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107.8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86.9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63.8
 
  《 
			北境之王 白刃 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魔戒 冰与火之歌 现实版  圣王 奥斯瓦尔德及其所处的不
			》
 售價:HK$ 
			118.8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379.5
 
  《 
			中国折纸动画
			》
 售價:HK$ 
			74.8
 
  《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售價:HK$ 
			75.9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87.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胡塞尔现象学中有关时间研究的三部书稿中的第二部,完成于1917—1918年。本书是在其前“内时间意识讲稿”的基础上完成的,被视为三部时间研究书稿中较为成熟者。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胡塞尔称本书是其*重要的作品之一。如果说其前的时间研究和意识研究属于现象学研究的静态分析阶段的话,本书所开启的新方向的时间研究则属于现象学的动态分析阶段。胡塞尔的内意识时间研究为其在奥古斯丁、布伦塔诺等时间分析方向上的*科学性发展,其分析的精细性可谓迄今无出其右者。但因内意识时间现象极其抽象和复杂,胡塞尔的时间思考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尝试性与艰困性,作为其思考轨迹的论述话语也就不免过于抽象与晦涩。中译本根据本著作集的统一词汇系统进行移译,以期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使中译本增加其可读性。
 |  
         
          | 關於作者: |   
          | 关于作者 胡塞尔(1858-1938),德国犹太裔哲学家,20世纪欧陆影响卓著的哲学思潮“现象学”的奠基人,现当代西方思想界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曾先后任教于哈雷、哥廷根、弗莱堡大学。《全集》出版已逾40卷。胡塞尔现象学以数学和逻辑学的理性主义为模型,强调在心理、精神、文化、思想领域内的思维严格理性化实践,以期为主体性范畴奠定坚实的理性基础,故可被视为“西方心学”传统内的第一宗师。
 关于译者
 李幼蒸,1936年生,旅美学人,国际符号学学会前副会长(2004-2014),主要研究方向:现象学、符号学、解释学、仁学伦理学。著有《结构与意义》《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理论符号学导论》《〈论语〉解释学与新仁学》等十余部专著,另有《野性的思维》《哲学和自然之镜》《小说的准备》等十余部译著。
 |  
         
          | 目錄: |   
          | 目录 Ⅰ原初时间意识的基本结构:元现前、
 持存及预存之流动性关联体
 Nr?1原初时间意识中持存与预存的交融。元现前与“新”意识
 §1?元现前的意向性。注意性朝向某种“现在的新物”、
 某种过去物或未来物
 §2?在元过程流逝中持存意向性与预存意向性之交织
 §3?在现象学时间构成中的“期待”(预存)之作用。在预存的
 充实过程中和在持存的去实〔Entfüllung〕过程中的双重
 意向性之连续变样化
 §4?在现象学时间对象及时间之构成中的持存与预存之交融。
 当下意识及一新事件的元呈现
 附录Ⅰ试用图式表达持存与预存之交融关系
 (相关于Nr?1的§4)
 Nr?2持存与预存的组合关系。充实化的程度及现在意识。
 元过程的图示表达
 §1?持存内的预存?D预存内的持存。新的图示
 §2?持存与预存之交融作为充实化过程
 §3?持存的和预存的充实过程蕴含着一种无限的逆推吗?
 时间意识的层阶
 §4?元过程:思考步骤
 §5?在元流动中的前进性充实化和去实化之关联体中的新
 图示表达。在持存性变样化和预存性变样化关联体
 内体验时间之构成
 §6?最终构成性意识在每一时相上均具有正向的及负向的倾向。
 躯体性的现在作为变样化的零点
 §7?时间对象意识及时流意识
 §8?关于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现在意识。有限的意识
 和上帝般的意识
 §9?在其现实化和去现实化的连续变化流中之自意识
 §10?补充问题:流动中的非连续性
 Nr?3元现前之持存的及再产生性的准现前化
 §1?在知觉、持存、再忆及想象中的同一客体统握中的
 清晰性变样化
 §2?持存及准现前化。持存与想象及形象意识不同,它不是再产生,
 而是一印象性意识因素。元现前及消退〔Abklang〕
 §3?再产生与持存。在元现前及持存性过去的所与性中之
 统握及统握内容
 Nr?4消退现象之现象学
 §1?引入基本概念:现在所与者之连续性消退,直观充实的
 与空的消退形式,活跃的或沉寂的时延统一体之消退
 §2?在消退与持存之连续体中的直观性弱化(晦暗化)问题
 和透视性缩小的问题。空间定位与时间定位之间的类比性
 §3?一种无成效的解决企图:在时间场内的消退化或透视性
 缩小化可能涉及感觉融合内的强度差异性问题
 §4?一种新的解决尝试:时间透视可被理解为诸消退性
 事件之或多或少快速的再紧缩。有关直观性及区分性之
 零点的规定
 附录Ⅱ疑难理解模式:有关直观性消退和元声响〔Urkl?nge〕
 与消退〔Abkl?nge〕之持存的关联性问题(相关于Nr?4
 内的文本)
 附录Ⅲ如果消退被规定为一种感觉材料,那么如何再去
 区别知觉、持存和想象呢?(相关于Nr?4)
 Ⅱ论元过程及其中被构成的时间客体之所与性,此时间
 客体具有其固定时间秩序及其流动性时间样态
 Nr?5直观的时间样态流及流动之意识
 §1?引言:固定时间秩序和时间样态流。唯我论时间与主体间
 时间。客观时间的构成。“现前时间”。时间与空间
 §2?关于流逝中现前之一种流动性意识如何可能?片刻材料之流
 及其时间样态之流。现象学的本质法则
 §3?现前场内流动之知觉以及流动行为的活生生意识。流动性
 现前的层阶系列
 §4?流动之元事实的不同层阶。流动中“现在”之发生与流逝。
 反思在流动描述中之不同目光朝向
 Nr?6行为作为“现象学时间”中的对象。时间对象
 和构成性的元流动
 §1?内在性〔immanenter〕材料的知觉如何区别于
 此知觉的内部〔inneren〕意识
 §2?元流动的所与性和行为的所与性,以及行为相关项
 作为内在性的时间客体。内在性知觉的诸不同概念
 §3?内在性时间对象之消退与构成对象之过程的消退
 是平行的,但不是真正同时性的
 §4?论同时性概念:时间流程的不同层次与时间秩序的
 统一性。《观念1》的理论
 §5?诺耶斯的和诺耶玛的时间性
 Nr?7论时间样态理论
 §1?感觉对象中的原初时间构成。有关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