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谎言的逻辑:洞悉谎言背后真实的心理和人性 专享版
			》
 售價:HK$ 
			54.8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140.8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249.7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85.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 內容簡介: |   
          | 以淡为美,是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现象,淡美亦是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中的核心概念。淡既是美学风格,又是创作原则,也是人生境界。这一体三面,使这一理论蕴含着极大的研究空间。全书以风格论、创作论、境界论为框架,考察淡美理论的不同侧面,同时结合不同时期的思想史和文化史背景,追踪淡美理论的发展轨迹,以期较为立体和全面地展现淡美理论的丰富性。 |  
         
          | 關於作者: |   
          | 丁朝虹,女,1974年7月生,江西省樟树市人。武汉大学中文系本科,厦门大学艺术学硕士,2016年获得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学位,一直从事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研究。现任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装饰》、《艺术评论》、《文艺争鸣》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过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若干。 |  
         
          | 目錄: |   
          | 引 言 一、从一个观点的流行说起 001
 二、当代研究者们的兴趣 004
 三、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012
 
 第一章 哲学中的淡
 第一节 道家:淡分三层 018
 一、淡乎其无味 018
 二、淡而无为 021
 三、不与物交,淡之至也 027
 第二节 儒家:淡有两义 030
 一、大羹淡味 030
 二、君子之道,淡而不厌 034
 第三节 《周易》:白贲与淡 038
 一、《贲》卦释义 038
 二、白贲无咎 041
 小结:中国传统思想中反装饰的三种理由 043
 
 002
 第二章 从哲学到美学:魏晋六朝时期的浓 淡之辨
 第一节 淡乎寡味的批评依据 046
 一、绮靡之尚 046
 二、非淡的原因 051
 第二节 初发芙蓉的审美追求 055
 一、初发芙蓉与错彩镂金 055
 二、初发芙蓉说的理论意义 057
 小结:淡乎寡味与初发芙蓉矛 盾吗? 063
 
 第三章 风格之争:绮丽与清淡
 第一节 中唐:去华返实淡而有质 068
 一、文学复古运动与古淡 068
 二、去华求真与水墨之淡 072
 第二节 晚唐:华而不绮淡而有味 078
 一、淡者屡深 078
 二、华而不绮 084
 第三节 北宋:质而实绮淡而实美 088
 一、平易之淡 088
 二、外枯而中膏 093
 小结:淡味到底是什么味? 103
 第四章 质量之争:精能与平淡
 第一节 魏晋六朝:天然平淡既功夫又天然 107
 一、天然与功力 107
 二、直寻而自然 111
 第二节 中唐:自然平淡天然与功夫之间 115
 一、至苦而无迹 115
 二、直致而自然 120
 第三节 北宋:天真平淡天然高于功夫 127
 一、能事毕矣乃造疏淡 127
 二、平淡天真 136
 小结:精能造平淡,可能是一种诡辩 150
 
 第五章 境界高下论:狂怪与淡泊
 第一节 中唐:冲淡之境兼议禅宗的人格境界 157
 一、王维的诗境与画境 157
 二、淡泊无象论 165
 
 003
 004
 第二节 宋元:淡雅之境兼议理学的人格境界 172
 一、淡而有韵 172
 二、逸笔草草 181
 第三节 明清:恬淡之境兼议心学的人格境界 190
 一、淡由天骨 190
 二、冲和淡远 202
 小结:人品即作品,如何可能? 206
 
 余 论
 一、淡美理论内容的丰富性 211
 二、淡美理论演进的复杂性 213
 三、中外淡美理论比较 214
 四、诗画领域不同的淡美追求 215
 
 参考文献 217
 后 记 223
 |  
         
          | 內容試閱: |   
          | 序 一 2000年,朝虹考进厦大艺术学研究所,成为我在厦大招收的第一届艺术学专业的三名研究生之一。
 这三名研究生都很有个性。朝虹刚入学时,我例行公事问她是否愿意接受我的指导,她回答:我已经是成年人了。这让我见识到她的个性。当时她已武大毕业三年,因为在武汉已成家,所以一有假期就往武汉跑,有时候是买好火车票才报告我一声。二年级时研究生随我做门类艺术学研究,朝虹承担工艺的特征部分,问我要了一些资料后又不见人影了。好在后来交上来的成果还比较令我满意,尤其是对工艺有用性和装饰性的思考,显示了她不错的思辨能力。
 之后我就放心地把穿透灵魂之旅丛书之一《这不是一只烟斗:关于设计艺术》交给她来完成。朝虹的文字干净、略带俏皮,很好地把握了设计艺术的特点,该书稿后来市场反应也非常不错。这段经历为她后来在设计学院开设设计史课程打下了基础。
 硕士毕业论文朝虹挑战了一个美学概念装饰性,这也是一个思辨性很强的课题。当时正值非典,她又躲回武汉,我迟迟没有得到她论文进展的消息。直到最后几天她才回到厦门完整交稿,最终在毕业答辩中获得了优秀。所以这次我对她六年才博士毕业一点也不感到吃惊,她总是比别人慢一点,是因为她比别人要求得更多。
 由于没有时间看她的博士论文,我就拉杂几句为序。希望她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越走越欢喜。
 
 
 2019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