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57.2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107.8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108.9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65.8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65.8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74.8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129.8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96.8
 
 
 | 
         
          | 編輯推薦: |   
          | ★ 法国社会哲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被公认为是20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在他5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布迪厄研究了大量的主题:教育、文化、艺术、政治、经济、文学、法律和哲学。在这些研究中,布迪厄发展了一系列高度专业化的概念,这些被他称为思想工具的概念,被广泛用于揭示当代社会的运作方式。 ★ 本书以一种传记结合具体材料的视角,逐一探讨了布迪厄*重要的概念,并在每一章中对它们作了专题研究。这样的结构和行文风格尤为适合初学者使用。
 ★ 这些概念如何能被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这是本书编者修订此书所思考的问题,为此他在新版中加入了一个全新的部分应用。在这里,作者不仅为我们总结了布迪厄的一些方法论原则,还从布迪厄的视角出发,给出了一个能够指导研究的实践框架,对于那些即将成为研究者的人来说,这为他们在研究中运用布迪厄的那些基本要素提供了依据。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分为五个主要部分:生平,理论和实践、场域理论:超越主观性与客观性、场域机制、场域状况和应用。这些部分中的各章都将探讨布迪厄*重要的一些关键概念,如习性、场域、资本等。这些关键概念不应被视为孤立的实体,它们都是彼此错综相联的,共同构成了布迪厄所研究的社会语境的结构和状况。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的每位撰稿者都将从自己的视角来思考并撰写一个特定的概念。整本书将包含如下内容:
 
 讨论各个概念的定义:布迪厄是如何定义它们的。
 各个概念的历史与背景。
 与该概念相关的其他作家,以及他们对该概念的定义与布迪厄有何不同。
 布迪厄在何时何处使用这些概念,以及为什么如此使用。本书分为五个主要部分:生平,理论和实践、场域理论:超越主观性与客观性、场域机制、场域状况和应用。这些部分中的各章都将探讨布迪厄*重要的一些关键概念,如习性、场域、资本等。这些关键概念不应被视为孤立的实体,它们都是彼此错综相联的,共同构成了布迪厄所研究的社会语境的结构和状况。
 本书的每位撰稿者都将从自己的视角来思考并撰写一个特定的概念。整本书将包含如下内容:
 
 讨论各个概念的定义:布迪厄是如何定义它们的。
 各个概念的历史与背景。
 与该概念相关的其他作家,以及他们对该概念的定义与布迪厄有何不同。
 布迪厄在何时何处使用这些概念,以及为什么如此使用。
 这些概念在他的著作中是如何发展的,同时是如何与其他学科,比如人类学和哲学等发生联系的。
 这些概念如何适配和应用于其他社会科学主题,以及为什么能够这样运用,同时还包括如此操作所引发的其他问题。
 
 每一章节既可以被视为对每个概念的阐释,同时也是对该概念的评估。通过这种方式来探讨这些概念,为思考和解释布迪厄提供了基于个人的视角和相应的契机。
 |  
         
          | 關於作者: |   
          | 编者简介 
 迈克尔格伦菲尔(Michael Grenfell)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系教授。
 
 
 译者简介
 林云柯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博士生,曾于美国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哲学系访学,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艺理论及日常语言哲学,曾在《文艺理论研究》、《上海艺术评论》、《新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与译文数篇。
 |  
         
          | 目錄: |   
          | 作者介绍 致谢
 第2版前言
 
 导言
 
 第1部分 生平,理论和实践
 导言
 1 生平
 2 实践理论
 
 第2部分 场域理论:超越主观性与客观性
 导言
 3 习性
 4 场域
 
 第3部分 场域机制
 导言
 5 社会阶级
 6 资本
 7 信念
 8 迟滞
 
 第4部分 场域状况
 导言
 9 利益
 10 自然倾向
 11 受难符号暴力
 12 反思
 
 第5部分 应用
 导言
 13 方法论
 14 社会空间
 15 政治
 
 结语
 
 生平和著作年表
 参考文献
 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