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588.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丛书)
			》
 售價:HK$ 
			85.8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47.1
 
  《 
			日本新中产阶级:东京近郊的工薪职员及他们的家庭(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96.8
 
 
 | 
         
          | 內容簡介: |   
          |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9)》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仍然坚守与秉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循环经济、低碳生活、健康宜居的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践行自然、绿色、健康、生态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以服务城镇化建设、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更新民众观念、提供决策咨询、指导工程实践、引领绿色发展为己任,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我们依据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坚持全面考核与动态评价相结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动态评价模型,对国内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全面考核与健康指数评价排名;坚持普遍性要求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对地方政府生态城市建设投入产出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与排名,评选出了生态城市特色发展100强。 |  
         
          | 關於作者: |   
          | 刘举科 男 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兰州城市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教育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化学会文化建设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甘肃生态城市研究会会长,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孙伟平 男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文化建设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胡文臻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特约研究员,博士。
 |  
         
          | 目錄: |   
          | 序言 守护绿水青山 夯实生态之基 李景源/001 Ⅰ 总报告
 .1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 刘举科 孙伟平 胡文臻 李具恒/001
 一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诉求/002
 二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年度综述/008
 三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靶向路径/028
 Ⅱ 整体评价报告
 .2 中国生态城市健康指数评价报告 赵廷刚 温大伟 谢建民 张志斌 刘涛/035
 Ⅲ 分类评价报告
 .3 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常国华 岳斌 张伟涛/192
 .4 绿色生产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钱国权 聂晓英 袁春霞/227
 .5 绿色生活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姚文秀 刘攀亮 高天鹏/250
 .6 健康宜居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王翠云 台喜生 李明涛/274
 .7 综合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曾刚 滕堂伟 朱贻文 叶雷 高旻昱/298
 Ⅳ 核心问题探索
 .8 城市群的生态城市协同建设 孙伟平 刘明石/315
 .9 大都市圈的生态城市协同建设研究 钱国权 李恒吉 汪永臻/326
 Ⅴ 附录
 .10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双十事件 曾刚 葛世帅 陈炳 谢家艳 陆琳忆 杨阳/351
 .11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大事记2018年1~12月 朱玲/366
 .12 参考文献/374
 .13 后记/378
 |  
         
          | 內容試閱: |   
          | 序言 守护绿水青山 夯实生态之基 李景源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012年,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要求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转型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城市,其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20世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城镇化进程,其发展呈波澜壮阔态势,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辐射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跨入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早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即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要求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城市工作要树立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的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系统推进各方面工作。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所以,从生态文明角度重新审视城市规划建设层面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深入解读转型发展理念与原则,对今后的工作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