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全球公民教育:批判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售價:HK$ 
			74.8
 
  《 
			做事的逻辑(专享版)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
 售價:HK$ 
			47.1
 
  《 
			人形机器人 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全景式解读人形机器人时代的技术密码与未来蓝图
			》
 售價:HK$ 
			108.9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96.8
 
  《 
			英语同义词辨析大词典
			》
 售價:HK$ 
			294.8
 
  《 
			三井帝国在扩张——揭开日本财团的经营秘籍
			》
 售價:HK$ 
			85.8
 
  《 
			新时代的阿尔戈英雄:人才流动与创新扩散(数字经济前沿)
			》
 售價:HK$ 
			97.9
 
  《 
			中国古代戏曲的色彩艺术
			》
 售價:HK$ 
			151.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龚隽与陈继东老师近十几年研究成果的汇总,从不同角度详密地探究了近代中国佛教学术史的诸多议题,代表了国际学术界有关近代中国佛教史研究的前沿水平。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所收录的是龚隽、陈继东教授近十几年来有关近代中国佛教学术史的专题研究论文,本专题以东亚近代佛教学术史和中国近代经史学的流变为经纬,分别从不同专题详密地探究了近代中国佛教学术史之诸多议题。这些研究大都代表了国际学术界有关近代中国佛教史研究的前沿水平,并带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大大往前一步。这些研究,无论是在新材料的发现、问题意识的开发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对于近代东亚学术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關於作者: |   
          | 龚隽,1993年获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佛教思想史,已经出版多种专著与论文,是海内外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的著名学者。 陈继东,1999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文学),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现任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教授。已出版数部学术专著和合著,主要从事近代东亚佛教史研究。
 |  
         
          | 目錄: |   
          | 导论 作为近代知识的中国佛学............................................................ 1
 第一编 近代佛学经史学新论
 一、探寻释迦原典近代佛学的形成与中日互动.................................. 21
 二、近代经史之学与佛典研究:一种思想史的解读.................................. 40
 三、宏观佛教知识的建构:民国时期的佛学概论与通史.......................... 79
 四、有关在日本举行的杨文会居士追悼会之资料.................................... 114
 五、清末日本传入佛教典籍考....................................................................
 127
 六、日本《大藏经报》中杨文会之资料考................................................ 165
 第二编 近代佛学知识之灯塔:以人物为案例
 七、从《訄书》初刻本(1900年)看章炳麟的早期佛教认识................ 187
 八、欧阳竟无内学思想中的几个论题........................................................
 222
 九、 胡适与近代知识形态禅学史的书写................................................... 241
 十、太虚的世界佛教运动与文明论述:以20世纪20年代为中心............ 273
 十一、经史之间:印顺佛教经史研究与近代知识的转型........................
 300
 十二、逆转的历史是如何开始的小栗栖香顶《中国传教前景》之
 考察 .......................................................................................................
 341
 十三、近代东亚佛教共同体之构想小栗栖香顶《北京护法论》之
 考察 .......................................................................................................
 371
 第三编 《大乘起信论》与近代东亚佛学
 十四、章炳麟与《大乘起信论》真伪之辨................................................
 421
 十五、译经中的政治李提摩太与《大乘起信论》............................
 439
 十六、铃木大拙与东亚大乘观念的确立从英译《大乘起信论》
 (1900年)到《大乘佛教纲要》(1907年) ...................................
 468
 附 录
 重估太虚法师(引论)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民国
 教育部档案为中心................................................................................
 502
 后 记............................................................................................................
 5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