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函套精装版)
》
售價:HK$
438.9

《
世界中国学: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
售價:HK$
140.8

《
低空经济蓝皮书: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217.8

《
蛛网资本主义:全球精英如何从新兴市场攫取利益(理想国译丛074)
》
售價:HK$
107.8

《
跨越学习曲线:成就非凡的行动指南
》
售價:HK$
64.9

《
财富的秘密:一部瑞士经济发展史
》
售價:HK$
52.8

《
猎头游戏(尤·奈斯博邪恶又疯狂的独立作 当昆汀遇上科恩兄弟 改编电影创造挪威票房奇迹)
》
售價:HK$
54.8

《
全彩速学低压电气电路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超越了电影史和电影美学研究,为解答当代视觉文化的核心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和哲学基础的电影理论力作。
回顾与分析电影和电影理论100年的历史,帮助我们理解当胶片电影(film)消失、观看与制作电影的各个方面都被数字化的技术所替代之时,电影和电影研究的未来。
为电影研究这一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一致性的重要成果。
在本书中,著名电影研究学者D.N.罗德维克,直面作为摄影媒体的电影的消亡,探讨数字技术给电影产业带来的美学与经济的冲击,以及21世纪电影研究的前景。
作者一方面回顾胶片电影的命运,一方面对新媒体进行考察。认为数字艺术与类比艺术并不存在实质上的割裂,并认为大多数新媒体实际上来自电影的隐喻,电影的理念在新媒体中存留。
|
| 內容簡介: |
|
当制作与观看电影的几乎所有真实与虚拟的方面都被数字技术所替代的时候,甚至连看电影的概念也正在迅速变成一种过时现象。随着作为媒体的电影胶片的几近消失,以及参与争夺观众的新媒体出现,电影以及电影研究将会如何?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这本书中,D. N. 罗德维克思考了胶片电影的命运以及它在21世纪电影制作与观看的美学与文化中的角色。在这里,罗德维克提出和考察了与其他以时间为基础的媒体以及当代视觉文化研究有关的,对于电影消亡的三种不同批评反应。他认为,电影在虚拟艺术的系谱中占有一个特殊地位:当胶片电影消失的时候,电影继续存在至少是在1915年以来好莱坞创造的叙事形式中。罗德维克还发现,大多数所谓新媒体是根据电影的隐喻塑造出来的。他的这本书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数字技术是如何像其之前的电视和视频一样,服务于将电影作为20世纪成熟的视听文化加以保存以及,在同一时期里,它们是如何为一种我们只能开始辨认其轮廓的新的视听文化的出现做准备的。
|
| 關於作者: |
作者介绍
D. N. 罗德维克D. N.Rodowick曾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法国巴黎第三大学学习电影与比较文学,1983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罗切斯特大学、伦敦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耶鲁大学。他的主要学术兴趣在艺术美学与哲学、电影理论史、当代艺术与文化的哲学研究等。除本书外,著有《政治现代主义的危机:当代电影理论中的批评与意识形态》(1989)、《差异的困难:心理分析、性差异与电影理论》(1991)、《吉尔德勒兹的时间机器》(1997)、《阅读图像,或新媒体之后的哲学》(2007)、《理论的挽歌》(2013)、《哲学妙谈》(2014)等。
译者介绍
华明字亮之,号江海闲人,教授,博导,曾就读于天津大学、广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获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日本东海大学、美国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访问学者,出版《品特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幻象》等专著、译著15部,论文、小说80余篇。 作者介绍
D. N. 罗德维克D. N. Rodowick曾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法国巴黎第三大学学习电影与比较文学,1983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罗切斯特大学、伦敦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耶鲁大学。他的主要学术兴趣在艺术美学与哲学、电影理论史、当代艺术与文化的哲学研究等。除本书外,著有《政治现代主义的危机:当代电影理论中的批评与意识形态》(1989)、《差异的困难:心理分析、性差异与电影理论》(1991)、《吉尔德勒兹的时间机器》(1997)、《阅读图像,或新媒体之后的哲学》(2007)、《理论的挽歌》(2013)、《哲学妙谈》(2014)等。
译者介绍
华明字亮之,号江海闲人,教授,博导,曾就读于天津大学、广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获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日本东海大学、美国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访问学者,出版《品特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幻象》等专著、译著15部,论文、小说80余篇。
华伦高级经济师,曾就读于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学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