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山河在:一部鲜活的抗战史(1931—1945)
			》 
			 售價:HK$ 
			269.0
			 
			 
	
			  
			《 
			《庄子》中的100个哲理故事
			》 
			 售價:HK$ 
			92.0
			 
			 
	
			  
			《 
			极限聊斋:王蒙神侃《聊斋》(精装珍藏版)
			》 
			 售價:HK$ 
			93.2
			 
			 
	
			  
			《 
			2025-2028帆船竞赛规则
			》 
			 售價:HK$ 
			115.6
			 
			 
	
			  
			《 
			华章大历史042——帝国的骨架:先秦、秦汉地缘政治结构变迁大势
			》 
			 售價:HK$ 
			115.6
			 
			 
	
			  
			《 
			香遇中国:中华香史五千年
			》 
			 售價:HK$ 
			127.4
			 
			 
	
			  
			《 
			见字如面:奏折里的雍正
			》 
			 售價:HK$ 
			75.9
			 
			 
	
			  
			《 
			经纬度丛书·亚历山大帝国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中国好书《小楼与大师:科学殿堂的人和事》的同系列新书
 ◆吴大猷科普奖金签奖获得者卢昌海的新作
 ◆科学并不等于正确,而是意味着可以质疑,这正是科学的精髓所在
 ◆卢昌海的文字的阅读快感一如既往
           | 
         
       
      
      
      
      
         
          | 內容簡介: | 
         
         
           
            这是继《小楼与大师:科学殿堂的人和事》和《因为星星在那里:科学殿堂的砖与瓦》之后的第三本同系列科普书,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泡利一生中犯过哪些重要的错误?尚无定论的诸如宇宙常数、追寻引力的量子理论等前沿探索,相对于主线这些可能是波折,是花絮。但也许会成为未来主线的源头。科学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本书看似花絮的内容,却蕴含着科学上更多的可能性,对于读者的知识架构的补充大有裨益。
 在科学思维上,读完此书,你也许对这段话理解更深科学一直是犯着错误,不断纠正着错误才走到今天的,永远正确绝不是科学的特征相反,假如有什么东西标榜自己永远正确,那倒是*鲜明不过的指标,表明它绝不是科学。质疑和批评的科学精神也是科学发展的源动力。
           | 
         
       
      
      
      
         
          | 關於作者: | 
         
         
           
            卢昌海,出生于杭州,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赴美留学,于200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目前旅居纽约。
 著有《那颗星星不在星图上:寻找太阳系的疆界》《上下百亿年:太阳的故事》《黎曼猜想漫谈》(获第七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原创类金签奖)、《从奇点到虫洞:广义相对论专题选讲》《小楼与大师:科学殿堂的人和事》(入选2014中国好书)、《因为星星在那里:科学殿堂的砖与瓦》《霍金的派对:从科学天地到数码时代》《经典行星的故事》等,并曾在《南方周末》《科学画报》《现代物理知识》《数学文化》(任特约撰稿人)等报纸、杂志上发表一百多篇科普及专业科普作品。
           | 
         
       
      
      
      
      
         
          | 目錄: 
           | 
         
         
           
            第一部分:数学
 无穷集合可以比较吗? 
 实数都是代数方程的根吗? 
 最少要多少次转动才能让魔方复原? 
 为什么说黎曼猜想是最重要的数学猜想? 
 为什么巴西的蝴蝶有可能引发德克萨斯的飓风? 
 第二部分:物理
 泡利的错误 
 1.引言
 2.泡利的第一次错误:电子自旋
 3.第一次错误的幕后花絮
 4.泡利的第二次错误:宇称守恒
 5.第二次错误的幕后花絮
 6.结语
 辐射单位简介
 子反常磁矩之谜
 1.引言
 2.有自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自旋进动
 3.自旋进动与反常磁矩
 4.子的产生衰变性质及实验思路
 5.实验技巧略谈
 6.实验结果概述
 7.理论计算经典电动力学
 8.理论计算相对论量子力学
 9.理论计算量子电动力学 
 10.理论计算电弱统一理论 
 11.理论计算量子色动力学
 12.并非尾声的尾声
 追寻引力的量子理论
 1.量子时代的流浪儿
 2.引力为什么要量子化? 
 3.黑洞熵的启示
 4.引力量子化的早期尝试
 5.圈量子引力
 6.超弦理论
 7.结语
 从对称性破缺到物质的起源
 1.从对称性自发破缺到质量的起源
 2.从夸克混合到物质的起源
 第三部分:天文
 开普勒定律与嫦娥之旅
 宇宙学常数、超对称及膜宇宙论
 1.宇宙学项与宇宙学常数
 2.暗物质
 3.暗能量
 4.零点能
 5.超对称
 6.膜宇宙论
 7.宇宙七巧板
 8.结语
 行星俱乐部的新章程
 奥尔特云和太阳系的边界
 1.为什么说奥尔特云是装满了彗星的大仓库? 
 2.太阳系的边界在哪里? 
 第四部分:其他
 关于牛顿的神学表白
 从普朗克的一段话谈起
 什么是哲学
           | 
         
       
      
      
      
         
          | 內容試閱: 
           | 
         
         
           
            这本书照说是不必有单独序言的,因为跟《小楼与大师:科学殿堂的人和事》和《因为星星在那里:科学殿堂的砖与瓦》属同一系列的文章合集,从而该像后两者那样共用序言。
 可惜在这个本质上是非线性的世界里,长期预测是不容易的比如在撰写那篇序言时,我就只预计了两本书一本为科学史,一本为科普并且还hard-code到了文字里。
 我理科类的散篇不外乎科学史和科普,照说那样一瓜分也就一网打尽了。
 然而我却低估了多年码字积存的文章数量,而且也忘了自己还在继续写
 因此只得为这本书另撰序言。
 仔细说来,昔日的序言除开口闭口只谈两本书外,还有一处没为这本书留余地,那就是替当时预计的两本书所拟的副标题一为科学殿堂的人和事,一为科学殿堂的砖与瓦。人和事为软件,砖与瓦系硬件,软硬件都有了,科学殿堂还缺什么?
 思来想去,也就只能添些花草了,于是这本书的副标题就取为了科学殿堂的花和草。
 这副标题跟内容倒也相称,因为这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中,几篇主要的都是介绍科学中的波折而非主线,从而具有花絮色彩。比如最切题的泡利的错误介绍了著名物理学家泡利所犯的错误,是已成历史的花絮;篇幅最长的子反常磁矩之谜是现在进行时的波折,因为背后的几种主要可能理论计算存在错误、实验测量存在错误,或标准模型存在局限皆属波折;其他几篇长文诸如追寻引力的量子理论和宇宙学常数、超对称及膜宇宙论由于是介绍尚无定论的前沿探索,则有很大可能会被未来判定为花絮。
 当然,所有波折都是相对于主线而言的,对所有波折的介绍也都离不开作为背景的主线,因此读者在这本书里读到的也有对主线的介绍,而非仅仅是波折。另外,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波折会成为未来主线的源头。
 科学殿堂离不开花和草,就像真实的殿堂不能只有砖与瓦。相对于砖与瓦构筑的恢宏大厦,花和草虽象征着错误和波折,却也印证着我在泡利的错误一文的结语中所说的话:科学一直是犯着错误,不断纠正着错误才走到今天的,永远正确绝不是科学的特征相反,假如有什么东西标榜自己永远正确,那倒是最鲜明不过的指标,表明它绝不是科学。
 这是科学给我们的最大教益,也是我在许多科学史和科普作品中试图传达的观念然而也许都不如这本关于花和草的书传达得那么直接。
 因此,希望读者们喜欢这本书 。
 2017年12月24日完稿
 卢昌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