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214.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74.8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130.9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107.8
 
  《 
			全球公民教育:批判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售價:HK$ 
			74.8
 
  《 
			做事的逻辑(专享版)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
 售價:HK$ 
			47.1
 
  《 
			人形机器人 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全景式解读人形机器人时代的技术密码与未来蓝图
			》
 售價:HK$ 
			108.9
 
 
 | 
         
          | 編輯推薦: |   
          | 1.词是中国文学的一段精华,王国维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2.二十四位重要词家的生平和作品,串起一部唐宋词的发展简史。3.既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也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选词独具一格。
 4.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畅销台湾四十年,一家人共读的经典。
 |  
         
          | 內容簡介: |   
          | 词是唐、宋时兴起的新诗,它清灵曼妙,注重情韵,*能展现中国文化的阴柔美,发挥中国文字的音乐潜能,也最好地展示了抒情传统的魅力。在文学宫殿里,它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形式上的小令、中调与长调,内容上的抒情、叙事与哲理,深深地蕴藉着唐宋词家的生命情调和中华民族一脉而来的情感样态。读唐宋词,感受生命的咏叹。 |  
         
          | 關於作者: |   
          | 林明德:台湾辅仁大学、政治大学毕业,文学博士。曾任彰化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现任彰化师范大学兼任教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董事长。著有《金源文学家小传》《金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晏几道及其词》《唐诗的境界》《中国传统文学探索》等。 |  
         
          | 目錄: |   
          | 【导读】倚声填心曲 上篇 总论
 总论
 下篇 各家名作赏析
 温庭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韦 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李 璟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李 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冯延巳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晏 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张 先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欧阳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柳 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晏几道今宵胜把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秦 观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贺 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周邦彦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朱敦儒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向侯王?
 陆 游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辛弃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姜 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史达祖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蒋 捷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张 炎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  
         
          | 內容試閱: |   
          | 【导读】倚声填心曲 林明德
 词是唐、宋时兴起的新诗,它轻灵曼妙,注重情韵,最能展现中国文化的阴柔美,发挥中国文字的音乐潜能与抒情传统的魅力,比起唐代诗歌,更具活泼感、音乐性。
 历来,论词每以婉约、豪放两派衡量作家,概括风格,前者隐约含蓄,托兴深远,音律舒徐和缓,像: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这类词,也称阴柔美。后者明白显豁、淋漓尽致,音律纵横跌宕,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这类词,也称阳刚美。这是歌词的美学范畴,也是鉴赏的基点,我们的论点大致一样。虽然有些词篇 难以范畴风格,但我们希望能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再创新的灵视。
 这本词选,分为两部分,即,总论与各家名作赏析。前者重在词史的讨论,借以再认词的生命史与性格。后者是作家生平概述与名作赏析,试图透过中国传统诗学的智慧(印象式批评),与现代美学的观点之配合,进行探索,希望能够客观、贴切地走向词人的感情世界,进入唐宋词的宫殿。
 这本词选,包括晚唐五代、北宋与南宋的重要词家二十三人, 以及代表作品七十一阕(赏析四十二阕,语译二十九阕)。形式上分为小令、中调与长调,内容则有抒情、叙事与哲理。希望对唐宋词感兴趣的朋友,一道来讽诵,一道来体会唐宋词家的生命情调,探寻中华民族一脉而来的情感样态。
 最后要说明的是,我们选的词大部分是根据唐圭璋的《全宋词》,并参考其他精校的版本。凡是字句上有问题的,特别在原句下面注明,读音较困难的,也酌量注音。至于每阕词的排列, 原则上,以韵脚作为分行的依据,这种尝试可以清楚词的节奏与脉络。只要多加讽诵,自然可以会得。透过这本词选或许能引起 你对传统文学的兴趣,那将是作者撰写的主要动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