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阅读苏河左岸
			》  售價:HK$ 
			107.8
			  
			《 
			纸上博物馆·达达主义:艺术的反抗(艺术简史,讽刺超前,社会政治矛盾,16开图文全彩,伽利玛原版引进)
			》  售價:HK$ 
			85.8
			  
			《 
			名画里的中国 (共7册) 汉宫春晓图/韩熙载夜宴图/唐宫仕女图/洛神赋图/西湖十景图/千里江山图/清
			》  售價:HK$ 
			294.8
			  
			《 
			江山胜迹:人文风景的建构与传承
			》  售價:HK$ 
			162.8
			  
			《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售價:HK$ 
			60.5
			  
			《 
			天下一统: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再诠释
			》  售價:HK$ 
			85.8
			  
			《 
			探古论金--曾侯乙青铜器工艺图解
			》  售價:HK$ 
			437.8
			  
			《 
			死亡与右手(修订译本)
			》  售價:HK$ 
			63.8
			  
			 
     
      
      
         
          編輯推薦:  
         
           
            物流行业首先一部关于素能人才培养体系的系列教材。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采用规范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物流管理本科人才需求、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导向、人才培养变革思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素能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整体架构,从认知、意识、行为、思维角度构建了物流管理本科人才素能体系和标准,提出了物流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特色方向智慧物流和货运代理,并重新架构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点体系,构建了以三环一链十步案例教学法为主体的教学体系,重新整合并形成了OMO融合式教学平台,等等。上述研究成果必将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提供方法和实践上的支持,也将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指导用书。
           
         
      
      
      
      
         
          關於作者:  
         
           
            邹绍辉,男,汉族,四川达州人,博士,特聘教授,管理学院副院长。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美国MSUM大学访问学者,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享受三秦人才津贴。主要从事能源资源开发与环境政策、财务会计与金融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和咨询工作。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大型煤炭企业煤矿安全管控模式》《大型煤炭企业科技发展规划关键问题》和《煤炭产业专业化生产模式研究》等多项横向课题。在《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系统管理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煤炭学报》《管理学报》《山东大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出版专著2部。现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及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安科技大学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现代煤矿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现代资源环境会计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共享经济背景下的煤炭产业组织变革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煤炭产业全产业链共享服务的构想,研究成果将助推煤炭革命战略目标的实现。
           
         
      
      
      
      
      
         
          目錄  
         
           
            第1章绪论
 
         
      
      
      
      
         
          內容試閱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于2007年8月6日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7〕16号)将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地质、矿业、石油和天然气、核工业、软件、微电子、动漫、现代服务业作为12类紧缺专业,其中物流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明确将物流快递、智能物流、商贸物流分别作为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撑工程和应用示范工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73号)明确指出物流行业贯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衔接生产与消费,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文件凸显出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和瓶颈行业;二是物流业即将迎来巨大变革,传统物流行业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彻底颠覆现有物流产业生态和运行模式以及人才培养体系。2017年6月24日,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公布了20162017年度陕西省重点行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学习能力与丰富实践经验是求职者的核心竞争力。在调查的408家用人单位中,要求任职者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占80.4%,其中要求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占17.6%;要求任职者具备1~3项专业技能,并能够出具相应资质证书的占78.2%。西安科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是在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早在2003年,西安科技大学就开始招收和培养物流管理高职专科学生,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师资培养、设施配置、教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多年招收和培养物流管理高职专科学生的基础上,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于2014年成立了物流管理系,并于当年开始招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学制四年。本专业现有教师12名,其中副教授(硕导)4人,讲师8人;博士(含在读)9人,硕士3人;1人获陕西省科技新星称号并享受三秦人才津贴;1人获得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称号;1人为西安科技大学胡杨学者特聘教授。出版专著6部以上,发表高水平论文42篇以上。近五年来,本专业专任教师承担科研项目3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物流行业是一个正处于高速发展和深度变革的行业。可以明确判断的是:今后我国物流行业必将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的智慧物流和复杂的企业运营生态将彻底颠覆现有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理念和体系。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以下问题:第一,西安科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在哪里?过去我们常讲胡杨精神,说我们的学生能吃苦耐劳,并以此作为学生的竞争力。尽管物流行业确实需要吃苦精神,但是今后物流行业是拼智慧和技能的时代了!第二,西安科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办学真正的危机在哪里?当下,由于物流行业的进入门槛低,凭借我们的教学优势和学生潜质,我们断言短期内西安科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大。但是,如果我们不变革,我们培养出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将滑入低层次劳动技能型人才队伍之中,这才是我们中长期面临的真正危机。第三,西安科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矛盾的根本原因在哪里?不可否认,我们当前存在着教与学教与管学与管严重分割的问题。整体上,这些分割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生不知道学习的专业知识,到底有没有用,需要培养哪些专业技能;二是教师苦口婆心劝学生多学,但是学生主动性差;三是不同专业课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内在一致性;四是学生、辅导员和教师三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同机制。从2014年开始,物流管理专业全体老师就准确把握物流行业发展动态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变化,大力开展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改革。①打造双平台学校提供的学习平台和导师提供的科研平台,发布《西安科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学术研究指导手册》。规定每位本科生从大一入学就开始选定学术指导教师,一年后可以根据学术导师的研究方向重新选定学术导师,每年开展为期一周的本科生学术论文报告活动,展示本科生的学术研究成果。这项改革已经在2014级学生中得到了较好实施,20152018级学生已经完成了学术指导老师选定工作。通过实施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度,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术论文写作范式,并初步具备了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②实施双进入专业能力培养体系学生进入企业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课堂。学生进入企业就是利用第六学期第9周到第24周近三个半月的时间在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实习。2014级学生已经在陕西泰华物流产业有限公司、中世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苏州万隆华宇物流有限公司完成了企业实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企业高度评价。企业管理人员进课堂就是每两个月请1名企业管理人员来临潼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做一次学术报告,每位老师一年至少为本科生做一次学术报告。上述活动实施四年以来,深受学生好评和喜欢,取得的效果突出。③塑造双证学生本科毕业证和技能证书。在2013版《西安科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标长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幅度地调整了原专业课设置体系,形成了涵盖现代物流学、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物流标准化、物流园区、物联网概论、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物流等20门专业课的2016版《西安科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了高标准、前瞻性、系统性,进而从培养方案上保证了学生培养质量。积极与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联系,拟引进物流专业技能认证体系,这项工作的前期准备已基本完成。通过调研大量物流企业和访谈重点物流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发现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具备较强素能的物流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要求其必须初步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培养导向仍然强调和侧重学知识,是明显的知识本位主义,并且大学英语课程还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极大地压缩了用于专业素能教育和培养的时间。西安科技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基于素能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体系,首先抓住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发动机。没有高水平教师哪来社会影响力?没有高水平教师哪来高水平教学质量?没有高水平教师哪来高水平学生?所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所有工作的起点,主要包括以组建物流研究组的方式来激活教师队伍的研究潜能,形成重学术、勤钻研、学先进的学术氛围,用氛围来熏陶学生、用研究来推动学习、用成就来激励上进,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提高教师水平。其次,全力打造和运用素能教案教法高度融合和一体化的高水平教学体系,化教师专业知识为战斗力,把素能体系完全嵌入到教学体系中,每部分教学充分运用以案例教学为主体的立体化教学方法,定期调整知识点体系、素能体系、工具方法体系,动态更新和共享教学资源库,积极引进最新教学方法。教是基础,学是关键。再次,用学生学术论文指导、学生企业实习、企业进课堂等11项具体措施最大化学生的学习兴趣,11项具体措施齐头并进,通过研究组学术指导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要全面融入这11项具体措施之中。最后,构建起教师学生辅导员协同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切改革要用成果来激励和推动,基于素能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体系的直接成果就是培养出一批批具有高素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间接成果就是高就业率,最终目标是造就一批批格局远大、解放自我、报效祖国的有用人才。整个教学体系实现了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水平教学体系高水平素能锻炼平台高水平管理体制高水平人才高就业率的链式循环发展模式。本书就是在基于素能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基础上的系统研究、总结与创新。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西安科技大学教务处和管理学院领导以及物流管理专任教师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西安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项目、西安科技大学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项目和西安科技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联合资助,笔者所指导的研究生马婷艳、张甜参与了本书的资料收集和书稿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限于笔者的教学实践、知识范围和学术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笔者2019年6月30日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