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588.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丛书)
			》
 售價:HK$ 
			85.8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47.1
 
 
 | 
         
          | 編輯推薦: |   
          | *这是一本将中国传统风雅之物茶与古典信笺相融合的文创产品! *登高寻茶、涉溪取水、对月品茗、抱庐听雪,写尽四时赏心乐事!
 *春赏海棠缠枝、夏观鱼戏莲间、秋有红叶铺地、冬见红豆缀雪,画得四季风物轮换!
 春和:为采枪芽缘溪上,素手汲泉试新茶;
 夏暑:拟把禅机消缛暑,新添绿盏赋清流;
 秋月:遥对月宫黄金桂,杯中岸骨生岩香;
 冬寒:日捧红泥烹老茶,晚来新雪抱炉听
 将饮茶与四时变化相联系,是本书的独创。作者在《新釜烹茶待雪来》一篇中指出:中国文人讲茶从来不是单独的茶叶、茶器、茶艺,或是单纯的静以养生,而是融入了饮茶人对自然运转、四时变化的理解,吸取着天地的精华。故而说喝茶,品的是功夫,饮的却是境界了!古来多少茶人为饮茶,汲好水、配好器、入好室、待好时、造好境,如徐青藤所谓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寒宵兀坐、宜松风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鲜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装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
 故而作者选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衬茶人心中的广阔的意境,带领读者于初冬添新釜、待新雪;于阳春涉溪远足、携团试水;于处暑深山访友,烹一壶共话禅机;于中秋松林月下,邀明月入得盏来!
 |  
         
          | 內容簡介: |   
          | 四时风物笺是一套将中国传统风雅之物与古典信笺相融合的文创类图书,每册分为散文与信笺两部分。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散文部分:每册拟一风雅之物为题,以四十余篇抒情短文写四时风物情怀、赏心乐事、点滴感触,以供读者在冗繁的工作学习之余,随作者一道,或于春日登高寻泉、或在冬季抱庐听雪,皆可暂得舒缓、聊以解忧。
 信笺部分:仿照中国古代信笺样式留白,以水彩技法绘四时景物变换,可供书写。
 其中《茶》一书,分为春和、夏暑、秋月、冬寒四个章节,写茶人四季饮茶雅事与妙法,读者可随作者一道于春日清和之时,登高寻茶、涉溪取水;于夏暑难耐之季,平心静气,解禅茶机密;于秋日朗月之下,对月品茗,识茶香茶趣;于冬日严寒之中,抱庐烹茶,览前人雅集无论是由生活中点滴小事积累而来的人生感悟,还是对中国传统人文情怀的感怀与思考,或多或少都会触动茶人那一根敏感的心弦。以物喜、因物悲,随四时转化,人心情绪的波动,变换食茶与识茶的雅趣,方是茶人之乐。
 |  
         
          | 關於作者: |   
          | 朱佳,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学硕士。以中国古典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为主要研究方向。曾著有《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之《敖汉粟源》等。 作为一名资深茶客,作者在本书中自嘲道:以至于每与友人讲起我与茶的缘分,总免不了打趣说这二十几年来已不知喝秃几座茶山了同时,因丛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缘故,作者蹭到杭州西湖龙井茶区、潮州凤凰单丛茶区采风,对茶有着超乎寻常的痴迷和特殊解读。
 |  
         
          | 目錄: |   
          | 序 新釜烹茶待雪来 001 春和:为采枪芽缘溪上,素手汲泉试新茶 001
 春雨如期催急递 003
 云山雾泽采茶去 007
 枪旗未展露华鲜 011
 试向龙井寻茶踪 015
 金鼎攒得豆花香 019
 惜取新芽旋摘煎 023
 愧君千里分滋味 027
 林崖原自生奇香 031
 拄杖寻源试老泉 035
 为有源头活水来 039
 夏暑:拟把禅机消缛暑,新添绿盏赋清流 043
 且烹惊雷听落雨 045
 玉泉潭影月光白 049
 梦入通明不夜天 053
 径山禅院数丛茶 057
 万偈不如吃茶去 061
 曾下竟陵城下来 067
 情思爽朗满天地 073
 何处得我清净所 079
 荷花淀里小舟横 085
 金汤玉粒梅子香 091
 秋月:遥对月宫黄金桂,杯中岸骨生岩香 095
 满城桂雨识茶香 097
 龙团凤饼共月明 103
 前丁后蔡相笼加 109
 沸涛击雪云脚散 115
 生成盏里水丹青 121
 油滴兔毫不足贵 125
 长醉十里凤凰林 131
 碧痕裂作金丝盏 135
 柴痕灰落复自然 139
 妙手仍需赖天成 145
 冬寒:日捧红泥烹老茶,晚来新雪抱炉听 151
 冬风饮雪夜来香 153
 枝上松露梅上雪 157
 红唇舌底生梅香 161
 列作人间第一香 165
 但恨无缘识兰雪 173
 一盏油花飘香乳 179
 堆雪作盏和泥烧 183
 却将一叶作千舟 187
 豆蔻煎水莫分茶 191
 此事还需费功夫 1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