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107.8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49.5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104.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141.9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4.8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96.8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74.8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 內容簡介: |   
          | 华西实验区,全称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华西实验区,是以实践晏阳初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思想,开展农村经济、教育、卫生和自治四大建设为主要内容,以璧山为中心覆盖重庆周边10县1局,具有典型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民国乡村建设实验区。重庆市璧山区档案馆是国内保存华西实验区档案的重镇,馆藏华西实验区档案总量近400卷约7万页,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华西实验区开展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的情况。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批档案资料已经尘封了半个多世纪,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本书从相关档案中筛选整理出华西实验区所涉及的重要人士、工作概况、组织人事、合作事业、农村与农业、卫生、教育、社会调查、编辑组、工作人员等10个方面的重要档案史料,共计144件,并加以识读整理,旨在为读者和相关研究者提供*基本的*手资料。旨在为读者和相关研究者提供关于晏阳初及民国时期乡村建设*基本的资料。 |  
         
          | 關於作者: |   
          | 重庆市璧山区档案局,是主管全区档案和地方志工作的机构,藏有民国时期璧山县档案,负责璧山区志、专业志及有关地情丛书的编辑、总纂、审定、出版工作。 傅应明,曾任璧山区档案局局长,热心地域文化研究,任《璧山县民政志(1986-2005)》主笔、《璧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志(1986-2002)》副主编、《璧山县志》(续修)撰稿人。著有《唐置县前璧山归属》《重壁山考》《邑人何增元事迹补考》《县名由来及其他》《璧山文庙的迁址与祭祀》等,主编《民国乡村建设:晏阳初华西实验区档案选编》等。
 |  
         
          | 目錄: |   
          | 第一章  重要人士  1 晏阳初先生在美谈平教工作  3
 晏(阳初)院长在海外情形  5
 乡村建设工作的展望  6
 晏阳初在华西实验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9
 晏(阳初)干事长莅璧(山)召开全区辅导会议  12
 晏(阳初)干事长来璧(山)视察  14
 致中华平教会华西实验区干事长晏阳初的信函  16
 晏阳初致本会重庆办事处陈代表函稿  18
 乡村建设与教育  20
 (瞿菊农)代干事长来璧(山)召开重要会议  23
 总结  24
 瞿菊农为填报华西实验区重要工作人员履历表事宜致孙廉泉、郭准堂信函  27
 孙则让先生第五次特科演讲  29
 华西实验区工作述要  31
 四川大学校长黄季陆致孙廉泉信函  39
 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柴有恒致孙则让信函  40
 国立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陈豹隐致孙则让信函  42
 国立重庆大学医学院陈志潜致孙廉泉信函  43
 勉仁文学院赖成镶致孙廉泉信函  44
 中央合作金库四川省分库周景伦致孙廉泉信函  45
 常得仁推荐曾庆义等毕业生到华西实验区工作事宜致孙廉泉函  46
 鲜英致孙廉泉信函  47
 陈远林致孙则让信函  48
 冷熏南致孙廉泉信函  49
 彭公侯致孙廉泉信函  50
 
 第二章  工作概况  51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办事处定名  53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工作总报告  54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工作简述  78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民国)三十八年七月份工作报告  87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民国三十八年)八月份工作报告  96
 参观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纪要  103
 华西实验区工作答客问  111
 
 第三章 组织人事  121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人事管理纲要  123
 华西实验区各县区主任姓名  127
 华西实验区总办事处聘任组室负责人通知稿  128
 华西实验区任命李纪生等的通知  129
 
 第四章 合作事业  131
 合作运动之本质  133
 合作行政讲义  135
 合作概论大纲  140
 华西实验区组社须知与民国三十七年度组社注意事项  142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民国)三十七年度合作事业推进计划  146
 华西实验区合作事业干部人员训练计划  151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合作训练计划  153
 合作社实务人员训练班纪实  156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合作实务人员调查表  158
 华西实验区办事处合作组(民国三十八年)六月份工作报告  164
 合作组工作通讯  168
 合作社法施行细则  174
 合作社社务管理讨论大纲  178
 华西实验区合作社业务活动与有关部门工作配合图说明  180
 华西实验区生产合作社提示纲要  183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民国)卅六年度调训合作社职员概况表  188
 农业合作社办理农地统租分佃办法  189
 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办事处注意要点  190
 县农业生产合作社 乡(镇)联合办事处组织规则  191
 华西实验区总办事处关于检发组织联合办事处注意要点及组织规则的通知  193
 关于检发组织规则的通知  194
 华西实验区总办事处函送组织联合办事处注意要点及组织规则  195
 农业合作社贷款座谈会记录  196
 农业生产合作社申请贷款书表填写说明  198
 函请迅速制定农业合作贷款具体实施办法  201
 华西实验区总办事处函请合作贷款利率仍请照周息八厘收取  202
 关于机织生产合作社实务人员问题  203
 合作社实务人员训练班机织合作社问题讨论总结  205
 辅导机织生产合作社加强军布生产方案  207
 华西实验区机织生产合作社承织军布奖惩办法  209
 
 第五章 农村与农业  211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一九五○年农村经济建设工作计划纲要草案  213
 拟订区属各县实验乡镇农村建设三年计划要点提请决议以资办理案  215
 华西实验区各辅导区农业工作推进办法  219
 四川之甜橙(续)华西实验区农业组组长李焕章先生的专题讲话  221
 华西实验区农业组工作计划进行步骤及工作现况  223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农业组(民国三十八年)七月份工作报告  228
 农情调查表说明及填写法  241
 农场经营调查表(附肥料、饲料、病虫害)说明及填法  243
 典型农建(合作农场)试验计划要点  244
 兴办小型水利办法  246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农业组治蝗工作简报  248
 平教会华西实验区治蝗实施办法  250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病虫防治药械使用办法  254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甜橙果实蝇防治队工作进行须知  255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甜橙果实蝇防治队工作人员名册  259
 防治甜橙果实蝇  265
 农业推广繁殖站设置办法  266
 牛瘟防疫注射实施办法  267
 华西实验区农业生产合作社养猪及贷款办法  269
 耕牛增添办法  274
 为平教会第三区种猪繁殖及推广杂交猪向农复会建议书  276
 家畜保育工作站概况  278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改良稻种中农四号栽培法  286
 
 第六章 卫生  287
 平教会华西实验区卫生工作计划  289
 乡村旅行之卫生华西实验区卫生组组长谷韫玉大夫第四次专题演讲  294
 乡建工作环境卫生宣传标语  296
 清洁县干净乡健康保生活公约  297
 保健生带着药下乡,去推行乡村卫生工作  298
 推行新法助产,开始孕妇调查  299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总处卫生组薪资收据表单  300
 育儿技术讲义  301
 
 第七章 教育  309
 平教会华西实验区的教育工作  311
 华西实验区教育工作之理论与实际概述  313
 教育组(民国三十八年)五、六月份工作报告  316
 教育组(民国三十八年)七月份工作报告  320
 教育组(民国三十八年)八月份工作报告  323
 华西实验区教育组影音施教队摄影部工作办法  325
 (华西实验区)教育组影音施教队收音机使用办法  327
 私立乡村建设学院研习指导部教育组研习地方教育联系办法草案  328
 教育组档案卷目  329
 示范国民学校工作说明纲要草案  332
 各县实验中心国民学校校舍设备标准化工作进度提请决议实施案  336
 社学区工作要项  338
 示范国民学校及示范社学区视导报告  340
 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所属社学区民教主任甄选训练办法  350
 传习处的使命究竟是什么?  352
 我们为什么要办传习报  354
 民众教育初步谈话要点  355
 王大嫂上了传习处,会讲农地减租办法了!  356
 
 第八章 社会调查  357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社会调查室工作简报  359
 社会调查室工作报告(节选)  369
 我们对于社会调查的看法  373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社会调查室工作计划纲要  376
 璧山狮子乡社会调查工作纪实  379
 
 第九章 编辑组  389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编辑组工作计画  391
 编辑组工作简明报告  394
 华西实验区(民国)卅八年七月份工作报告  396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编辑组(民国)三十八年八月份工作报告  398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编辑组(民国)三十八年九月份工作报告  400
 编辑组教材书刊编行近况  402
 旧问题新认识  404
 谈本区的视导工作  406
 华西实验区视导工作要点  408
 本刊的过去和未来  411
 
 第十章 工作人员  413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工作人员一览表  415
 华西实验区各级工作人员毕业学校统计(一)  420
 华西实验区各级工作人员毕业学校统计(二)  429
 华西实验区各级工作人员学校名称之统计  435
 华西实验区各级工作人员薪给之统计  451
 华西实验区各级工作人员之籍贯统计  453
 华西实验区各级工作人员之年龄统计  455
 华西实验区各级工作人员学历统计表  457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工作人员请假规则  459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工作人员出差旅费领用及报销规则  461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工作人员待遇及各辅导区旅费标准  463
 华西实验区办事处关于驻乡辅导员及各区办事处的若干规定  464
 华西实验区所属各辅导区职员及工作地点一览表  466
 编后记  477
 |  
         
          | 內容試閱: |   
          | 一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简称平教会,是民国时期开展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代表性团体。1923 年8 月在北京正式成立,朱其慧任董事长,陶行知任董事部书记,晏阳初为总干事。1925 年秋,平教会总会从中华教育改进社分立出去。1926 年秋,平教会选定河北定县为华北实验区,以翟城村为中心,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史称定县实验。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定县实验被迫停顿。1939 年,晏阳初将平教会总会迁至战时大后方重庆,于巴县歇马场开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1945 年改名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1940 年,设立乡村建设育才院璧山实习区。1946 年,成立平教会巴(县)璧(山)实验区,次年更名为平教会华西实验区。
 
 二
 华西实验区是中国20 世纪40 年代乡村建设的典型代表。
 华西实验区,全称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华西实验区,是以实践晏阳初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思想,开展农村经济、教育、卫生和自治四大建设 为主要内容,以璧山为中心覆盖重庆周边十县一局,具有典型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民国乡村建设实验。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在20 世纪2030 年代形成了一个高潮,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黄炎培等一大批有识之士,投身于建设乡村的浪潮之中。一时间群豪竞起,轰轰烈烈。而全面抗战爆发后,这些实验纷纷被迫停顿和中断。
 事实上,1936年以后中国的乡村建设实验,在日军占领区不可能继续进行下去。乡村建设运动的领军人物们,也相继来到战时大后方的重庆避难。到1940 年以后,全国范围内的乡村建设实验,就几乎只剩下晏阳初领导的平教会华西实验区和卢作孚主持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了。相较而言,华西实验区覆盖的范围更大,是民国时期四川省第三行政区的范围。在这样大的范围开展乡村建设实验,是整个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绝无仅有的。
 
 三
 华西实验区的乡村建设实验,是晏阳初定县实验的继承和发展。
 定县实验以四大教育即文艺(文字)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为主要内容。文艺(文字)教育,核心在教农民识字,扫除青壮年文盲,增强农民的知识力,主要方式是开办农村平民学校。生计教育,则以传授生产技术、推广优良农作物和牲畜为着力点,增强农民的生产力,主要方式是组织合作社、改良手工业等。卫生教育,则以建立保健制度、推行节制生育等为主要内容,旨在增强农民的强健力。公民教育,即对农民进行经常性的公民训练,以增强团结力。
 华西实验区以四大建设即农村经济建设、教育建设、卫生建设、自治建设为主要内容。所谓经济建设,就是以完成全面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之组织、稳定土地使用权、创置合作社之社田等推进合作组织,以推广优良农作物品种、发展家畜之增殖保育与运销、发展乡村特产及乡村工业等增加农业生产。所谓教育建设,就是按照一社一学之原则重新划定国民学校学区,通过增加教师、设立示范国民学校以充实国民学校机构、普及基本教育,推行合作保险制度、安定教师生活,推行电化教育以配合农村建设工作。所谓卫生建设,就是普遍设置卫生员并落实重在预防而不在治疗的责任,扑灭疟疾、钩虫等主要的地方流行病,解决人员设置不足之最大困难以充实县卫生院及乡镇卫生所。所谓自治建设,即建立地方自治人事制度、实行县乡财政划分以确立合理的人事及财政制度,建设和平的武装生产农民集团与经济生活条件融合为一的民众自卫组织体。
 我们从上面两者不难发现,文艺(文字)教育教育建设、生计教育经济建设、卫生教育卫生建设、公民教育自治建设,存在承前启后的必然联系。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定县实验阶段以教育为重心,文艺(文字)、生计、卫生、公民均为教育之内容;华西实验区阶段以建设为要务,经济、教育、卫生、自治则各为建设的一个方面。因此,华西实验区的乡村建设实验不是定县实验的简单重复, 而是在继承中有发展、有创新。
 
 四
 华西实验区于1950 年11 月宣布解散。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67 年,但它的影响从来就没有消逝。
 例如,早在华西实验区乡村建设实验进行期间,晏阳初就频繁地向美国各界朋友介绍相关情况。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简称农复会)与华西实验区密切合作,收集有关农村宣传资料、开展乡村指导、提供贷款支持等,而这些尝试和经验,为他们后来具体组织台湾地区20 世纪50 年代土改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 更是将华西实验区的影响进一步国际化。20 世纪50 年代后,晏阳初协助菲律宾、泰国、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及加纳等国建立乡村改造促进会,20 世纪60 年代又在菲律宾创办了国际乡村改造学院,其影响遍及亚非和拉美,至今绵延不绝且历久弥新。
 由于历史的原因,华西实验区的档案史料发掘较晚,尚处于起步阶段。这是一个丰富的历史宝藏,是人们全面了解和认知晏阳初及民国时期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需要档案界和学界予以关注和重视,携手并肩加快整理与研究,以期有补于当下及未来的中国乡村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