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74.8

《
万有引力书系 · 崇祯七十二小时: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
》
售價:HK$
85.8

《
跟着TED学科学:物理
》
售價:HK$
55.0

《
希特勒与第三帝国(全二册)(第三帝国通史写作的里程碑!7年魔鬼养成期+6年帝国崩塌录=13年人类至暗
》
售價:HK$
206.8

《
没有民主的政治(1815—1914):英国政府的观念与关注
》
售價:HK$
118.8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东亚的车舆社会史
》
售價:HK$
196.9

《
大西洋现实主义:帝国与国际政治思想的德美交汇
》
售價:HK$
87.8

《
四海车书总会同:元代文人游历与行旅诗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140.8
|
| 內容簡介: |
|
《邮票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一书搜集、发掘了海内外有关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邮票、极限片、邮资封及相关文物图片等资料,把邮票融入海丝历史叙事之中,以饱含历史情怀的叙述,揭示海上丝路深刻的人文内涵,以丰富多彩的邮票视觉语言,再现海上丝路的千年风貌,呈现东西方商贸和文化交流的盛况及海上丝绸之路的世界影响力,传递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友好交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历史传统和美好愿景。
|
| 關於作者: |
|
福建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是福建省政协下的专门委员会。 福建省集邮协会:成立于1982年11月30日。协会下设学术委员会、邮展工作委员会、青少年集邮工作委员会。主编宋晓文:1960年2月生,福建闽侯人。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理事、福建省邮协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集邮报》专栏作者等。
|
| 目錄:
|
目录
前言
壹桨声一片出江河
1.水上交通工具的演变
2.江河入海:早期的航海尝试
贰商路新途通四海
1.陆海丝路:连接欧亚的通途
2.丝绸:东方绚丽的朝霞
3.香料:海外迷人的味道
叁涨海声中万国商
1.中外交往的高潮和沿海大港
2.光明之城:东方第一大港泉州
3.中国潮:一路向西的瓷与茶
肆西去东来相与行
1.鉴真弘法:中华文明传东瀛
2.马可波罗与伊本白图泰
3.妈祖:守护大海的女神
伍云帆万里照重洋
1.郑和七下西洋
2.郑和时代的航海技术
3.随同郑和来华的使者
陆流光溢彩中国风
1.中国风尚:明清贸易中的外销瓷
2.越洋遗珍:外销工艺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柒家书一纸抵万金
1.侨批与下南洋
2.侨批与中华传统文化
捌碧波万邦览风情
1.南中国海岸涛声依旧
2.穿越马六甲后的海上旅程
玖再创新路谱华章
1.一带一路倡议
2.多边合作
3.造福八方
后记
|
| 內容試閱:
|
前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同古代东西方各文明之间的商贸交往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外物质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海上丝绸之路以广州、泉州等沿海港口为起点,东连朝鲜、日本,南经中南半岛和东南亚诸国,穿过印度洋,抵达西亚和非洲。
中国丝绸自古迄今闻名海外,在历史上也长期是中外贸易中的重要物品,以丝绸或丝绸之路作为中外交通的象征,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可。虽然丝路有海、陆两道的概念直至1903年才由法国学者沙畹提出,但这条海上大通道早已存在并服务于中外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长达2000多年。实际上,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海外各国互通使节、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中国古籍当中也早有记载,只是并未被冠以海上丝路的美称,后人或称之为香料之路陶瓷之路白银之路,反映了古代东西海路交往的发展变化,揭示了这条海路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内涵。
先秦时代,中国沿海地区已经利用舟楫互通往来。秦代,徐福在秦始皇支持下组建了远洋船队入海求仙,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远洋船队了。至两汉三国,海外交往的发展促进了航海技术的迅速进步,其标志是风帆的改进、天文导航的发展等。由此,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到周秦,至隋唐时兴起,到宋元已经空前繁盛,明初郑和下西洋是航海鼎盛时代的空前壮举。
1405年,郑和船队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87年,比麦哲伦环游世界早114年,因此,郑和下西洋是标志着中国古代航海事业进入顶峰阶段的重大事件。郑和船队所使用的天文导航术(也称过洋牵星术),更是远洋航海史的历史性突破;《郑和航海图》则成为15世纪上半叶世界上最实用的航海资料。
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流是双向的。在海丝的另一端,随着联络欧亚非三大陆的航海网络日益完善,阿拉伯人、波斯人、欧洲人越来越多地来到东方,交易货物,交流文化。如明末意大利传教士来到中国,使中国人了解了基督教文化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中意大利人利玛窦入华,就把西洋的天文仪器、自鸣钟、地图、光学眼镜和图书资料等介绍到了中国。
19世纪中叶以来,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大规模移民东南亚等地。他们从侨居地寄回家乡的侨批,也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见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勤劳勇敢的人们共同探索出的贸易与人文交流通路。而今,新的时代,新的挑战,新的机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我们描绘宏伟的蓝图!丝绸之路的精神将薪火相传,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推进人类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