的测定104
 实验二十七偶极矩的测定109
 实验二十八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设计性实验112
 实验二十九金属腐蚀速度的测定及缓蚀剂性能评价设计性实验115
 |  
         
          | 內容試閱: |   
          | 物理化学实验是在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等实验之后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化学实验,同时又是化学及其相近学科的专业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由于各院校所涉及的专业门类繁多,不同专业对实验内容及数量的要求也随之不同,编写过程中我们在选择实验时尽量做到兼顾各专业的不同要求,重点在于掌握基础实验的操作训练。 本书是编者根据教学改革实践和课程建设需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而编写的。全书共有29个实验,内容包括:绪论、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界面与胶体化学、结构化学和设计性实验。目的在于强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能力。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物理化学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
 本教材的特色如下。
 1简洁实用。全书按实验系列编写,原理的叙述注重与物理化学理论课程的联系。仪器使用附在相关实验后。
 2每一实验的结尾有“实验讨论”, 重点是对本实验理论联系实际、实验条件对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的探讨,给学生以启迪。
 3设计性实验对学生提出实验要求,提示实验关键和参考文献,要求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完成实验。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4附录列入了实验中必需的一些数据,以供学生实验中查阅。
 本书绪论由邢宏龙编写;实验一、二由李欣编写;实验三、十六、十七由李林刚编写;实验四、六、八、十由王涛编写;实验五、二十由姚同和编写;实验七、十一、十四、十八、二十八由谢慕华编写;实验九、十二由黄若峰编写;实验十三、二十六由刘传芳编写;实验十五、二十四、二十九、附录由朱文晶编写;实验十九、二十二、二十五、二十七由吴菊编写。实验二十一、二十三由吉小利编写。全书由邢宏龙统稿。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祈请读者指正,以便继续修改完善。对于给予本书写作指导和帮助的各方面人士表示谢意。
 编者
 2010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