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74.8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76.8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214.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74.8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130.9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107.8
 
  《 
			全球公民教育:批判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售價:HK$ 
			74.8
 
 
 | 
         
          | 內容簡介: |   
          | 有史以来*次,居住在城镇的人多于农村。这为人类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它也带来了问题和不幸。及时和适当的行动,可以减轻国际性甚至本地性的问题。这本指南虽小,但却很实用。*部分解释了为什么现今城市化是一个具有全球性意义的问题。阐释了城市挑战的全球范围和重要性。随着这些挑战被掌握,缩减贫困,持续性发展和良好治理这些主题成为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组织和多边机构的核心关注点和共同点。这就是新理解,新方法,新技能正在全世界发展和采用的原因。辅助性原则和分权化是良好治理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求跨个人技能和连接不同范围和机构的能力,技术专家隐藏于核心部门的能力认为他们过去不需要这些。这些技能可以被学习,并且在未来需要会更多。在21世纪,规划和管理技能包括视觉,思想,学习,行动的新方式。它们经常涉及到通用技能,因为它们可以在与定居地的持续发展相关的规划者,政客,学者,社区领导者以及城市居民之间分享,转移,学习。第二部分展示了这些方法的应用不仅仅是需要发生或可以发生,而是在世界很多不同的环境下正在发生。通过使用新技能获得的规划的进步发生在所有的阶层和部门。第二部分的章节强调了技能而不是说明技术。换句话说,目的是探索能巩固规划和管理实践新类型的方法,态度和理解,而不是设定一种规定的按部就班的方法告诉你你需要做什么。方法背后的逻辑部分基于原则部分基于私利。原则是指当具有复杂性和规范性时国际转移衰退,但当其具有建议性和指示性时它具有积极的动力,在城市所发生的事情上建立一面镜子获取批判的反应。因此,目的是分享经验,增强渴望,鼓励并且不要试图去定义无法顾及不同文化和积极的标准的模板。私利是指这些指导使得评估不同的经验和实践时无法假装完善或严格。刺激更为充分和富足的经验交换的目的是印象深刻的。 |  
         
          | 關於作者: |   
          | 林怡君,曾任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绘图设计工作坊讲师,现任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助理教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建筑都市规划与景观博士建筑都市规划博士,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硕士, 台湾铭传大学都市规划与防灾学士。 |  
         
          | 目錄: |   
          | 序言/1 前言/1
 简称和缩写/1
 致谢/1
 
 第一部分 采取行动
 1 为什么城市化的世界需要新的解决方案
 1.1 城市: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引擎
 1.2 贫困的城市化及其影响
 1.3 环境的当务之急
 2 通向可持续居住的标志
 2.1 没有可持续的城市化就没有可持续发展
 2.2 治理、分权化和辅助性原则
 2.3 为所有人提供适当的住所
 2.4 经济机遇与服务
 2.5 环境公平和环境可持续的城市
 2.6 多样性和公平
 2.7 新时代、新技能、新型专业人士
 
 第二部分 实践、过程和技能
 3 分析和认知技能
 3.1 了解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3.2 了解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3.3 了解社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3.4 了解文化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3.5 总结
 4 沟通、协商和包容
 4.1 参与、沟通、互动
 4.2 谈判、调解和解决冲突
 4.3 建立包容性机制
 4.4 总结
 5 具备战略性
 5.1 战略行动是综合行动
 5.2 战略和目标
 5.3 领导能力和愿景销售
 5.4 总结
 6 管理
 6.1 管理和评估预算
 6.2 建立和维持伙伴关系
 6.3 变更管理
 6.4 制度化和主流
 6.5 总结
 7 监测和学习
 7.1 监测和评估
 7.2 向他人学习
 7.3 在实践中学习
 7.4 成为一名反思实践者
 7.5 总结
 
 第三部分 展望
 8 新场所、新规划、新技巧
 8.1 改变的场所、改变的技巧、改变的规划
 8.2 下一步计划?
 
 词汇表
 词汇表
 参考来源
 |  
         
          | 內容試閱: |   
          | 序言 安娜蒂拜朱卡
 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
 
 规划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下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无论是实体规划还是总体规划,随着几十年的广泛实践,都经历了几次突变,包括宣传规划、参与式规划与预算,以及社区设计。这些突变在某种程度上归功于专业的内部的有机改革,虽然没有个人或团体是领头羊,但规划仍在实现自身的现代化,用多种方式应对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挑战。
 这始于《人居议程》,并在1996年的伊斯坦布尔被全世界各国政府所认可,现在全世界出现了各种用于振兴规划的方法,成果在不断丰富。这些方法大部分拥有一个共同的根基一种道德伦理上的责任,如参与式的治理和社会的融入,以至减少贫困并推动实现环境公平。
 让城市规划真正起作用(Making Planning Work)着眼于一些蕴含创新精神的关键技能。这些技能包括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展开竞争或调解利益冲突,并且更重要的是,进行共同的回想和学习。它也抓取了创新精神的许多本质,这使规划工作为我们生活的环境带来许多变化并使其得到持续的改善。
 世界城市论坛(The World Urban Forum)在2004年于巴塞罗那举行,为进行振兴规划的经验和思想的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世界级平台。接下来,在2006年于温哥华举行的世界城市论坛,特地为这一过程的拓展提供了空间。对于规划的未来没有一致的意见,也不应该会有。然而,我真诚地希望这一出版物和持续的辩论会进一步丰富规范、手段、工具和技能,让城市规划在全世界越来越公平、公正,以及在建设可持续的城市与社区方面做出相关贡献。
 
 
 前言
 
 本指南是为2006年6月在温哥华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城市论坛和世界规划大会编写而成。本指南的目的是将国际的关注聚焦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有利于穷人的规划实践上,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达成的全球共识。
 尽管本指南广泛涉及规划者,但它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