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90.2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327.8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96.8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184.8
 
  《 
			爱丁堡古罗马史(上辑1-4卷)
			》
 售價:HK$ 
			306.7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74.8
 
  《 
			万有引力书系 · 崇祯七十二小时: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
			》
 售價:HK$ 
			85.8
 
  《 
			跟着TED学科学:物理
			》
 售價:HK$ 
			55.0
 
 
 | 
         
          | 編輯推薦: |   
          | ★你以为哲学是什么?曲高和寡、晦涩难解、枯燥无味?都不是。 ★从对世间万物的认知与思考,到个体生命存在的方式与意义,探寻自由与幸福的真谛。
 ★60多位哲学巨匠,30多种哲学理论,结合幸福、语言、爱等8大主题,帮助大众触碰认知的边界,审视真实的自己,塑造有趣的灵魂。
 ★风靡欧美10多个国家的哲学入门书,荣登英国各大图书畅销榜哲学榜单TOP5的口碑之作。
 ★《卫报》《泰晤士报》《出版人周刊》等众多媒体重磅推荐!
 |  
         
          | 內容簡介: |   
          | 你以为哲学是什么?曲高和寡、晦涩难解、枯燥无味?都不是!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哲学其实没有那么高深莫测,也远比我们想象的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本书作者阿兰斯蒂芬是英国知名学者,他以人们普遍关心的幸福、科学、未来等主题作为切入点,结合快节奏时代下的现代人阅读习惯,从对世间万物的认知与思考,到个体生命存在的方式与意义,逐步探寻哲学的意义,教会读者如何运用哲学,找到自由与幸福的真谛。
 |  
         
          | 關於作者: |   
          | 作者 阿兰斯蒂芬(Alain Stephen)
 英国知名学者,哲学硕士,《地下文学期刊》创办者,已出版多部大众哲学方面的书籍,代表作有《三天读懂哲学史》《给快节奏时代的简单哲学》等。
 译者
 王亚庆
 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长期从事哲学类、历史类、政治类图书的翻译工作,译作有《哲学100》《悲剧的教益》等。
 |  
         
          | 目錄: |   
          | 前 言 一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幸福的哲学
 二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伦理和道德的哲学
 三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科学的哲学
 四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政治和权力的哲学
 五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宗教的哲学
 六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语言的哲学
 七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爱的哲学
 八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未来的哲学
 附 录
 索 引
 |  
         
          | 內容試閱: |   
          | 对真理的探索 现代生活的节奏有时让人眼花缭乱,因此腾出一些时间来思考和回顾我们的想法很重要。据称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 399)在关于神谕的问题上曾经断言: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换言之,那些承认自己实际上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才最有智慧;因为他们知晓自己并不比其他人更有智慧。对真理不断探索和不断提出问题,是哲学真正的目的所在。
 对于许多业余的哲学家来说,这本书的题目看上去是互相矛盾的哲学和快节奏。然而,哲学本身就是对知识进行积极的、经过深思熟虑的 追求。对于如何实现哲学的人生这一问题,先哲们都说了些什么呢?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 384前 322)倡导闲暇的理念。他认为只有明智的柏拉图构想中的哲学王,才有能力进行有道德的生活。
 柏拉图(Plato,前 427前 347)在《理想国》中称呼防御敌人、保卫国家的人为护国者,他提到如果他们真的有用,就不能期望他们有多努力工作。
 想象一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起在吕克昂学园闲逛,互相比较胡子的长短,两个人都眉头紧锁,思考着这一切的意义,这样的画面一定很可爱。
 那么,对于今天这个忙碌时代的人来说,他们有时间学习哲学吗?你是否经常听到人们抱怨一天之中的时间根本不够用?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苏格拉底
 哲学一词,毫无疑问来自古希腊。词根philo是指喜爱或关注,而sophos是指明智的或智慧。因此,哲学家就是喜爱并关注智慧和知识的人。然而,标准词典中对哲学的定义是研究知识、现实和存在的根本性质,例如,努力去探索人生的意义: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为什么在这里?
 这是个很有价值的目标,但从何处开始入手呢?我们需要了解数千年来的人类思想。这些多元而矛盾的思想和观念,都致力于为我们的存在构建基本真理。但正如我所提议的那样,如果哲学和发掘真相有关的话,那么我们应从何处并如何开始我们的探索呢?
 本书作为哲学入门指南,以主题为线索,研究易于理解,其中所涵盖涉及的关键概念和知识领域,对人类的思想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试吃菜单,它提供了关于哲学的一小碟美味。
 从第一章的幸福哲学开始入门是个不错的选择。柏拉图认为幸福是存在的终极目标,因此他提出了幸福(eudaimonia)的概念。在《定义集》中,他将此概念描述为是集结一切美好的至善;是满足生活优裕的能力;是完美的美德;是满足生物需求的资源。
 但是,与柏拉图所处同一时代的亚里士多德指出,人们对生活优裕的渴望肯定是不言而喻的,没有一个心智正常的人会希望生活糟糕或者日子不快乐,所以真正的问题是要明晰在什么样的领域和进行哪些活动能够使人们生活优裕、获得幸福。
 因此,在探究幸福的哲学时,我们会回溯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再跳转至数千年后世界上所谓的最幸福的国家丹麦。不必惊讶,那些困扰着古人的事情,现在依然是我们寻求幸福时关注的重点。而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个人追求幸福会对周围的人、更广泛的社群以及整个世界造成多大的影响。
 第二章介绍了伦理和道德哲学,深入探讨了对和错,即真理与谬误的概念。真实(truth)这个单词源自古英语trīewt, 在它的各种词性变化中,主要包含两种意思:正直、诚实和忠诚的品质;恒久不变的形而上学的事物,通常指一个物体或一种概念。
 圣托马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12251274)更进一步地宣称真理是理智与事物的符合。如果我们相信通过感官知觉接收的信息,既不否认也不曲解这些信息,即判断与客观实际相符合,那么我们就达成了所谓的真理符合论。简单来说,如果你拿起一把锤子,然后从某人头部上方猛击,那么结果不证自明。
 第三章中的科学哲学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包含了与我们对事物及观点的感知所对应的真理。历史上充满了这样的例子,许多人曾经相信的科学真理,后来都被证明是假的。在上一个时代被认定为真的事物,在下一个时代极有可能被认定为假。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回应圣托马斯的真理理论呢?
 我们又该如何确定宇宙及万物的本质呢?渐渐地,评论家们的观点让大家注意到了真理模糊不清的性质这些人往往利用预设的观点去论证真理,或者说,直接用观点代表事实。
 第四章,即政治和权力哲学,着眼于社会系统的结构与机制社会组织如何努力以实现亚里士多德式的幸福,或者至少营造一种幸福的假象。法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说道:每个社会都有其真理制度。他接着提出,哲学家真正的责任是揭示能够让人们分辨真假陈述的机制和范例。而这个责任在当前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变得愈发难以实现,因为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从历史真实的层面去探索真理的活动,已变成寻找一种合理的方式以掩盖真相,并且不让人们知晓信息是如何呈现的(但这样呈现出来的只是观点,并不是事实)。权力,福柯认为它是无处不在的,而且被隐藏在制度和话语之中。
 宗教哲学,正如第五章所提到的,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吸引力,而且它推动了当前美国教授对神造论或智慧设计论的争论。宗教哲学也能用以追溯诸如正直、诚实、忠诚这样的品质是如何成为被社会推崇的美德的。
 第六章是关于语言哲学的,解释了话语是如何被使用的。话语的含义是如何被传达、接受和曲解的呢?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后真相时代,出生于南非的哲学家 A.C.格雷林(A.C.Grayling,1949)将其定义为一个观点比事实更有价值的文化现象。对事物的评判都建立在感受和情绪的基础上,这与具体的、无可辩驳的事实相悖。
 倒数第二章是关于爱的哲学,我本希望从积极的角度来总结概括历史中乍现的火花,然而,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和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的悲观思考破坏了我的打算。
 最后一章是关于未来哲学的,不仅对当代思潮进行了概括性讨论,而且也对未来的哲学面貌进行了预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