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107.8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86.9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63.8
 
  《 
			北境之王 白刃 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魔戒 冰与火之歌 现实版  圣王 奥斯瓦尔德及其所处的不
			》
 售價:HK$ 
			118.8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379.5
 
  《 
			中国折纸动画
			》
 售價:HK$ 
			74.8
 
  《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售價:HK$ 
			75.9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87.8
 
 
 | 
         
          | 編輯推薦: |   
          | 品牌如何定位,如何增加影响力,有哪些原则?这不仅关乎企业的管理,也关乎个人品牌的塑造。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解决实际冲突问题,带来流量增长等,在当前这样复杂的舆论环境下并不容易。
 闫跃龙先生的超级标签传播论在企业品牌和个人品牌塑造上有了不一样的视角。
 人人都有标签,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因此,这样一本书也应育而生。
 本书将做品牌形象地比喻成做超级标签,树品牌就是贴标签,扭转不利的品牌形象就是撕标签。
 该书将贴标签和撕标签分解为具体的方法论,并配合大量的实战案例进行解读,不仅十分实用,还能获得轻松的阅读体验。
 |  
         
          | 內容簡介: |   
          | 品牌形象对于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但是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当前这样复杂的舆论环境下并不容易。《超级标签:重塑用户心智的传播之道》将做品牌形象地比喻成做超级标签,树品牌就是贴标签,扭转不利的品牌形象就是撕标签。而且,该书将贴标签和撕标签分解为具体的方法论,并配合大量的实战案例进行解读,不仅十分实用,还能获得轻松的阅读体验。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从内容的受众上来说,本书既适合初入营销、公关、传播、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也适合具有丰富经验的营销总监和公关总监。对于企业CEO 来说,本书也是一本了解品牌、熟悉传播的参考书。
 |  
         
          | 關於作者: |   
          | 闫跃龙 知名科技趋势评论人,资深互联网营销和公关专家,拥有超过17年的营销、公关和传播经验。曾任京东超市市场总经理、京东公关总监,IDG旗下《通讯世界》杂志总编,是815大战商超大战等知名电商传播战役的主要操盘手。现为玥珑传播创始人,腾讯、京东、华为等公司的战略传播咨询顾问。
 |  
         
          | 目錄: |   
          | 1 做传播就是贴标签 1.引子
 2.什么是标签
 3.标签思维为何大行其道
 2 标签传播的核心:用户的认知管理
 1.标签传播的本质
 2.标签传播的内容:信息房方法论
 3.标签传播的渠道:一个体系和两个战场
 4.标签传播的行动
 3 用户为王: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
 1.企业视角vs 用户视角
 2.功能视角vs 情感视角
 3.品牌维度vs 产品维度
 4.让用户帮你策划
 5.做好内容,让用户帮你传播
 4 顾名思义:你的名字是流量入口
 1.正如其名
 2.说说Slogan 那些事
 3.吉祥物动物园
 5 平起平坐:和你的偶像强连接
 1.跨界的关联
 2.神奇的字母组合
 3.联合营销
 4.跨界的至高境界
 6 冲突卡位:撕是一种生产力
 1.冲突的力量
 2.以小打大
 3.站在正确的制高点之上
 4.内容为王
 5.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7 升维进化:降维打击的秘密
 1.天时:抓住未来
 2.地利:定位带来的专注
 3.人和:思维的升维
 4.第三条曲线
 5.屏的竞争故事
 8 娱乐无敌:娱乐是最好的传播催化剂
 1.娱乐就是传播的加速剂
 2.段子的魔力
 3.不妨轻松一点
 4.黑到深处自然红
 9 万物皆媒:一切皆媒体,话题皆传播
 1.邀请函即媒体
 2.产品即媒体
 3.万物皆媒体
 10 传播即运营:产品、整合、运营
 1.传播即产品
 2.产品即平台
 3.平台即运营
 11 撕掉标签:五大策略大揭秘
 1.扩展之矢
 2.老树新芽
 3.半杯水的智慧
 4.把水搅浑
 5.更名改姓
 6.画眉毛的故事
 12 化危为机:5S 原则与危机处理三策
 1.系统(System)原则
 2.态度(Sincerity)原则
 3.速度(Speed)原则
 4.解决方案(Solution)原则
 5.两个战场(Sided)原则
 6.危机处理三策
 13 B2B 传播之秘:四项基本原则
 1.贴标签
 2.树标杆
 3.结同盟
 4.B2B2C
 14 CEO 人设:网红CEO 如何炼成
 1.马云的教师
 2.雷军的厚道
 3.马斯克的钢铁侠
 4.周鸿祎的斗士
 5.接受记者采访的技巧
 6.小结
 后记 职场如商场
 |  
         
          | 內容試閱: |   
          | 推荐序 第一次见到闫跃龙,是2014 年我在GE 中国负责品牌公关时,请他从北京到上海给我的团队做一次电商环境的公关分享。作为当时的京东商城公关总监,他分享的眼花缭乱的促销玩法和互联网公关的新套路,让我们一群传统工业圈的公关人大开眼界,以至于后来,团队都不爱听我演讲了,他们说闫总讲得好。
 再后来我和跃龙竟不约而同地走了同一条路公关自由人。我们分别从服务了多年的大企业离开,建立了自己的自媒体 培训 企业咨询业务。我们同时在著名的职场技能线上培训平台好多课中开设了品牌公关课,还一起合作过几次线下培训课。我经常讲大半天危机公关的方法论,而他在最后两小时一竿子插到底,题目就叫互联网公关如何战斗。原本下午已经疲倦的学员,被闫老师精彩的案例和总结猛地捅醒,最后都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
 我和跃龙都是做传统媒体出身的,后来转行做了公关,在大企业历练,现在又做了公关自由人。我比他大十来岁,我的从业经历和个性让我的风格更偏传统,讲究战略图形的美感,列队出兵的阵容;跃龙则是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从小河游到大海的人,他深知这个行业灵活多变的传播手法。
 我和跃龙都一直在思考,公关人的终极职业目标是什么?除了大公司职务、财务自由等,公关人还能享受的状态是什么?
 我问跃龙,离开大公司自己做事情感受如何?
 他说最大的好处是自由,你有大量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在企业打工,你付出十分不一定得到十分,而为自己工作,付出和得到的东西能看得特别清楚。
 跃龙60%的时间在做自己的闫跃龙自媒体,专注互联网、通信和有关行业的观察;30%的时间在为企业做传播顾问;10%的时间在为企业做培训。
 他每周要在自媒体上更新4~5 篇稿件,其中包括客户委托的营销稿。他2017 年离开京东,我让他统计一下2018 年写了多少字,他算了算,平时的文章,加上这本20 多万字的书,2018 年一共写了100 多万字。
 多数人达不到这样的勤奋,包括我这样号称很能写的人。我更想问他的是,什么样的职场人,什么样的公关人,适合你现在这种自我经营的模式?
 闫跃龙说:核心的问题是建立你个人的超级标签,也就是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超级个体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
 10 多年前的博客时代,他是《通讯世界》主编,也是一个行业的知名博主,笔耕不止。但是平台与内容创造者的权益过于不对等,平台给你推,你才有流量。如今,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对内容创造者的赋能非常大,让你可以在平台完成创作、分发、粉丝互动、变现这一套完整的商业流程。
 虽然这样的大环境早就有了,但是个人迈出这一步其实也是挺难的。我问跃龙有什么担心,他说担心这种模式不是模式,没有税后收入,做一点事,挣一点钱;不做事,或者遇到瓶颈,事情做不好了,就一定会紧张。
 闫跃龙写过一篇在网上很流行的文章《致大公司工作3 年以上的人:恭喜你,正在成为废人》,他话说得挺狠:你就是一颗螺丝钉,你这颗螺丝钉只能安装在这一台机器上,离了这个机器,你一事无成,你要从螺丝钉变成一个U 盘。
 这种观点我们在其他扎心式自媒体的文章里也看过,我更关注的是螺丝钉和U 盘这个说法。他说,真正有能力的人,都具有超级标签,他们会像U 盘一样,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经验都留在上面,随便插到哪个电脑上,都能读写和运转。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培养一种将知识和技能在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之外运用的能力。
 同样,超级标签也不是你一开始拼命贴就能贴上的,而是在你不断地学习、思考和体验的过程中完成的。
 有一位互联网创业家的公司遇到了一点挑战,他在思考品牌和口碑有什么区别,他说这个问题把很多做公关的人都问倒了,可是他觉得明明是很简单的问题。
 我说品牌就是你想成为什么,再加上别人怎么看你(口碑)。
 媒体圈的朋友说,现在记者出去亮牌子,都爱用资深媒体人这个标签。同样,资深与否,看你做过多少年,写出过多少好稿子,也在于你的读者,你的同行是不是认可你的资深。
 我和跃龙在公关圈有时也被贴上资深大咖这样的标签,其实我们知道,你给自己贴的标签是否合适,还要看这个标签在用户的眼中能不能亮起来。
 我很欣慰地看到,跃龙现在用超级标签这个主线,把他这些年对互联网和商业的观察,从品牌公关的角度做了总结和梳理,里面收集的精彩案例,公关大战背后的商业故事,对我们公关从业者而言很有参考意义。
 我希望跃龙能继续观察和总结,进一步丰富这套方法论的底层逻辑,让品牌公关这个行业为时代进步提供更大的价值,也为同行年轻人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跃龙,用自己的作品,帮助品牌公关群体记录下这些珍贵的资料,将那些零散的思维、方法整理成理论,并让行业的未来逐渐地清晰起来。
 李国威(姐夫李)
 知名公关和媒体人,闻远达诚管理咨询创始人
 
 自序
 
 2017 年,我正好四十岁,决定从京东离职。彼时,很多人不理解,说你带着60 多人的大团队,各种项目做得风生水起,为什么要离开?
 他们又岂能知道,我的内心早就澎湃不已。现在已经是超级个体的新时代,谁不想出来闯一闯,自己做一个弄潮儿呢?
 就拿自媒体来说,对于个体而言,以前从未有过如此好的时代。17 年前,我就是通信行业的知名博主、行业大V,但实际上却名不副实,因为那时全靠第三方平台,作者和粉丝无法直接连接。第三方平台推你,你的文章阅读量就高;它不推你,你的文章就根本没有什么阅读量。那时候读你文章的人,叫作读者,而不是粉丝。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微信的出现,个体开始迅速崛起。微信等平台提供了诸多赋能的工具,让个体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去连接粉丝,从而脱颖而出。
 但从个体到超级个体,能脱颖而出的前提是你必须有一技之长。
 举个简单的例子,滴滴出行正火的时候,很多出租公司受到冲击,但是对于司机这样的个体来说,却是机会,因为他们有一技之长:开车。
 还有,当社交电商火爆的时候,人人都能赚钱的时代并没有如期而来,反而是代购宝妈这些群体搞得风生水起,因为他们已经在自己的社交圈中积累起了相当数量的粉丝。
 所谓的一技之长,具体来说,就是你必须要有差异化的优势,而且能持续深耕,形成自己的特色。
 这就是超级标签。
 每一个牛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超级标签,而你要想成为牛人,也必须如此。
 这也是我决心离开公司,自己创业的原因所在。我坚信,我有这样的超级标签,我希望在实战中检验、实践这样的超级标签。
 说起我的经历,实在有些独特。我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学的是热物理,毕业后去了IDG 旗下的《通讯世界》杂志社,从记者一路做到总编,然后在公关公司干了四年,在2012 年加入京东,先是做公关,然后做新媒体营销,直到后来在消费品事业部做市场部总经理。
 看起来,我的经历是不断的变,首先是行业之变,从热物理到通信再到电商;其次是领域之变,从媒体到公关再到营销;最后是角色之变,从记者到公关人再到企业部门负责人。由此可知,我经历了营销传播的整个链条,包括了上、中、下游的所有环节。
 但实际上,又是不变的。无论怎么变,我做的都是传播,形成的是传播专家这个标签。在做记者时,我在传播新闻事实;在4A 公司时,我在帮客户进行传播;在电商企业时,我在做电商业务的传播。
 更重要的是,我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超级标签的力量所在。用户为什么选择这个品牌,而不选择那个品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品牌已经在用户心智中树立起了一个正确的超级标签。
 而且,企业和人在这方面是一致的。我在企业时曾经面试过不少人,深刻感受到,不少的候选人没有超级标签的思维。他们不断地跳槽,结果让自己的身上贴着数不清的标签,而每一个标签都很弱,根本够不上超级。就像挖井,每一口井都挖得很浅,可能有的马上就要挖到水了,他们却半途而废。
 超级标签是一种思维方式。俗话说,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这么多年,我渐渐意识到,思维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细节工作做得再多,都有可能偏离主航道。即使你再努力,但这种努力也对你的职业和人生成长帮助不大。
 在本书中,我希望将一些重要的思维方式介绍给大家。
 比如,用户思维就是很重要的思维方式。什么是用户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新营销和传统营销最大的区别就是用户思维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多发挥用户的力量,让用户帮你策划,让用户帮你传播。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超级标签是一种思维方式,要建立超级标签,同样需要思维方式的变革。在本书中,介绍了很多类似的思维方式。因为我坚信,思维方式的变革,比起学到一些简单的技巧更有价值。
 从行为方式的创新到思维方式的创新,就是一种思维方式:升维。正如刘慈欣在《三体》里面所说,不同维度的生物之间,有巨大的能力差异,就像人类和蚂蚁一样。
 在传播中,升维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本质上是从当下的做法中跳出来,从更高的维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树立一个更高维度的超级标签。
 这些思维方式的创新,不仅仅用于传播,也用于商业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来说,也极具启发性。
 我在研究传播的同时,也在做自媒体。有了超级标签的诸多新思维方式之后,我看一个公司、参加一场活动,自己也会有新的思考和洞察。
 诚然,在这个时代,对企业来说,传播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流量越来越昂贵,对用户的时间争夺也越来越激烈。对个体来说,要想脱颖而出也越来越困难。这个时候,更要有超级标签的思维方式。无论是企业品牌塑造,还是个人职业发展,从一开始就要进行超级标签的设计,而且要进行持续的强化。
 希望本书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以上,是为序也。
 闫跃龙
 2019 年3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