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吉檀迦利》(英汉双语对照)泰戈尔创作的一部“奉献给神的祭品”的作品  冰心文学奖获奖者王钦刚新译作
			》
 售價:HK$ 
			54.8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308.0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82.5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327.8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 
			古琴之美·2026(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107.8
 
 
 | 
         
          | 內容簡介: |   
          | 制造业发展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本书从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经验借鉴和推动产业政策转型等方面分析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的路径和政策建议,期待吸引更多的人关心关注制造业发展,共同探讨制造立国和产业迈向中高端的路径与对策。 |  
         
          | 關於作者: |   
          | 盛朝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供职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长期致力于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自然资源部课题6项,参与中央重要文件、重大规划、重大课题研究和起草30多项,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著作20余部,获国家发展改革委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各类省部级以上荣誉和领导批示20多次。兼任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战略委员、国家科技兴海专家。 |  
         
          | 目錄: |   
          | 第一篇 创新驱动篇 第一章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影响因素、现实特征与政策建议3
 一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因素3
 二 从影响因素看我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现状与阶段特征5
 三 当前我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11
 四 促进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若干政策建议14
 第二章 产业新增长点:影响因素分析与十三五方向前瞻18
 一 产业新增长点分析的六因素模型18
 二 十三五产业新增长点影响因素变化及其影响23
 三 基于六因素模型的十三五产业新增长点方向前瞻31
 四 结论和建议32
 第三章 寻找新动力:战略思路与可行路径36
 一 动力转换时期的中国经济呼唤创新动力36
 二 十三五时期培育创新动力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40
 三 十三五时期培育创新动力的战略思路43
 四 十三五时期加快培育创新动力的对策建议45
 第四章 重大技术选择:到底哪些技术事关我国未来发展50
 一 重大技术的内涵和特征50
 二 国内外重大技术选择方法与实践52
 三 我国重大技术选择原则与方法60
 四 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技术选择64
 五 结论与若干技术经济政策建议69
 第五章 创新网络建设:缘起、路径与模式76
 一 研究缘起与框架安排76
 二 创新网络的内涵与主要特征78
 三 主要发达国家构建国家创新网络的经验80
 四 我国构建国家创新网络的基础与条件分析84
 五 构建国家创新网络的中国模式与路径选择87
 六 政策措施建议90
 第六章 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趋势特征、实现路径与推进方略97
 一 问题的提出97
 二 创新创业升级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99
 三 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面临的现实难题104
 四 实现创新创业升级发展的主要路径105
 五 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的具体建议110
 第二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篇
 第七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演进与主要着力点117
 一 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的内涵界定118
 二 改革开放以来供给侧改革政策演进120
 三 改革开放以来需求侧改革政策演进136
 四 改革开放以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的关系143
 五 结论与建议:供需双侧发力,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147
 第八章 构建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体系153
 一 准确把握开放高效创新体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关联153
 二 客观认识当前制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体系瓶颈障碍159
 三 厘清构建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162
 四 夯实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体系的基石与措施建议165
 第九章 去产能的国际经验与策略170
 一 供给侧的政策创新170
 二 需求侧的政策创新175
 三 若干启示与经验借鉴177
 第十章 降低制造业成本的关键点和难点181
 一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成本的变化及其影响181
 二 我国降低制造业成本的关键点和难点分析195
 三 降低我国低制造业成本的对策建议206
 第三篇 开放合作篇
 第十一章 以我为主的产业体系构建与中国产业升级213
 一 引言213
 二 以我为主的产业体系构建需要五大支柱214
 三 以我为主的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的时代内涵与基础条件217
 四 加快构建以我为主产业体系的战略思路与实现路径222
 
 第十二章 比较优势动态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兼论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与路径227
 一 比较优势具有动态性并发生重要变化227
 二 我国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231
 三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及对比较优势的影响233
 四 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236
 第十三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与方略241
 一 全球产业格局调整对我国产业体系的影响242
 二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位与目标253
 三 具体路径和策略255
 第四篇 国际经验篇
 第十四章 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战略举措研究
 以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为例263
 一 美国:新经济的鼻祖,创新创业的天堂263
 二 德国:制造业强国和工业4.0的先驱267
 三 日本和韩国:信息经济战略再升级269
 四 几点启示与结论272
 第十五章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277
 一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内涵、机理及主要表现277
 二 主要国家和地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政策选择282
 三 经验总结和启示285
 第十六章 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经验与启示292
 一 德国发展不同阶段中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93
 二 德国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经验302
 三 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几点启示307
 第十七章 韩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历程与经验
 兼论与中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比较314
 一 韩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历程与主要做法314
 二 中国案例比较:中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新情况与新特征335
 三 研究结论与主要启示340
 第五篇 产业政策篇
 第十八章 产业政策是舶来品:不同类型国家产业政策实施的经验与启示347
 一 领先型国家产业政策实施的经验与特点348
 二 赶超型国家产业政策转型的经验与特点352
 三 对我国产业政策转型的启示与建议357
 第十九章 产业政策将走向何方?新时期产业政策转型的思考与建议361
 一 推动产业政策转型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构建市场友好型(增进型)政府362
 二 推进产业政策转型的重点是相机抉择,打好选择性产业
 政策和功能性产业政策的组合拳363
 三 推进产业政策转型要创新实施工具和手段365
 四 推动产业政策转型要打破政策制定黑箱,完善从政策制定到退出全流程治理366
 第二十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如何转型:BOM框架与对策建议367
 一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转型的必要性分析368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由项目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372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由项目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的主要难点377
 四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转型的建议3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