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64.9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65.8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173.8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53.9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140.8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217.8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86.9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作者集著名作家和商界名家于一身,有着丰富的创业人生经验,以作者亲身经历为线索,记述温州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与事,通过对温州地域文化、历史传承的梳理,揭示中国的犹太人温州人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不是只会做生意没有文化。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没文化照样挣大钱,这是一个时代的错误观念,也是社会转型时期的非常现象,是高学历者的心痛点。温州商人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受教育机会,但温州地域文化浸染着每一个温州人的灵魂。本书加以详细阐述,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给读者以深刻的鼓舞。
 同时,本书有许多商道秘笈的描写,也给读者以启发。
 |  
         
          | 關於作者: |   
          | 吴明华,温州人,1942年出生。曾任温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青年》杂志副主编等。1992年下海经商,创办了多家制造型企业、四星级大酒店、中西医结合医院、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务连锁旅店集团等。在温州被称为温州最有钱的文化人,最有文化的有钱人。 |  
         
          | 目錄: |   
          | 第一章 温州人与众不同的群体个性 温州地理的人文解读  001
 解读温州人的密码  001
 三面环山一面朝海  003
 瓯中的世外桃源  004
 金瓯无缺有代价  006
 瓯地让温州人吃尽了苦头  008
 温州人与众不同的群体个性  011
 
 第二章 从瓯越到温州
 温州的建制沿革  012
 前温州期东瓯国的建立  012
 东瓯国的背影  014
 风水大师郭璞温州最早的城市规划师  015
 人文鼎盛的黄金百年  016
 天地人和置温州  018
 南宋天子脚下温州人  020
 人口从91万到19 万  022
 从对外通商到改革开放  023
 
 第三章 说点温州话的故事  026
 奇怪的表彰会  026
 思思、此此、次次四  027
 瓯语的归属  030
 说点温州话的故事  032
 
 第四章 火线、前线和黑线
 温州人的风雨历程  037
 风声鹤唳的前线  037
 苦涩的台湾糖  040
 二叔,跨越海峡的悲情人生  041
 前线的后果  043
 火线的延伸  044
 黑线的由来  047
 黑线的代价  049
 黑线阴影笼罩下的动荡  051
 在黑线阴影下艰难求生  052
 
 第五章 也谈温州模式  058
 潘多拉的盒子还是改革的样板  058
 包产到户:第一个吃螃蟹的是温州人  065
 温州模式的前宏期  069
 在磨难中成长的温州模式  072
 重振温州经济的闯新  076
 
 第六章 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吗  079
 犹太人是苦难的代名词  079
 东西南北温州人  084
 温州人的海洋性  086
 在海外落地生根的温州人  092
 
 第七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无温不成商  096
 宁波与温州,谁更厉害  096
 温州人是逼出来的  103
 无温不成商  105
 
 第八章 大哥与小弟
 上海与温州人的关系  112
 上海与温州  112
 迭格温州赤佬  114
 又爱又恨上海人  117
 上海大哥与温州小弟  118
 敢闯正是历史上上海人的品质  122
 
 第九章 做官的温州人  124
 温州人何时开始进入官场  124
 为官的温州人  126
 另类当官人  133
 
 第十章 公仆难当即下海
 温州的干部  140
 还真有点公仆的味道  140
 合则干不合则走  143
 
 第十一章 有恒产者也有恒心
 温州的文人  147
 温州文化的启蒙  147
 温州文化之先驱  148
 温州文人之武  155
 文理并重现代温州文化人  156
 论语别裁与南怀瑾先生  160
 现代温州文化人的文武之道  166
 
 第十二章 十个温州人九个是老板
 温州的老板(一)  171
 喜欢给自己打工的温州人  171
 民兵、集团军和多国部队各式的温州老板  176
 游兵散勇与鲶鱼效应也说温州炒房团  179
 
 第十三章 也说白手起家
 温州的老板(二)  185
 历史上的温州老板  185
 温州的华侨老板  193
 
 第十四章 还是胆大包天
 温州的老板(三)  204
 胆大包天与胆大包地  204
 鞋佬及其他  211
 小镇里这一批大老板  216
 
 第十五章 敢想还有敢做
 温州的老板(四)  221
 做官不如做生意  221
 好汉不赚有数的钱  224
 总统替我做广告  227
 伴娘也有出嫁时  229
 
 第十六章 男人不武 女人不爱
 温州的男人  233
 男人不武,女人不爱  233
 温州的男人不浪漫  239
 
 第十七章 娇小玲珑 刚柔并济
 温州的女人  242
 养在深闺人未识  242
 温州的男女关系  251
 
 第十八章 温州总是走在时尚的前头
 穿在温州  254
 穿在温州,引领时尚  254
 在一个啤酒瓶与三个啤酒瓶之间  255
 温州总是走在时尚的前头  258
 温州有没有小资  263
 
 第十九章 天下瓯菜最可口
 食在温州  265
 酒老隆,走广东  265
 还是瓯菜好  268
 
 第二十章 跟风走一回
 玩在温州  272
 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秆当吹箫  272
 跟风走一回  277
 
 第二十一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陋一陋温州和温州人  281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281
 百年之计在于树人  285
 
 后 记  293
 |  
         
          | 內容試閱: |   
          | 序 经常有各地的朋友来到温州拜访吴明华先生,谈及温州的情况,普遍对温州人的经商之道感兴趣。有人总结出温州人的商道秘笈,明华先生看了觉得这些道理全国各地的人都懂,只是温州人做到了极致,这些理念温州人似乎与生俱来无师自通,在言谈举止间、在行动中自然流露,而作为地域文化特征早已融入了温州人的灵魂。
 要说究竟,就要追溯温州的历史、温州的地理人文和文化传承。然而,讲述温州的文章书籍又是很多的,文学家的作品多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抒写;专家学者的文章,更多地注意政治、经济方面;官员的文字多注重实践的探索;记者的新闻报道,着笔于一时一事之印象
 温州长期以来就是一个偏远闭塞之地。温州话之独特难懂,就是因为长期以来与外界交流之阻隔。然而,天地造化,历史上的温州亦有文化大发展时期,温州文化自成一体,显著异于其他地区。温州乃至浙江以外的人撰写涉及温州人的许多文字,对温州地域文化特征失于把握准确,温州人读了反而觉得不接温州的地气,更多的大约是作者自身的感受和经验反映。
 温州位于东南一隅,三面大山一面临海,山海屏障,使得温州少受战火波及,历史上亦曾为中原南迁之世外桃源,在此与沿海北上之先民融合,给蛮荒的古代温州带来了先进文化。故而千百年来,中原文化在中原地区历经沧桑,而于温州在保持本色基础上有长足发展。
 南宋建都临安(杭州),天子脚下温州人迎来了大发展机遇。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阶段,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荣发达的区域。温州在文化大发展的同时,走出大批学子,他们为后世的温州人树立了标杆。同时还诞生了以本土学者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行实事,有实功,亦称事功学派功利学派,在当时思想界引起巨大反响,对后来中国的学术思想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深切影响着温州(浙南)地区后世思想和社会发展。今日温州之成就,都可以找到前因后果的联系。崛起于改革开放的温州,当初十万大军闯天下,他们大多是出身草根、洗脚上岸的农民,读书不多。这可能是温州人给国人的最早印象。而后的温州亦以工商业闻名,温州人走遍全国、走向世界亦以善于经商著名,但温州少有文化事业之巨制。这样就给国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温州人会做生意没文化。当代温州相比于文化繁荣的城市,文化氛围并不浓厚。实际上,温州商业氛围的浓厚遮蔽了一个真相:温州是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颇具个性的城市,无论历史上还是当代,温州都是一个学风甚盛、人材辈出、传统文化传承未曾中断的地区。
 与其说温州人理念有多先进,毋宁说温州人有多传统。恰恰是这一点成为温州人在改革开放之初闯世界之利器。人们发现,温州人文化不高,但很有人情味。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国学大热,昭示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国学立身处世之道为国人所推崇,然而,温州人早已抢得先机,勇立潮头。
 与温州人有过往来的人都有体会,温州人特别客气,凡事为对方考虑,很给面子。聚会抢着付钱,并不是因为温州人有钱;温州人灵活包容,不是因为温州人没有原则底线。温州人是一个多面体:自力更生、团结合作、四海为家、敢于冒险、灵活创新、精于创业;温州人开放而又传统、自主而又抱团、变通而又执著。如果说这些都是宏观概括,那么这本书就是以民间角度以作者在温州,历经几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得来诠释温州人,他们是亲切的、平和的,就在我们的周围,似我们的邻里兄长,所以这本书是温暖的、能触摸和有情怀的,能让你感知温州和温州人,对你而言也许是陌生的熟悉,也许还有与你想象中的出入;温州人既不神秘也不另类,他们只是温州这个地方的人,因山水滋养而有所不同。这本书,在外的温州人读来,也许能给他带去几分乡愁;在本地的温州人读来,可以品味乡土文化的醇厚。
 明华先生当过工人、军人、教师和干部,经历丰富。青年时期开始发表作品,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下海经商,经商二十多年创造了一个个商界传奇。在温州被誉为温州最有钱的文化人,温州最有文化的有钱人。
 明华先生的父亲为工厂技师,母亲为小学教员,兄妹 4 人,其祖辈亦有家学渊源。青少年时期家中生活清苦,但传统家风气息浓厚,1983 年获全国妇联五好家庭称号。有感于世人对于温州的关注,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出版了著作《遥望温州》,对温州地域文化的思考遂成兴趣。
 明华先生虽书生意气,但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创办过多家制造型的小工厂、一家中西医结合医院、一家四星级酒店、连锁旅店、房地产业等, 成就卓著。所有投资,几无失察。相比于前期成功后来投资失利的许多朋友,明华先生善于省察成功之究竟,审时度势。事业成功还得益于道德操守,得益于长期读书、精于实践形成的大格局和历史观。明华先生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唱歌跳舞,唯有读书和运动不可辜负,学以致用。偶尔有感而发,以为报纸写文章、为高校讲演以怡情。
 温州文人亦文亦商,然而事业宏大者不多。明华先生是一特例,值得探究。中国本土文化缺乏一种创业精神,儒家思想重在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不倡导向自然过度索取。文人经商亦多有羁绊。中国文明早熟,历史上也没有发生产业革命。温州的永嘉学派学说在历史上就显得特殊,在当代的影响也许可以从温州现象乃至温州文人普遍经商中得以体味,其他地方的文人群体如同温州者并不多见。
 温州是值得探究的,温州人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需要唤醒心灵深处的激情,认识你自己也需要有一种比较;温州人是值得交往的,温州人乐于成人之美,他们由衷赞叹勤奋进取的人。
 明华先生和一批温州学者亦是文化自觉者,有知人和自知之明,对温州文化亦有自知和卓见。本地知名文化学者沈克成先生,是明华先生青少年时代开始交往至今的挚友,可以说是温州的一位儒者。当年创业为自己的企业取名里仁,源自《论语里仁》: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家风熏陶,沈亚兄创办唯品会,其名亦有精义。
 在全国各地有 200 多万温州人,至 2018 年 11 月,在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成立异地温州商会 268 家,在海外的温州人当前有 68.8 万人。三个温州的说法,分别指本土温州、全国各地的温州人和海外的温州人。散居全国各地和海外的温州学人其占温州人比例也是很高的。各地商圈有唯温商马首是瞻的说法,盖因温州人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探索精神。温州本土作家彭文席先生六十多年前创作的寓言《小马过河》成为青少年必读经典,影响了几代人,还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走向世界。其中一句即为温州人精神的写照:河水既不像小松鼠说的那么深,也不像老牛伯伯说的那么浅。这是小马在亲身实践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与各地朋友闲说温州不失为一件有趣的事,与温州人探讨温州文化亦是一件人生快事。
 是为序。
 
 逸柏酒店集团 CEO 吴跃春
 戊戌年初冬于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