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249.7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85.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 內容簡介: |   
          | 走近林徽因,仿佛可以看到一袭白衣的女子,立在柳下花前,看世景流转。林徽因是上个世纪的传奇,令人怀念的民国女子,她的名字如她的人一样,传至今天,仍为众人所称道。听她的故事,读她的诗,念她的文,怀念她的容颜,追随她的声音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品读为爱而流转的旷世才与情,感悟民国一代才女的传奇人生。 |  
         
          | 目錄: |   
          | 上篇: 林徽因文集
 
 一身诗意千寻瀑
 诗歌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八月的忧愁
 秋天,这秋天
 情 愿
 雨后天
 静 坐
 那一晚
 忆
 一首桃花
 莲 灯
 深 笑
 激 昂
 病中杂诗
 小诗(一)
 小诗(二)
 恶劣的心绪
 写给我的大姊
 一 天
 对残枝
 对北门街园子
 十一月的小村
 忧 郁
 山中一个夏夜
 微 光
 别丢掉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风 筝
 前 后
 去 春
 仍 然
 记 忆
 无 题
 时 间
 孤 岛
 展 缓
 人 生
 六点钟在下午
 昼 梦
 笑
 深夜里听到乐声
 年 关
 灵 感
 吊玮德
 静 院
 过杨柳
 空想(外四章)
 你来了
 九一八闲走
 藤花前
 旅途中
 红叶里的信念
 一串疯话
 给秋天
 十月独行
 冥 思
 除夕看花
 中夜钟声
 城楼上
 古城春景
 古城黄昏
 桥
 山 中
 黄昏过泰山
 题剔空菩提叶
 昆明即景
 一 茶 铺
 二 小 楼
 哭三弟恒
 月在花飞处
 散文
 悼志摩
 一片阳光
 彼 此
 窗子以外
 蛛丝和梅花
 惟其是脆嫩
 山西通信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纤纤文中有风骨
 小说
 钟 绿
 吉 公
 文 珍
 绣 绣
 情深怕说当时事
 书信
 致沈从文
 致梁思成
 致金岳霖
 下篇:
 林徽因传
 梦回江南烟雨中
 徽音,徽因
 庭院深深深几许
 蔡官巷
 一辈子的心结
 林家有女初长成
 父女和知己
 栀子花开
 欧洲之旅
 与建筑结缘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执子之手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一生挚爱一生等待
 诟 病
 光芒初绽
 新 月
 苍松竹梅三友图
 绮色佳的枫情
 筑梦宾大
 我愿意
 罗曼归途
 白山黑水
 应聘东北大学
 新风气
 第一件设计作品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花海记忆
 香山静养
 杏花云的期盼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生死两茫茫
 轰然倒塌的天空
 不带走一片云彩
 飞往天堂的战机
 哭三弟恒
 男人和女人
 邂 逅
 至 交
 妇女的敌人
 太太客厅和慈慧殿三号
 与冰心的龃龉
 颠沛流离
 九死一生
 沅陵梦醒
 昆明艰难
 竹林深处
 何处是归程
 悲喜交加
 重返春城
 故都惊梦
 新生与弥留
 山雨欲来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附 录
 徐志摩致林徽因的信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诗
 偶 然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你 去
 林徽因年表
 |  
         
          | 內容試閱: |   
          | 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仍旧定格在回眸的瞬间。 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安稳的岁月静思。
 她走过北平的晨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
 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殿,虔诚晚祷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
 她和学界泰斗金岳霖的情谊被赞为人与人关系臻于最美最崇高的境界。
 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机智幽默的谈吐,优雅迷人的气质;她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她是一个让人神魂颠倒的情人,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朋友,更是一个可以患难与共的妻子;她对任何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都会兴奋她,就是中国近百年的文化史上才貌双全的,集佳话、传奇、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
 林徽因,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父亲林长民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1904 年,林徽因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8 岁,移居上海。1916 年,举家迁往北京,就读于北京培华女中。1920 年4 月,随父亲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翌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1923 年,开始参加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的新月社的文艺活动。1924 年6 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由于当时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她改入该校美术学院,而主要仍选修建筑系的课程。1927 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 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8 月,夫妻偕同回国。从1930 年到1945 年,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 个省,200 多个县,考察测绘各地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1949 年后,林徽因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及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以及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纹饰和浮雕图案的设计,并抢救和改造了传统景泰蓝工艺,为民族及国家作出了莫大的贡献。1955 年春,严重的肺病过早地结束了林徽因的生命。挚友金岳霖上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可谓对这位才女恰如其分的赞誉。
 林徽因的一生,是充满创造的一生。她不仅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和建筑学研究相比,虽然文学创作只是她偶然为之,却字字珠玑,其造诣并不亚于当时的许多名家圣手,在我国现代文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优越的地位和优裕的生活使她有条件把文学真正作为独立而自由的人生与艺术理想,从而成为天然的为艺术而艺术派。她的作品,既有严谨的科学内涵,又充满了诗情画意,把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结合得浑然天成。
 她是一位极富人格魅力和文学才华的杰出女性,她那开阔的胸襟、绝顶的聪明、出众的才华和丰富的阅历,磨砺汇集成一股内在的精神气质,从她身上透出的才气、美质与她的人生一样,都为世人所仰叹。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颜色,遗世独立、一缕诗魂,纯然为了美与爱而生;她温婉清逸,犹如一颗珍贵的珠玉,暗自发出无人能及的光彩;她就像一枝出水的白莲,带着浓浓的暖意迎风摇曳
 走近林徽因,仿佛可以看到一袭白衣的女子,立在柳下花前,看世景流转。林徽因是上个世纪的传奇,最令人怀念的民国女子,她的名字如她的人一样,传至今天,仍为众人所称道。听她的故事,读她的诗,念她的文,怀念她的容颜,追随她的声音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品读为爱而流转的旷世才与情,感悟民国一代才女的传奇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