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人形机器人 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全景式解读人形机器人时代的技术密码与未来蓝图
			》
 售價:HK$ 
			108.9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96.8
 
  《 
			英语同义词辨析大词典
			》
 售價:HK$ 
			294.8
 
  《 
			三井帝国在扩张——揭开日本财团的经营秘籍
			》
 售價:HK$ 
			85.8
 
  《 
			新时代的阿尔戈英雄:人才流动与创新扩散(数字经济前沿)
			》
 售價:HK$ 
			97.9
 
  《 
			中国古代戏曲的色彩艺术
			》
 售價:HK$ 
			151.8
 
  《 
			DeepSeek实战应用大全:从职场到生活的AI革命
			》
 售價:HK$ 
			76.8
 
  《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7)
			》
 售價:HK$ 
			93.5
 
 
 | 
         
          | 編輯推薦: |   
          | 辜鸿铭、章太炎、梁启超、黄侃、钱玄同、刘文典、陈寅恪、胡适、张恨水、林语堂、沈从文 十一位学人读书治学的经历透露着他意深刻又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们良好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治学理念和做人准则。他们的故事耐读、寓意深刻又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  
         
          | 內容簡介: |   
          | 本书记述了近代辜鸿铭、章太炎、梁启超、黄侃、钱玄同、刘文典、陈寅恪、胡适、张恨水、林语堂、沈从文等十一位学人读书治学的经历,文字清新朴实,情节紧凑自然,其中穿插的故事达百余则。这些诞生于他们学习、研磨、论辩、探索过程中的故事、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背后无不透露着他们正直做人、认真做事、刻苦读书、乐行助教的人生准则。 |  
         
          | 關於作者: |   
          | 刘新勇,文献工作者,副研究馆员,山东省历史学会会员。出版有《像名人那样读书》(合作编著)、《中国帝王图志》(副主编)、《济南五三惨案史料汇编》(编委)等。曾获 2012 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一等奖。 |  
         
          | 目錄: |   
          | 前 言  1 辜鸿铭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  3
 学贯中西  9
 为吾国吾民争辩的急先锋  12
 东学西传的宣传员  15
 旧文化的最后坚守者  19
 三章约法的北大教授  21
 章太炎
 学问与革命业绩赫然  27
 故乡沃土,孕育奇才  29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32
 面折刘半农  35
 兴师动众的国学演讲  38
 章门弟子,名扬天下  41
 章太炎的书名也不小  43
 绰号章疯子  45
 梁启超
 汝自视乃如常儿乎  49
 举人拜秀才为师  52
 潜心著述,展学者风范  55
 听梁启超讲课  61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67
 黄 侃
 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  73
 幼承家学,颖悟过人  76
 黄侃与他的两位疯老师  79
 读书最恨人杀书头  82
 最大的家私是书籍  85
 三不到教授  88
 五十之前不著书  91
 钱玄同
 《狂人日记》的催生者  95
 钱玄同的复古情怀  98
 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  102
 与刘半农演双簧  104
 循循善诱,金针度人  107
 从不判卷的教授  111
 从牛到爱  113
 刘文典
 刘文典与他的两位疯老师  119
 潜心著述,声名远扬  123
 高见甚是,高见甚是  128
 拨开烟雾睹真容  133
 替庄子跑警报  135
 陈寅恪
 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141
 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  145
 学贯中西,贯通今古  150
 种花留给后来人  158
 一代硕儒,声名远播  164
 胡 适
 如今我们回来了,你们看便不同了  169
 推行白话文,倡导文学革命  172
 自称有考据癖的考据大家  175
 最好的上卷书作者  178
 受惠于讲书  180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189
 张恨水
 自小便是个小说迷  195
 名副其实的多产作家  198
 风靡华夏的张恨水小说  202
 文思泉涌  205
 安贫乐道爱读书  20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11
 林语堂
 梦想家家庭  219
 在丛林里觅果的猴子  222
 看面相打分的教授  226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228
 版税大王  233
 一个人要写书,是因为他有话说  236
 沈从文
 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243
 一位姓文的秘书和一位印刷工人  247
 艰难跋涉的北漂青年  253
 只有小学文凭的大学教授  258
 在历史的瓦砾堆里  261
 参考文献  266
 |  
         
          | 內容試閱: |   
          | 前 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人生。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然而,古今中外的书籍浩如烟海,种类繁多,各种门类的新知识也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如何通过读书治学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呢?
 从名人身上借鉴读书治学经验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为此,本书精选了章太炎、梁启超、辜鸿铭、黄侃、钱玄同、陈寅恪等 11位在思想界、学术界、文学界家喻户晓的大师。他们大多活跃在晚清民国时期,在这个新学与旧学碰撞,中学与西学交融的特殊年代,他们吸吮于中学,养成于西学,或以讲台为阵地,或以书刊为舞台,无论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还是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以创新的学术体系与范式开启了那个年代的新风气,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的读书治学经历。这些大师在学习、研磨、论辩、探索过程中,或苦读原籍经典,或向名师虚心请教,或向社会学习自学成才留下的读书故事、治学方法至今仍为 后人所津津乐道。
 辜鸿铭在回忆昔日学习时光时指出:人们都说我聪明,其实,主要的还是坚持困而学之的办法。久而久之,不难掌握学习艺术,达到不亦说乎的境地。旁人只看见我学习得多,学习得快;他们不知道我是用眼泪换来的!陈寅恪说自己读书已到了无书可读的地步,原来他把中国真正的原籍经典已通读完毕。黄侃读书必动笔墨,他最恨人杀书头,不仅自己逢书必点,而且还要求他的学生也如此,否则便责备学生不会读书。他指出:凡研究学问,阙助则支离,好奇则失正,所谓扎硬寨、打死仗乃其正途,亦必如此,方有真知灼见。善于向社会学习,爱读无字之书的沈从文,他爱读的还是那本色香具备内容充实用人事写成的大书。
 窥一斑而知全豹,大师们的成功绝非偶然。这些片言鳞爪的背后透露的是大师们问学的路径,研究的细节,治学的范式。鉴于此,本书作者遍览大师们的日记、札记、自述、回忆录、传记、学术交往录等,析出上述动人的故事情节,撰成本书,希望广大读者阅后能够从中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