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甘肃道教碑刻集(全三册)
			》
 售價:HK$ 
			1078.0
 
  《 
			《吉檀迦利》(英汉双语对照)泰戈尔创作的一部“奉献给神的祭品”的作品  冰心文学奖获奖者王钦刚新译作
			》
 售價:HK$ 
			54.8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308.0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82.5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327.8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 
         
          | 內容簡介: |   
          | 如果回到唐宋时代,说起诗词与人生的关系,两者大概是可以用约等号的。别说诗仙、诗圣,即便一般的读书人,每到内心涌动、即景抒怀之时,随手拈来的往往是诗、词。所以对唐宋诗人来说,诗、词就是一种生活。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我们从唐诗、宋词中稍加揣摩,就可以见到当日诗人生活中的情景和现场,甚至情绪的抑扬起伏,细心的读者也能依稀感受到。所以除了应制诗、科举诗等,大量的诗、词都是从身边写起,从心上流出,不加掩饰,活泼泼地呈现出来。当宋祁漫步在某个春天,惊见枝头红杏簇簇,不觉春意袭来,更仿佛见到红杏与红杏之间拥挤争闹的声响和动作,这才有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名句。天宝十四载(755)的十月、十一月之间,杜甫因为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而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一路所见所闻,倍增忧虑之心,这才有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一唐诗巨制。如果回到唐宋时代,说起诗词与人生的关系,两者大概是可以用约等号的。别说诗仙、诗圣,即便一般的读书人,每到内心涌动、即景抒怀之时,随手拈来的往往是诗、词。所以对唐宋诗人来说,诗、词就是一种生活。
 我们从唐诗、宋词中稍加揣摩,就可以见到当日诗人生活中的情景和现场,甚至情绪的抑扬起伏,细心的读者也能依稀感受到。所以除了应制诗、科举诗等,大量的诗、词都是从身边写起,从心上流出,不加掩饰,活泼泼地呈现出来。当宋祁漫步在某个春天,惊见枝头红杏簇簇,不觉春意袭来,更仿佛见到红杏与红杏之间拥挤争闹的声响和动作,这才有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名句。天宝十四载(755)的十月、十一月之间,杜甫因为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而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一路所见所闻,倍增忧虑之心,这才有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一唐诗巨制。
 欧阳修在被贬途中感叹说: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苏轼也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他们都认为贬谪生涯让他们有了政治生活之外的另一种体验,正是这种体验,不断催生了他们的名篇佳作。白居易在发现李白与杜甫二人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的同时,也发现他们因此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的另外一种艺术生活,所以他说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天意让诗人经受种种不同的生活,然后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文学经典。
 |  
         
          | 目錄: |   
          | 【自由谈】 专题:传统诗词创作与人生修养
 传统诗词与人生修养杨景龙
 诗词艺术与人格修养林峰
 道义相期与诗何以教:以《思复堂遗诗》为例秦燕春
 【名家说诗】
 作茧抽丝情未已吕小薇和她的《竹村词》熊盛元
 【古诗新赏】
 状景如画,意新语工梅尧臣《鲁山山行》陶文鹏
 【合璧联珍】
 倪进祥诗词作品选
 【名家诗词钞】
 陈寅恪诗钞林峰辑
 【海外诗鸿】
 海外汉诗辑录陈小明辑
 周荣
 谭宗义刘姚朗
 赵永鹏
 吴行朱绍昌
 陈承恩
 毕日升
 杨永超王敏健
 【观点】
 【新诗】
 【山水诗踪】
 【清雅诗怀】
 【PK唐宋】
 【华夏诗阵】
 【诗界动态】
 |  
         
          | 內容試閱: |   
          | 如果回到唐宋时代,说起诗词与人生的关系,两者大概是可以用约等号的。别说诗仙、诗圣,即便一般的读书人,每到内心涌动、即景抒怀之时,随手拈来的往往是诗、词。所以对唐宋诗人来说,诗、词就是一种生活。 我们从唐诗、宋词中稍加揣摩,就可以见到当日诗人生活中的情景和现场,甚至情绪的抑扬起伏,细心的读者也能依稀感受到。所以除了应制诗、科举诗等,大量的诗、词都是从身边写起,从心上流出,不加掩饰,活泼泼地呈现出来。当宋祁漫步在某个春天,惊见枝头红杏簇簇,不觉春意袭来,更仿佛见到红杏与红杏之间拥挤争闹的声响和动作,这才有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名句。天宝十四载(755)的十月、十一月之间,杜甫因为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而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一路所见所闻,倍增忧虑之心,这才有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一唐诗巨制。
 欧阳修在被贬途中感叹说: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苏轼也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他们都认为贬谪生涯让他们有了政治生活之外的另一种体验,正是这种体验,不断催生了他们的名篇佳作。白居易在发现李白与杜甫二人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的同时,也发现他们因此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的另外一种艺术生活,所以他说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天意让诗人经受种种不同的生活,然后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文学经典。
 所以说,是生活成就了诗人。生活是芸芸众生都要直接面对的,但能够把看似平常平凡的生活转化为一种令人敬佩的艺术,还需要出色的诗歌创作能力。黄庭坚曾说:天下清景,不择贤愚而与之,然吾特疑端为我辈设。这话看上去有点骄傲,但也是一种事实。普通人能感而不能写,诗人则既能感也能写,遂将原本朴实存在的风景,变为千古传诵、人人向往之地;也将人人心中所欲言而不能言,变成通古今之心的诗篇。所以说,生活成就了诗人,而艺术成就了经典。
 在新时代复兴中华文化之际,诗词有能力也应该成为我们一种新的生活。一方面,诗词经典具有永恒的魅力,能瞬间提升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诗词也是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文化因子。而对于当代人来说,诗词更能丰富精神,纯净内心,塑造令人动容的诗性人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