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74.8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130.9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107.8
			 
			 
	
			  
			《 
			全球公民教育:批判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售價:HK$ 
			74.8
			 
			 
	
			  
			《 
			做事的逻辑: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 
			 售價:HK$ 
			47.1
			 
			 
	
			  
			《 
			人形机器人: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 
			 售價:HK$ 
			108.9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96.8
			 
			 
	
 
       |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及要求编写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适用性强,以够用为度、精简凝练。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材料、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车削加工、铣削及其他加工、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机床夹具设计基础、机械装配工艺基础、机械加工质量分析、零件特种加工工艺及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案例分析等。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用书,也可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 
         
       
      
      
      
      
      
         
          | 目錄: 
           | 
         
         
           
            前言
 绪论1
 第1章工程材料4
 11金属材料4
 11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4
 112金属晶体结构与结晶9
 113铁碳合金13
 114非铁金属24
 12钢的热处理26
 121概述26
 122钢的普通热处理30
 123钢的表面热处理及化学热处理35
 124典型零件热处理工艺38
 13非金属材料45
 131高分子材料45
 132陶瓷材料48
 133复合材料51
 复习思考题53
 第2章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55
 21概述55
 211加工精度55
 212表面质量55
 22切削加工成形原理与切削要素56
 221切削加工成形原理56
 222切削用量三要素60
 223切削力与切削功率61
 224切削热与切削温度62
 225刀具磨损与刀具寿命63
 23刀具及选用65
 231刀具材料65
 232刀具几何角度与切削层参数68
 233刀具的选用70
 24机床的分类与型号73
 241机床的分类73
 242机床型号74
 25数控机床简介77
 251数字控制与数控机床的概念77
 252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工作
 原理77
 253数控机床的分类79
 254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应用范围81
 复习思考题82
 第3章车削加工83
 31车削加工的特点83
 32车床的结构与传动84
 321CA6140型卧式车床的结构组成84
 322CA6140型卧式车床的主运动、
 进给运动传动系统85
 323机床的精度89
 324其他车床简介92
 33工件的装夹及车床附件96
 331卡盘装夹96
 332顶尖、跟刀架及中心架装夹96
 333用心轴装夹98
 334用花盘与弯板装夹99
 34车刀99
 341车刀的分类99
 342车刀的结构100
 343车刀的安装101
 35车削工艺102
 351车端面、外圆及台阶102
 352切断与切槽104
 353车圆锥106
 354车螺纹107
 355孔加工109
 356其他车削工艺110
 36典型零件车削工艺112
 复习思考题115
 第4章铣削及其他加工116
 41铣削加工116
 411铣削加工的特点116
 412铣床117
 413铣刀118
 414铣削方式119
 42刨削加工与拉削加工121
 421刨削概述121
 422刨床及刨刀122
 423拉削加工123
 43磨削加工125
 431磨削加工的特点125
 432砂轮及其选用126
 433砂轮的检查、平衡、安装与
 修整128
 434磨床129
 435磨料与磨具131
 436磨削工艺132
 44镗削加工136
 441镗削概述136
 442镗床及其分类136
 443镗刀及其功用137
 444镗削的工艺特点与应用138
 45齿轮加工138
 451齿轮加工成形原理139
 452齿轮加工机床的类型139
 453齿轮加工刀具141
 454齿轮加工工艺143
 复习思考题145
 第5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147
 51概述147
 511生产及机械加工工艺基本概念147
 5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制订151
 52零件图的工艺分析156
 521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156
 522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156
 53毛坯的选择158
 531毛坯的种类158
 532选择毛坯时应考虑的因素158
 54工艺路线的拟订159
 541加工方案的选择159
 542加工阶段的划分162
 54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163
 544工序顺序的安排164
 55加工余量的确定165
 551加工余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165
 552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166
 553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方法167
 56应用尺寸链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168
 561工艺尺寸链的概念168
 562工艺尺寸链的计算169
 563工艺尺寸链的应用171
 57机床与工艺装备的确定174
 571机床的选择174
 572工艺装备的选择174
 58工艺规程设计实例175
 581零件的工艺分析175
 582毛坯的确定176
 583基准的选择176
 584工艺路线的拟订176
 585确定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78
 59机械加工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178
 591机械加工时间定额的组成179
 592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途径179
 复习思考题181
 第6章机床夹具设计基础183
 61概述183
 611基准的概念及分类183
 612工件的装夹184
 613夹具的作用、分类及组成186
 62工件的定位原则及定位元件189
 621工件定位原理189
 622定位副的选择及要求192
 623常用定位元件的结构特点及
 应用195
 63定位误差的分析及计算203
 631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203
 632定位误差的正确叠加205
 633定位误差分析计算应注意的
 问题208
 634“一面两孔”组合定位209
 64工件的夹紧210
 641夹紧装置的组成210
 642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210
 643夹紧力的确定211
 644基本夹紧机构213
 645其他夹紧机构218
 65专用夹具设计220
 651专用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220
 652专用夹具设计的步骤221
 653夹具装配图上技术要求的制订222
 654专用夹具设计实例223
 复习思考题226
 第7章机械装配工艺基础230
 71概述230
 711装配的概念230
 712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231
 713装配工作的形式232
 72装配精度233
 721装配精度的概念233
 722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233
 73
           | 
         
       
      
      
      
         
          | 內容試閱: 
           |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和高等职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编写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色要求的教材,是促进高等职业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鉴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要求,在吸取近年高等职业教学实践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着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课程教材要体现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目的的宗旨,本书对传统的“工程材料”、“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等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取舍、结构优化,以毛坯成形工艺方法和机械零件表面加工工艺方法为主线,将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相关基础知识有机串联起来,又吸纳了现代制造体系中的“特种加工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相关内容,形成了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在分析、处理实际生产工艺问题时具有更广泛的技术基础,能够更科学、合理地选择工艺方法。
 本书各章既有相对独立性,又紧密联系,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使用本书时,可按具体教学需要进行调整或取舍,以提高教材的适应性。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关雄飞、李宏林、王荪馨、张倩,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岳秋琴。
 具体编写分工如下:关雄飞编写绪论、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李宏林编写第1章、第3章、第4章、第10章,岳秋琴编写第2章,王荪馨、张倩编写第9章。关雄飞、李宏林任主编,岳秋琴任副主编,西安理工大学副教授张辛喜任主审。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错误或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