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140.8

《
壹卷Yebook——《正义论》导读(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90.2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327.8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96.8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184.8

《
去看看!我们的世界自然遗产(全5册)
》
售價:HK$
105.6

《
爱丁堡古罗马史(上辑1-4卷)
》
售價:HK$
306.7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人权法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人权基本理论与具体人权制度,涉及自由权、平等权、民主权、工作权、生存权、受教育权和特殊人权等方面,并从国内、联合国和区域性三个层面对人权保护机制予以阐述,重点体现了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与发展趋势。
|
| 內容簡介: |
《人权法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人权基本理论与具体人权制度,涉及自由权、平等权、民主权、工作权、生存权、受教育权和特殊人权等方面,并从国内、联合国和区域性三个层面对人权保护机制予以阐述,重点体现了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与发展趋势。其具体特点如下: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1.定位科学。在法学体系中,人权法虽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但缺乏一个针对法学本科与非法学的通识教育知识体系。因此,学习和研究人权法,必须将人权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法律规范和法律实务这四个层次的知识统一起来,既要注重对人权法现象的学理表述,也需要对人权法观念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辩,深刻地研究人权法基本原理所支持的理论。但是,知识具有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针对不同的对象应按照知识的不同层次要求来实施教学。就人权法学的本科教学而言,主要应当注重人权法学的基本原理和规范分析,即向学生提供一个人权法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思维模式,并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权法是什么、怎样适用。本教材书正是基于这样的定位,主要针对本科生的教学与人权通识教育而编写。
2.体系创新。本书主要从理念与原理的层面,按照人权法内在的逻辑结构与理论体系,对人权法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分析。同时,本书能够及时反映人权法发展的最新变化和人权法学理论研究的最新国际动态,在批判吸收国内外人权法各种流派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法学理论体系框架与知识结构。《人权法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人权基本理论与具体人权制度,涉及自由权、平等权、民主权、工作权、生存权、受教育权和特殊人权等方面,并从国内、联合国和区域性三个层面对人权保护机制予以阐述,重点体现了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与发展趋势。其具体特点如下:
1.定位科学。在法学体系中,人权法虽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但缺乏一个针对法学本科与非法学的通识教育知识体系。因此,学习和研究人权法,必须将人权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法律规范和法律实务这四个层次的知识统一起来,既要注重对人权法现象的学理表述,也需要对人权法观念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辩,深刻地研究人权法基本原理所支持的理论。但是,知识具有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针对不同的对象应按照知识的不同层次要求来实施教学。就人权法学的本科教学而言,主要应当注重人权法学的基本原理和规范分析,即向学生提供一个人权法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思维模式,并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权法是什么、怎样适用。本教材书正是基于这样的定位,主要针对本科生的教学与人权通识教育而编写。
2.体系创新。本书主要从理念与原理的层面,按照人权法内在的逻辑结构与理论体系,对人权法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分析。同时,本书能够及时反映人权法发展的最新变化和人权法学理论研究的最新国际动态,在批判吸收国内外人权法各种流派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法学理论体系框架与知识结构。
3.体例新颖。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尤其是体现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案例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本书在体例上突破传统教材的编写体例,针对本专业教学的需要,结合教学实践,每章除正文内容外,增加课外相关资料,力求成为一本体例结构新颖、注重启发学生思维、知识含量大的教科书,更好地体现教材的时代感及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
| 關於作者: |
|
龚向和,法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东南大学人权法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人权法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以及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在《中国法学》《法律科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共80余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合著等著作及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