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爱丁堡古罗马史(上辑1-4卷)
			》
 售價:HK$ 
			306.7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74.8
 
  《 
			万有引力书系 · 崇祯七十二小时: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
			》
 售價:HK$ 
			85.8
 
  《 
			跟着TED学科学:物理
			》
 售價:HK$ 
			55.0
 
  《 
			希特勒与第三帝国(全二册)(第三帝国通史写作的里程碑!7年魔鬼养成期+6年帝国崩塌录=13年人类至暗
			》
 售價:HK$ 
			206.8
 
  《 
			没有民主的政治(1815—1914):英国政府的观念与关注
			》
 售價:HK$ 
			118.8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东亚的车舆社会史
			》
 售價:HK$ 
			196.9
 
  《 
			大西洋现实主义:帝国与国际政治思想的德美交汇
			》
 售價:HK$ 
			87.8
 
 
 | 
         
          | 內容簡介: |   
          | 《北宋墓志碑铭撰写研究》一书史料翔实,网罗宏富,取材精审,是在充分占用史料、并对史料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是这一研究领域的见功之作虽然其中的若干观点还可进一步展开讨论。 |  
         
          | 關於作者: |   
          | 仝相卿,男,1984年生,河南滑县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史研究,在《史学月刊》《厦门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 目錄: |   
          |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三 相关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北宋碑志文的撰写类型
 第一节 奉敕撰碑志者
 一 北宋宗室墓志铭撰者
 二 北宋奉敕撰功臣墓志碑铭者
 第二节 丧家求铭之类型
 一 丧家向亲属求铭
 二 丧家向非亲属求铭
 第三节 撰者主动撰铭
 一 直系亲属间的主动撰铭
 二 非亲属间撰者主动撰铭
 三 墓主生前自撰碑志
 小结
 第二章 墓志碑铭撰写与北宋政治
 第一节 碑志文中所见宋初政治
 一 碑志文中北宋建立及统一的若干侧面
 二 碑志文中的宋初对辽战争
 三 东封西祀与墓志碑铭的撰写
 第二节 墓志碑铭与北宋中期政治
 一 碑志文中刘太后的负面形象
 二 明道二年(1033)废后事件的碑志文撰写
 三 碑志文中的范仲淹集团
 第三节 碑志文中的北宋晚期政治
 一 顺应政治潮流的碑志文撰写
 二 不敢求铭或铭文中表达较为隐晦
 三 坚持原则据实直书
 小结
 第三章 个人习惯与墓志碑铭撰写:以地理、职官为例
 第一节 范仲淹撰墓志中所见郡名考论
 一 碑志所见郡名考实
 二 范仲淹所用郡名特点
 三 未详考郡称推测
 第二节 出土墓志所见北宋韩琦家族中散公考实
 一 北宋韩琦家族墓志所见中散韩公
 二 中散韩公考实
 小结
 第四章 北宋墓志碑铭撰写中的丧家因素
 以石本、集本对比为中心
 第五章 墓志碑铭撰写个案研究之一
 以北宋孔道辅为中心的考察
 第六章 墓志碑铭撰写个案研究之二
 以欧阳修撰范仲淹神道碑为中心
 结论
 附录一 盖棺自论定:宋代自撰墓志铭探析
 附录二 虚实之间:墓志所见澶渊之盟中张皓事迹的真实与塑造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 相对于隋唐及以前的传世文献而言,由于印刷术的进步,在文化昌明、英才辈出的宋代,以文本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呈现出爆炸增长之势。如果用汗牛充栋一词来形容宋代及此后的情形,这应该是一点也不会过分的。尽管因为战争、动乱及其它各种原因,传世的以纸质文本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也曾屡遭不可估量的破坏与损失,但从中外学界可资利用的现有史料看,通过其了解、认识唐宋及以后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和演进规律,仍然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中外学界的研究需要。 与殷墟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吐鲁番文书、明清档案等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地位不一样,长期以来,宋代的墓志碑铭似乎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史料价值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当其冲的是,如前所述,有关宋代的传世文献实在是太丰富了!这也就使得学界同仁大多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重要文献资料的研读和研讨上,而内容众多、甚至价值重大的许多宋代墓志碑铭竟然几乎是静悄悄地沉睡了千百年虽然,从宋代开始,对这一领域有兴趣、有学养、有识见和有造诣的学者也代不乏人,而且也留下不少优秀的著述流布后世。
 不过,近几十年来,随着海峡两岸的各种文化交流和出版事业的繁荣,随着学界在宋代史各个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入,这一时期墓志碑铭的史料价值与文献价值逐渐显现,也不断得到海内外学界同仁的高度重视。的确,除本书作者举述饶宗颐先生曾将碑志与甲骨、简牍、敦煌写卷、档案四者并为新出史料之渊薮第五大类的事例外,已故的著名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亦曾指出,历代墓碑墓志的拓本,保存到今天的,数量很多,在在可以考证史传,增补遗闻,也是极珍贵的文献资料。②张、饶二先生等前辈学者逝世之后,仅就宋代的墓志碑铭而言,也有了更多的发现和发掘,并为中外学术研究提供了更为翔实可靠、丰富多彩的史料,有力推动了宋史众多研究领域的进展,这些均适足证实了诸多先贤的睿智与卓识。
 基于以上的一些认识和想法,当读完仝相卿博士的这部书稿后,欣慰与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部专著的问世,这一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将得到进~步的拓展,宋史研究的众多层面和对象或许会因为北宋墓志碑铭的研究而引入更多方面的思考,在传世文献与墓志碑铭之间的学术关系上会有更清晰的思维成果,这部专著的学术价值也将会不断显现出来。我个人以为,《北宋墓志碑铭撰写研究》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为史学界做出了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