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74.8
			 
			 
	
			  
			《 
			让我留在你身边升级新版
			》 
			 售價:HK$ 
			61.6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162.8
			 
			 
	
			  
			《 
			我在东汉学伤寒 全两册  仲景医案解读《伤寒论》
			》 
			 售價:HK$ 
			63.8
			 
			 
	
			  
			《 
			消息(贾平凹新书,长篇笔记体小说)
			》 
			 售價:HK$ 
			75.9
			 
			 
	
			  
			《 
			长安四千年:都城史视角下的王朝兴衰史
			》 
			 售價:HK$ 
			184.8
			 
			 
	
			  
			《 
			渔樵问对
			》 
			 售價:HK$ 
			64.9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107.8
			 
			 
	
 
       | 
     
      
      
      
      
         
          | 內容簡介: | 
         
         
           
            本书内容涵盖了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对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相关理论及方式、方法进行了全面讲解。希望能够使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学位研究生和文博系统从业人员了解和掌握藏品管理数字化的理论与方法,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有所借鉴。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也可作为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教材使用。
           | 
         
       
      
      
      
         
          | 關於作者: | 
         
         
          |  
            陈红京,男,1960年生,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博物馆陈列设计和博物馆信息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编了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博物馆学概论》,出版专著《数字化博物馆的原理与方法》《数字博物馆资源建设规范与方法(人文艺术类)》,参与编著《数字博物馆概论》《中国大学博物馆志》,在《中国博物馆》《东南文化》等刊物发表博物馆学论文一百余篇。
           | 
         
       
      
      
      
      
         
          | 目錄: 
           | 
         
         
           
            第一讲 藏品数字化管理的基本理论  001
 第一节 藏品管理数字化相关概念解析  003
 第二节 藏品数字化管理的内涵和原理  006
 第三节 藏品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008
 第二讲 数字化工作环境建设  011
 第一节 藏品信息采集系统  013
 第二节 藏品信息存储系统  015
 第三节 藏品信息输出系统  016
 第四节 有(无)线网络系统  017
 第三讲 藏品文字信息的数字化采集  019
 第一节 文字信息采集的依据材料选择  021
 第二节 多种采集工具的选择和配合使用  023
 第三节 文字信息的内容格式  031
 第四讲 藏品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采集  041
 第一节 静态图像文件采集与登录  043
 第二节 流媒体文件采编与登录  054
 第三节 图形文件采编与登录  056
 第五讲 纸质单据账卡的生成  057
 第一节 打印藏品编目卡  059
 第二节 打印出库凭证单  063
 第三节 打印入库凭证单  065
 第四节 打印注销凭证单  067
 第五节 打印总登记账单  069
 第六节 打印事故登记表  071
 第七节 打印装裱修复单  073
 第八节 打印藏品标签卡  075
 第九节 打印藏品档案册  078
 第六讲 各类藏品数据的统计报表  081
 第一节 目前馆藏品总量  084
 第二节 各类别藏品数量  086
 第三节 各年代藏品数量  088
 第四节 各质地藏品数量  090
 第五节 各用途藏品数量  092
 第六节 各级别藏品数量  093
 第七节 各民族藏品数量  094
 第八节 各国别藏品数量  096
 第九节 各来源藏品数量  098
 第十节 各专题藏品数量  099
 第十一节 综合显示统计表  101
 第七讲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排架库内管理  105
 第一节 射频识别(RFID)的基本原理  107
 第二节 管理用途的利益所在  112
 第三节 透明库房的展望  117
 第四节 RFID藏品管理操作流程与方法  119
 第八讲 藏品信息检索查询的原理与方法  125
 第一节 检索查询功能的设置原理及使用方法  127
 第二节 信息查询方法  146
 第九讲 馆藏数据库的运行维护与后续更新  155
 第一节 数据库的运行维护  157
 第二节 数据库的后续更新  162
 第十讲 文物类馆藏信息指标著录规范的解读  173
 第一节 藏品本体信息指标项解读  175
 第二节 藏品管理信息指标项解读  210
 第三节 藏品文档研究论著声像资料信息指标项解读  233
 附录1 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理念与传统方法  240
 附录2 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教学案例介绍  278
 参考文献  286
 后记  287
           | 
         
       
      
      
      
         
          | 內容試閱: 
           | 
         
         
           
            序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主任 胡江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博物馆事业的面貌也有很大改观,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普及开来并向纵深进展。想来也不奇怪,作为实属信息机构的博物馆,幸运地获得了当代信息工具大变革的红利。博物馆教育传播职能部门借助信息科技手段而使自身的工作水平大幅提升,社会公众不仅能够看到被数字多媒体武装起来的实体陈列展览,甚至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享用大量博物馆资源,社会效益显著。
 其实,在博物馆外部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背后起着支撑作用的,还是其内部职能的信息化。尤其是处于核心基础地位的藏品管理数字化,才使得藏品信息从传统纸质载体形式转换成为便于分享的数字化信息形式,并处于有序存储、方便取用的状态。藏品的数字化管理包含了采集质量与效率、数据安全保障制度、信息内容指标设置、藏品检索体系、统计输出格式等一系列相对稳定且需要不断深入思考的学术性内容。与数字化展示传播等依赖媒体技术进步的领域相比,藏品的数字化管理更适合且有必要列入高校博物馆学专业教学培养和行业培训内容。因为藏品的数字化管理属于不宜委外的博物馆本职工作内容,而藏品数字化信息的表达则大多属于日新月异且可以购买的技术服务。
 本书作者陈红京老师现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也一直是我们数字化专业委员会的核心成员。他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根据教学需要开展博物馆数字化的开发实践与理论研究,先后承担了6个与博物馆数字化相关的省部级科研项目,1997年正式开设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课程并延续至今,为文博专业学子们注入了应属必备的知识营养。几年前他接受国务院学位办的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项目,其中之一就是以《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为题,举办全国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师资培训并撰写相关教材。现在,这部包含了作者多年研发成果和执教经验的教材型专著终于出版,相信不仅能够帮助更多高校博物馆学专业教学单位开设相关课程,也能够为我国博物馆行业在职人员提供经验借鉴、业务学习和研究思考的素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