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63.8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253.0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262.9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657.8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173.8
 
  《 
			幸福教室的密码: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行走与思考
			》
 售價:HK$ 
			66.0
 
  《 
			牙齿磨损 第3版
			》
 售價:HK$ 
			327.8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140.8
 
 
 | 
         
          | 編輯推薦: |   
          | 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的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春节民俗(春节期间集体仪式)进行田野调查和分析研究。 |  
         
          | 內容簡介: |   
          | 春节不仅是中国一宗巨大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保护、展示春节文化是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在为世界传承文化。春节,犹如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永恒明灯,以其独特的光芒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本书用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描述和分析了山东某一村庄的新年期间的集体仪式的变迁过程,以及变迁的途径、动力。 |  
         
          | 關於作者: |   
          | 张岳,男,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民族社会学。近年来先后发表《选择性建构:国家、市场和主体行动互动下的文化身份与认同》《文化嵌入的神圣性分析维度》《族裔经济理论:研究脉络、问题取向及借鉴意义》等论文,出版教材《文化学概论》,主持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族群经济的中国经验一项。 |  
         
          | 目錄: |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传统传统的与传统性
 第二节现代性概念及其理论
 第三节年或春节:时间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
 第四节仪式与变迁
 第二章原村社区
 第一节自然环境、生计方式和村中人
 第二节家、分家与弱化的宗族
 第三节囿于一村之内的、纯粹的民间组织
 第四节身边的国家及其人格化
 第五节社区中的舆论系统
 第三章走出地方性:流动、信息与眼界
 第一节流动、生活半径和社会交往
 第二节电视、网络以及其他信息渠道
 第三节指向外界的、现在时间的眼界
 第四章原村春节仪式及其变迁
 第一节以村庄为单位的集体仪式
 第二节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仪式
 第三节跨村庄的春节仪式
 第五章春节仪式变迁的原因
 第一节原村春节意义与外在形式的变化
 第二节变迁原因:身边的国家、市场与社会
 第六章春节仪式的变迁趋势
 第一节春节与文化遗失
 第二节春节可能的变迁趋势
 |  
         
          | 內容試閱: |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时间流逝不仅仅会造成个体生命层次上的消亡与更替,还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如文化传承与文化危机、文化遗产保护、人口老龄化、代沟,等等。也就是说,人类社会不得不解决由于时间流逝和世代更替而造成的知识、规范、秩序等方面的断裂、更新与传承问题。 传统即是人类社会应对这些社会问题而自然产生的一种方法。从本质上说,传统是在时间流逝和人类社会世代更替中出现的一种被传承的客体,同时也是解决传承问题的一种方式。所以,传统既是一种具有一定客观性的、被传承之物,也是一种解决传承问题的方法。通过传承传统,人们能够在客观上部分地传承过去的知识、规范和秩序,在主观上将自己与过去联系在一起。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人们在客观上传承了过去的胜迹、羊公碑以及关于羊祜的知识,同时也将自己与过去联系在一起,所以才会有与过去的前辈相对的我辈自称以及读罢泪沾襟的举动。
 但是,传统从整体上被人们意识到,传统的传承成为一个问题或被问题化,乃是近代社会才出现的现象。在近代以前,传统的传承几乎是不证自明、不言而喻的,人们多秉承着实质性传统的态度,赞赏过去的成就和智慧以及深深渗透着传统的制度,并且希望把世传的范型看作是有效指导[1]。虽然并不能说近代以前的社会是被传统完全统治的社会,但在近代以前的社会中,人们的知识与态度之来自于传统的程度,以及社会秩序受传统支配的程度,是大大高于近代以来的社会的,至少在后者中,兴起了更多的反传统主义思想,例如科学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进步主义、无政府主义、虚无主义,等等[2]。但也是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传统在受到更多的责难、批判和背叛的同时,也受到更多的有意识地关注、拥护与践行,人们更迫切地希望从传统中吸取营养、获得能量,以应对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1](美)E.希尔斯:《论传统》, 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7页。
 [2] (美)E.希尔斯:《论传统》, 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09-318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