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儿童哲学教育:案例式教程 南强儿童哲学丛书 曹剑波、黄睿主编 案例教程 高校教师用书
			》
 售價:HK$ 
			66.0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118.8
 
  《 
			印章的故事
			》
 售價:HK$ 
			49.5
 
  《 
			数字化口腔
			》
 售價:HK$ 
			437.8
 
  《 
			中国史前玉器
			》
 售價:HK$ 
			96.8
 
  《 
			最后的使团:1795年荷兰访华使团及被遗忘的中西相遇史
			》
 售價:HK$ 
			96.8
 
  《 
			源远流长:英格兰银行史(1694-2013)
			》
 售價:HK$ 
			184.8
 
  《 
			第一性原理穿透思维定势
			》
 售價:HK$ 
			85.8
 
 
 | 
         
          | 內容簡介: |   
          | 《岭南英烈家书》共选录了47位革命先烈的65封家书。其中包括平常家信、狱中信函、遗书等。书中所选录的先烈家书,均按书信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每位先烈的家书后面附有背景说明,主要对书信的写作时间、背景、历史意义等加以说明。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这些家书字里行间都透露出烈士们为了国家能富强、人民能当家做主而甘愿付出生命的坚定信念,充分表现了烈士国难当前、舍家为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的坚强斗志。读完有一种力量让人心潮澎湃,特别适合在新时代的我们阅读和思考,忆苦思甜,想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思想觉悟、提升爱国情怀。
 |  
         
          | 關於作者: |   
          | 顾作义,广东普宁人,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院硕士。长期研究汉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曾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巡视员、省文明办主任。著有《汉字的菩提》《汉字密码》《汉字美学》《汉字心学》《字说生肖》《字说对联》《儒字养性》《禅字修心》《守望中国价值》《汉字说核心价值观》《典故说核心价值观》《画说典故》《我们的价值观十二讲》《岭南家训》《岭南家风》《岭南家书》《岭南乡规》《岭南校训》《尚读》《家国春秋》《种下美德的种子》《广东商道》等。 |  
         
          | 目錄: |   
          | 温生才 死之日即生之年 致李孝章、李源水、郑螺生函(1911年1月18日)/003
 李晚任其事而怕死,非丈夫也
 致家兄诀别书(1911年3月28日)/006
 林觉民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与妻书(1911年4月24日)/009
 致父诀别书(1911年4月)/014
 方声洞 儿虽死亦乐也
 致父亲绝笔书(1911年4月26日)/016
 与妻子颖卿书(1911年4月26日)/019
 李炳辉.只缘报国误乌私
 写给母亲的绝笔(1911年4月)/024
 喻培伦欲中国富强,不由实业无以开源写给父亲的信(一)/027
 写给父亲的信(二)(1910年12月23日)/030
 写给胞妹的信/032
 张太雷我发誓我决不负你
 给妻子陆静华的信(1921年)/035
 李荣熙贫不足忧,不和实患
 写给儿女李月蟾、李士彦及李士钊的信 (1921年1月19日) /042
 廖仲恺 我身虽去灵明在
 留诀内子 /046
 诀梦醒女、承志儿/046
 冯达飞忠孝难两全,古今来志士之忍痛
 写给树勋学兄的信(1925年3月)/049
 杨若谷农君,你近来做何种工作?
 给杨仲龙的信(遗作)(1926年6月9日) /053
 沈志昂 我俩的心给昨天霹雳的电打在一块了
 致妻子汤瑾的信(一)(1926年6月25日) /057
 致妻子汤瑾的信(二)(1926年7月15日)/059
 致妻子汤瑾的信(三)(1926年7月18日)/064
 单懋统 个人能力就是立身的根本
 写给侄儿单粹民的信 /068
 陆更夫. 我将到江西省城去了
 给希圣五弟的信(1926年11月6日) /072
 王器民. 继我志呵!继我志呵!
 给妻子的遗书(1927年6月28日) /076
 钟维元孩儿立身之世,自应裨益于国家与民族
 写给父亲钟雄亚的信(节选)(1927年4月) /080
 沙文求我想把人生求得一个美满的解答
 致嫂子陈修良(道希)(1927年8月22日)/083
 致大哥沙孟海(1927年4月14日) /088
 致五弟沙季同(1928年6月9日)/094
 谭作舟人之生死有命,非分所能为
 给五弟谭作楫的遗书(一)(1927年5月27日)/097
 给五弟谭作楫的遗书(二)(1928年左右)/099
 李锡福. 请教康瑞成人,以代余志
 给妻子朱汉珍的信(1928年3月) /101
 黄大钧不孝儿竟先我父母而死矣
 给父母的遗书(1928年5月4日 /104
 陈必灿. 儿之为此,即所以应天道顺人心
 给父母亲的遗书(1928年8月15日) /107
 张云峰我是笑的死,不是哭的死
 给母亲和妻子的绝笔信(1928年10月6日) /111
 杨. 殷. 穿衣尤须朴实,与人来往要谨慎
 写给女儿杨爱兰的信(1928年左右) /114
 彭 湃我们在此精神很好
 致冠生(周恩来)书(1929年8月30日) /120
 给许冰的信(1929年8月)/124
 关泽恩  我希望你们今后不必为利润而奔走
 给妈妈徐玉贤的信(1929年12月16日)/127
 李冠南.将来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与妹书 /132
 徐名鸿 为国牺牲,人同此心
 给妹夫倪宏仁妹妹徐雪娇的信(1932年左右)/136
 写给妹妹徐雪娇的信(1925年3月1日)/138
 林基路 儿志愿忠于人群,岂不愿孝于父母?
 给父亲的信(1933年2月17日)/142
 阮啸仙随时随地随事都是书本
 给儿子乃纲的信(1933年6月16日)/146
 魏挺群你到回来不一定能见到我
 写给妻子黄宝球的书(节选)(1933年左右)/150
 赖寅倣勿以儿之故而稍加悲悼
 遗书(1934年8月1日)/153
 李友梅.左肩有担当,国耻不可忘
 写给妻儿的诗(1937年9月)/157
 谢晋元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
 给连襟张萍舟的信(1937年10月18日)
 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163
 姚子青丈夫许国,不必相送
 给妻子的家书 /166
 沈尔七勿怪儿之不肖,安心教养弟弟
 给母亲的信(1938年5月17日) /169
 冼星海. 现在天凉了,妈妈珍重给母亲的家书(1941年9月18日) /172
 致妻子钱韵玲(1941年9月18日)/174
 钟骞妈妈的乳汁不会白喂了我的
 写给母亲郑容娘的信(1943年9月16日) /177
 余程万天下艰难唯一死
 给妻子的信 /181
 余子武长沙已失守
 给家人的信(1944年6月27日)/184
 张文彬现在国事严重,无暇返家
 致侄书(1941年9月10日) /188
 梁金生六日相思胜似年
 写给妻子姚淑平的信(1945年3月15日) /193
 邓发国家未来寄托在你们年轻一辈的身上
 给堂弟的信(一)(1946年1月21日)/197
 给堂弟的信(二)(1946年4月8日)/199
 李德光你须知善处自己即是爱我
 给妻子的信(一)(1947年3月26日)/203
 给妻子的信(二)(1947年3月28日) /205
 郑达明我是晓得珍重自己的
 写给父亲的信(1947年2月6日)/208
 朱振汉你应该欢喜有一个光荣的儿子
 写给母亲的信(1948年)/212
 李卡我会在梦里听到你洪亮而快乐的高歌
 给未婚妻徐云的信(一)(1949年3月9日)/215
 给未婚妻徐云的信(二)(1949年4月1日)/219
 给未婚妻徐云的信(三)(1949年4月5日)/220
 王芝萍待朝鲜战争决战胜利之后,我当晓返里
 从朝鲜寄回的最后家书(1951年6月18日)/227
 |  
         
          | 內容試閱: |   
          | 翻开历史记忆的书签,那些经历腥风血雨的日子,为了人民,为了民族和国家的美好明天而积极奋身于革命的先烈们,如同一座座丰碑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去追寻他们的真情故事,去感受他们的高尚情操,去品味他们的忠诚信仰;不论多么危险的处境,他们也决不活得忍辱偷生、苟延残喘,用他们的鲜血筑成了一个美丽的新中国。这些忠贞爱国的革命先烈们,必将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我们永恒的敬意和怀念。阅读他们的故事,是我们对人生理想信念的一次庄严洗礼。 本书共选录了47位革命先烈的65封家书。其中包括平常家信、狱中信函、遗书等。书中所选录的先烈家书,均按书信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每位先烈的家书后面附有背景说明,主要对书信的写作时间、背景、历史意义等加以说明。
 这些家书有对子女寄以殷切期望的,如杨殷写给爱女杨爱兰的信中说:你年纪已长,各事都不能像从前那样,除读书外,各事不必沾染,打牌、闲游,看戏等尤万不可做,用钱要省,须知留得一文钱,亦可于无钱时应用,切不可为了要面子,就可多用几块钱。青年人最要不得的事情,穿衣尤须朴 实,与人来往要谨慎杨爱兰一直遵循着她父亲的叮嘱,对自己严加要求,立志做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对妻子诉说衷情的,如张太雷写给妻子陆静华的信中说:我们现在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幸福,所以你我不必以为是一件可忧的事。我们应该在这时期中大家努力做,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这是一件何等快乐的事呵我发誓我决不负你。虽然两人不在一起,但夫妻双方都有共同的努力方向,都对明天抱有美好的期望。
 有对长辈满怀愧疚的,如黄大钧写给父母的遗书里提到:儿死矣,不孝儿竟先我父母而死矣。儿之死为革命而死,为革命而死诚得其所,故不悲亡。儿一死能救天下许许多多之父母,许许多多之儿女,儿之死不虚死矣。先感叹自己先父母而去,未能报答养育之情而忧伤,后又安慰父母,自己是死得光荣,死得值得,看了让人刻骨铭心,不能忘怀。
 有战友互相鼓励的,如温生才写给李孝章、李源水、郑螺生的绝笔信中提到:弟心已决,死之日即生之年,从此永别矣。望君等尽力而行,达目的而后止。体现了温生才为国赴死的决心,也鼓励战友们不要放弃努力,胜利终将是属于我们的。
 
 这些家书字里行间都透露出烈士们为了国家能富强、人民能当家做主而甘愿付出生命的坚定信念,充分表现了烈士国难当前、舍家为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的坚强斗志。读完有一种力量让人心潮澎湃,特别适合在新时代的我们阅读和思考,忆苦思甜,想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思想觉悟、提升爱国情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