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问心三部曲 追问初心撕裂 名家力荐 持续畅销的现象级作品
			》
 售價:HK$ 
			129.8
 
  《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售價:HK$ 
			173.8
 
  《 
			美学四讲
			》
 售價:HK$ 
			71.5
 
  《 
			不可辨识的生命—影像 融合文化研究、后现代视角与图像学,评析戏剧影视艺术,洞察社会思潮,思想美学并重
			》
 售價:HK$ 
			85.8
 
  《 
			大国重器—中国盾构机创新发展之路
			》
 售價:HK$ 
			118.8
 
  《 
			长路行(带你看民国顶级书香世家的真实生活日常)
			》
 售價:HK$ 
			74.8
 
  《 
			人体脂肪的秘密
			》
 售價:HK$ 
			75.9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107.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主要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运用先进的职教理念,用项目化的方式进行编排。根据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工程施工的过程,将整个系统的施工分为17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学习目标、项目导入、学习任务、实施条件、操作指导、问题探究、知识拓展与链接、质量评价标准以及项目总结与回顾9个模块。通过任务驱动、探索式学习、过程性评价等方式,让读者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来掌握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施工的过程、规范和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适合作为职业院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建筑电气、建筑设备、消防工程、物业管理等专业学生的学习用书。另外,本书还适合电气类专业和希望从事消防工程施工管理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阅读,尤其适合从事消防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阅读。
 |  
         
          | 目錄: |   
          |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项目一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描述1
 项目二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施工图识读15
 项目三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暗配线的施工48
 项目四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明配线的施工65
 项目五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桥架配线的施工73
 项目六火灾探测器与手动报警按钮的安装81
 项目七简单消防报警系统的安装94
 项目八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的安装110
 项目九消防专用电话系统的安装116
 项目十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121
 项目十一防排烟设备联动控制系统的安装128
 项目十二防火隔离设施联动控制系统的安装134
 项目十三消火栓灭火联动控制系统的安装141
 项目十四自动喷水灭火联动控制系统的安装147
 项目十五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集成156
 项目十六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调试与验收169
 项目十七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180
 参考文献190
 |  
         
          | 內容試閱: |   
          |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型建筑、地下建筑、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火灾隐患逐渐增多,恶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有效地监测火灾、控制火灾、快速扑灭火灾,是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安装施工质量以及维护管理水平是保证系统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 本书主要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运用先进的职教理念,用项目化的方式进行编排。根据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工程施工的过程,将整个系统的施工分为17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学习目标、项目导入、学习任务、实施条件、操作指导、问题探究、知识拓展与链接、质量评价标准以及项目总结与回顾9个模块。通过任务驱动、探索式学习、过程性评价等方式,让读者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来掌握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施工的过程、规范和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
 本书适合作为职业院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材,也适合建筑电气、建筑设备、消防工程、物业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学习。另外, 本书还适合电气类专业和希望从事消防工程施工管理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阅读,尤其适合从事消防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阅读。
 本书根据GB 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以及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产品和施工技术的最新发展,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完善。
 本次修订过程中,听取了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二十多所学校专业老师对教材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本书的研究与分析,对于提高教材适用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因编者水平有限,编写过程中难免有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