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理查国王:尼克松和水门事件
			》
 售價:HK$ 
			108.9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93.5
 
  《 
			HR如何招聘人才:招聘思维与技能
			》
 售價:HK$ 
			61.6
 
  《 
			《汉印精选》
			》
 售價:HK$ 
			206.8
 
  《 
			思索马基雅维利
			》
 售價:HK$ 
			162.8
 
  《 
			皇帝与国王:足利义满和他的时代(颠覆天皇王权的逆贼将军,还是活用东亚朝贡规则的政治能人?)
			》
 售價:HK$ 
			64.9
 
  《 
			锦衣行 (《白衣公卿》影视原著小说)
			》
 售價:HK$ 
			54.8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85.8
 
 
 | 
         
          | 內容簡介: |   
          | 2013年,为了纪念我们毕业50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同学曾集体返校。我们受到当时的校领导及校友会的热情接待,同时参观了中央三台。我们虽已耋老,但母校正年轻,并且以其在广播电视及新闻传播领域鲜明的科研与教学特色自立于大学之林。看到学校的发展,大家当然为之高兴、为之自豪,但使同学们魂牵梦绕的,始终是复兴门外真武庙二条9号那座毫不起眼的灰楼。虽然它是广院初创时期集办公、教学、会议室、图书馆、实验室、医务室、食堂、宿舍于一身的一所建筑,*是大学中的寒门,但它毕竟是我们这届寒门学子难忘的4年大学生活的安身之所、筑梦之地和走向祖国四面八方的出发点。作为我们青春的老宅、精神的故乡,它虽然早已荡然无迹,但在我们心中,却是永恒的存在。在那次返校交谈中,灰楼,成了同学们反复提及且令人心动的一个词。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那次毕业50年返校活动带来了两个后续产品:一是离校后同学们纷纷围绕着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事业情撰写了回忆录,并在校友会和母校出版社的支持下,集纳成书,书名为《永远的灰楼》,由张清廉同学担任主编,谢荫达同学任副主编,原北京广播学院副院长赵玉明,原新闻系主任曹璐为之撰写了序言;二是为了保持联系和便于沟通,在孟昭琴同学的操持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建立了一个有近70名成员的微信群,群成员的平均年龄即便不是所有微信群中高的,起码也是之一。至于群名,则是由灰楼和我们入学的年份连缀而成的.叫作灰楼-59。2013年,为了纪念我们毕业50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同学曾集体返校。我们受到当时的校领导及校友会的热情接待,同时参观了中央三台。我们虽已耋老,但母校正年轻,并且以其在广播电视及新闻传播领域鲜明的科研与教学特色自立于大学之林。看到学校的发展,大家当然为之高兴、为之自豪,但使同学们魂牵梦绕的,始终是复兴门外真武庙二条9号那座毫不起眼的灰楼。虽然它是广院初创时期集办公、教学、会议室、图书馆、实验室、医务室、食堂、宿舍于一身的一所建筑,*是大学中的寒门,但它毕竟是我们这届寒门学子难忘的4年大学生活的安身之所、筑梦之地和走向祖国四面八方的出发点。作为我们青春的老宅、精神的故乡,它虽然早已荡然无迹,但在我们心中,却是永恒的存在。在那次返校交谈中,灰楼,成了同学们反复提及且令人心动的一个词。
 那次毕业50年返校活动带来了两个后续产品:一是离校后同学们纷纷围绕着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事业情撰写了回忆录,并在校友会和母校出版社的支持下,集纳成书,书名为《永远的灰楼》,由张清廉同学担任主编,谢荫达同学任副主编,原北京广播学院副院长赵玉明,原新闻系主任曹璐为之撰写了序言;二是为了保持联系和便于沟通,在孟昭琴同学的操持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建立了一个有近70名成员的微信群,群成员的平均年龄即便不是所有微信群中高的,起码也是之一。至于群名,则是由灰楼和我们入学的年份连缀而成的.叫作灰楼-59。
 历史睡了,时间醒着。我们在广院新闻系创办初期的4年学习生活虽然已过去60年,但它并没有睡去,反而在同学们心中越发清晰地显影,似乎向我们发出某种呼唤,希望以某种形式从历史中跳转出来。于是就有了这份以微信群为信息汇集、甄选、推敲与沟通的平台,由白谦诚主笔,在其他同学的热情参与下完成的广院新闻系59级大事记。
 它虽说是新闻系59级的大事记,但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广院创办初期新闻系历史乃至校史的一部分。
 |  
         
          | 關於作者: |   
          | 白谦诚,蒙古族,中共党员,高级编辑。196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同年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编辑。1986年调广电部政策研究室任处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金话筒奖金笔奖创始人。 1990年牵头成立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担任该会理事长14年。2003年筹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突出的成绩是成功创办了金话筒奖和金笔奖,并将其打造成中国广播电视界极具知名度的奖项。
 陈继东,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校史馆)展陈部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白谦诚,蒙古族,中共党员,高级编辑。196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同年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编辑。1986年调广电部政策研究室任处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金话筒奖金笔奖创始人。
 1990年牵头成立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担任该会理事长14年。2003年筹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突出的成绩是成功创办了金话筒奖和金笔奖,并将其打造成中国广播电视界极具知名度的奖项。
 陈继东,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校史馆)展陈部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
 多年来一直从事博物馆展陈策划、理论研究、博物馆教育等工作。主持完成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基本陈列、中国传媒大学校史馆基本陈列等博物馆建设项目。主创高校藏珍北京高校博物馆巡礼(2012年)、永远的怀念温济泽生平纪念展(2013年)、鼎天鬲地北京建城3060年高校巡回展(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建校60周年展(2014年)、北京、巴黎名门展(2015年)、纪念中国广播之父刘瀚展(2015年)等展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