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而是看透人性 任何事件中 都别低估人性的影响
			》
 售價:HK$ 
			61.6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HK$ 
			54.8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58.1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94.6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65.8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74.8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一本鼓励你用“微小的锚点”稳住“巨大的不确定”的心理指南!)
			》
 售價:HK$ 
			54.8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HK$ 
			85.8
 
 
 | 
         
          | 內容簡介: |   
          | 《欧洲语言文化研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主办,是国内*份,也是目前*一份关于欧洲非通用语国家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学术集刊,主要刊发欧洲非通用语国家或地区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等领域的研究性文章,同时涉及中国与欧洲非通用语国家人文交流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国内外欧洲非通用语教学与科研人员交流的重要平台,突出展示中国欧洲非通用语教学和研究领域的*成果,学术价值重大;同时,本集刊也能够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层面的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關於作者: |   
          | 赵刚,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院长,中东欧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欧美同学会东欧分会副会长、中波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欧洲学会中东欧分会理事等。长期从事波兰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波兰文学中的自然与自然观》,合著《20世纪中欧、东南欧文学史》,翻译出版波兰斯塔尼斯瓦夫莱姆的长篇小说《索拉里斯星》、兹比格涅夫赫贝特的散文集《海上迷宫》、马莱克瓦夫什凯维奇的诗集《微光》等;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获省部级科研奖2项。2010年获波兰文化与民族遗产部颁发的波兰文化功勋奖章,另获波兰罗兹大学校长奖一等奖、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奖章、波兰西里西亚大学奖章等。 |  
         
          | 目錄: |   
          | 卷首语/1 
 名家谈欧洲
 阿尔巴尼亚总统伊利尔梅塔访谈录 柯静/3
 在与北外冰岛语学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张卫东/11
 惊喜巴尔干 殷桐生/15
 
 欧洲语言与外语教学
 冰岛语非主格主语研究 王书慧/25
 浅析罗马尼亚语名词的中性 赵飞/50
 
 欧洲历史与文化
 罗马尼亚近现代史上王室的地位和作用 董希骁/67
 波兰立陶宛王国成立始末 于大春/79
 浅析阿尔巴尼亚的宗教宽容 靳乔/91
 
 关注欧洲文坛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命运 张建华/107
 19、20世纪之交的斯洛伐克现实主义文学 南力丹/123
 
 聚焦欧洲社会
 保加利亚人口国际迁移现状探析(2007~2016) 陈巧/139
 
 中国与欧洲
 米兰约万诺维奇的《徘徊在东方》及其中的中国形象 彭裕超/155
 米洛什茨尔年斯基有关东方文化的译作及诗作简论 洪羽青/170
 
 译介传播
 反讽与嘲笑卡尔维诺与昆德拉 〔意〕马西莫李詹特 著 许金菁 译/189
 我们所有人都引用它:波兰当代文学中对浪漫主义的追溯
 〔波〕玛格达莲娜邦克 著 赵祯 译/203
 
 Abstracts/213
 《欧洲语言文化研究》征稿启事/221
 |  
         
          | 內容試閱: |   
          | 卷首语 
 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的确,在人类社会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之际,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一个个技术领域的全新突破,让人们在欣喜之余不得不生出诸多担忧与畏惧,或事关个人隐私,或事关就业替代,或事关生命规律,或事关气候变化。当然,凡此种种,都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成长的烦恼。
 然而另外一些忧惧,则未必能以人类发展进步的副产品这一标签搪塞过去,而更应归咎于人类天性中某些固有的弱点,诸如健忘和排他。但凡熟悉人类历史的人,从当今世界的种种乱象中不难找到过去的影子,尽管其中不少尚未远去。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8 年12 月31 日的新年电视讲话中警告称,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正在被人们遗忘,国际合作精神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句话从德国总理的口中说出,听来令人倍感沉重。
 至少从目前天文学的发展程度来看,人类仍是宇宙中的孤旅,人类的发展和未来,绝无他人的经验可循。人类唯一的老师是人类自己,是人类曾经走过的每一个或坚定,或蹒跚的足迹。而每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这个民族的步履,而语言则是标记这些步履的符号。每个民族,在或长或短的发展历程中,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其中记载着这个民族的全部智慧和所有经验。而这些民族的语言,则是解读其文化的最佳钥匙。
 在中国大力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应是题中应有之义。每个民族创造的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共同组成部分,都应倍加珍惜。世界各民族若能相互欣赏,取长补短,亦即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则当今时代的种种忧惧,或可有所减少或避免,人类也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主办的《欧洲语言文化研究》学术集刊,就是秉承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信念,将视角聚焦于欧洲众多的中小国家,关注他们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或正在留下的足迹,将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