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162.8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86.9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68.2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64.9
 
  《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售價:HK$ 
			86.9
 
  《 
			永恒的时光之旅
			》
 售價:HK$ 
			96.8
 
  《 
			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十二讲(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
			》
 售價:HK$ 
			42.9
 
 
 | 
         
          | 編輯推薦: |   
          | ◎通过内镜直观展现活体组织,聚焦于细胞外基质纤维,来重新探识筋膜 让-克劳德甘博图医生的解剖图像是在活体内进行的,不仅预示着描述性解剖学的回归,更将以往教科书中无法观察到的现象活生生地展示出来,弥补认知空白区,打破组织分层的刻板印象,带领我们进入常被忽略的胞外纤维世界。
 ◎内含400余幅高清内镜照片及图注,章节布局合理,提供明晰有效的信息参考
 《认识活体筋膜》从纤维本身形态、性质、力学行为、与细胞之间的关系及生物张拉整体等方面一一入手,肯定纤维(结缔组织)在人体形态构成上的重要作用,证实生命体组织的连续性和全局性。本书文前收录专业术语汇编并在文中亮色显示;各章节中附有关键要点用以突出强调重要论点;章末列出红线问题供以更多延展性思考;同时,章末又囊括各专业领域前沿学者或从业人员的评论,使探究论点更客观、科学、理性。
 ◎深获国内外相关行业领域期待及认可,知名功能康复解剖学专家李哲翻译并力荐
 自2007年*届国际筋膜研究大会,甘博图医生为每届会议讨论都提供新的可视化信息,补充动态的解剖视角。《解剖列车》作者托马斯M迈尔斯称赞甘博图医生的观察是人体活动状态下筋膜独特的形象化描述感到难
 |  
         
          | 內容簡介: |   
          | 自2007年*届国际筋膜研究大会起,甘博图提供内镜手术中数以百计的视频记录,为筋膜研究提供新的可视化信息。让-克劳德甘博图医生完善了内镜技术,这使他能够从介观水平和微观水平对活体组织结构进行探索与观察。他的创新研究证实了生物活体组织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可以说本书内容与手法治疗师和运动教师的职业需求密切相关。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书中提供了大量内镜观察图像,从纤维的形态、连续性、力学行为、与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张拉整体等方面深入探究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密切联系。每章末尾也有当代在解剖、人体力学和手法治疗领域中领导级思想者和实践者的评论,为本书提供更独特、客观的思考。
 |  
         
          | 關於作者: |   
          | (法)让-克劳德甘博图(Jean-ClaudeGuimberteau, MD),医学博士,整形外科医生,在显微外科再植和移植领域有卓越成就。甘博图医生曾在国立波尔多第一大学古曼教授和博代教授的指导下进行手部和整形外科的学习。他专攻显微手术和移植术,曾与 J. M. 康弗斯医生及拉夫米勒德医生一起在美国进行外科合作。他合作创办法国阿基坦地区手部外科协会并担任科技总监,同时也是法国外科学会成员;2012年法国整形重建外科协会会长;现任法国阿基坦地区干细胞临床和手术组协会主席。 他通过endovivo.com 网站发布许多记录活体组织的视频,包括《在皮肤下漫游》(Strolling underthe skin,2005)、《皮肤下的旅途》(Skin excursion, 2008)、《肌肉姿态》(Muscle Attitude, 2009)、《人体内建构形式》(Interior Architectures, 2011)、《伤疤和僵化》(Scars and Stiffness, 2012)、《目的地:肌腱》(Destination Tendon, 2012)。
 (英)科林阿姆斯特朗(Colin Armstrong, DO),整骨执业医生,现居法国格兰,为本书英文版主要编写者。
 (法)让-克劳德甘博图(Jean-Claude
 Guimberteau, MD),医学博士,整形外科医生,在显微外科再植和移植领域有卓越成就。甘博图医生曾在国立波尔多第一大学古曼教授和博代教授的指导下进行手部和整形外科的学习。他专攻显微手术和移植术,曾与 J. M. 康弗斯医生及拉夫米勒德医生一起在美国进行外科合作。他合作创办法国阿基坦地区手部外科协会并担任科技总监,同时也是法国外科学会成员;2012年法国整形重建外科协会会长;现任法国阿基坦地区干细胞临床和手术组协会主席。
 他通过endovivo.com 网站发布许多记录活体组织的视频,包括《在皮肤下漫游》(Strolling under
 the skin,2005)、《皮肤下的旅途》(Skin excursion, 2008)、《肌肉姿态》(Muscle Attitude, 2009)、《人体内建构形式》(Interior Architectures, 2011)、《伤疤和僵化》(Scars and Stiffness, 2012)、《目的地:肌腱》(Destination Tendon, 2012)。
 (英)科林阿姆斯特朗(Colin Armstrong, DO),整骨执业医生,现居法国格兰,为本书英文版主要编写者。
 
 李哲,中国解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科大学李哲人体科学工作室负责人,近5年,致力于网络解剖学科普工作。开通创办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李哲教你学解剖 ,是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自媒体解剖学学习平台,将解剖学融入生活,也是国内较早推广《功能康复解剖学》的老师。2015年被《人民日报》旗下主办的《健康时报》评为中国十大健康风尚人物,2016年,发明了无痛开肩、无痛开髋、无痛后弯、骨盆稳定术等技术课程,对于物理治疗师、徒手治疗师、瑜伽、舞蹈、健身人士在技术的认知上影响深远。
 |  
         
          | 目錄: |   
          | 导论 1 生命体的历史与组织构造 4
 外科医生的观察 5
 外科手术探查的回归 6
 组织间内镜检查 6
 1 组织的连续性 13
 组织弹性的早期理论 15
 术前组织间的内镜检查引发新模式 16
 大体解剖结论 18
 精细解剖结论 24
 总结 54
 所有红线问题 56
 2 纤维连续性及形态 59
 多微泡网络的结构作用 61
 纤维框架 68
 结构形态的概念 77
 红线问题 78
 3 流动性与适应性 81
 在运动中保持组织的连续性 83
 纤维和原纤维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行为 84
 整体力学结果 91
 红线问题 93
 4 细胞与纤维结构的关系 95
 细胞形态与分布 97
 纤维与细胞的关系 101
 红线问题 110
 结论 110
 5 空间布局、张拉整体及分形化 115
 影响活体组织的物理现象 117
 扁平表面的最大覆盖:填充二维空间 118
 填充三维空间 119
 静止和运动状态下的平衡概念 123
 形态如何抵抗重力:张拉整体 126
 生物张拉整体 130
 什么是分形组织 133
 红线问题 138
 6 纤维网络的适应和修复功能 141
 瘢痕组织和粘连 143
 巨型液泡转换 155
 细胞超载 158
 体重下降 160
 衰老 160
 治疗的可视机械效应 161
 红线问题 162
 7 作为建构性组成组织,结缔组织与人体形态相关 167
 人体形态可以被描述 169
 形态的能动性 173
 形态可以变得更复杂 176
 结语 181
 为何大自然使用简单而不规则的空间多面体来构建各式各样的复杂形态? 183
 运动是预定的还是随机的? 185
 秩序和线性已经被证明是很有效率的,那为什么还会存在不规则的、混沌的、
 分形的、非线性的结构? 188
 这种多纤维系统有没有能力影响细胞基因组进程? 192
 结论 196
 参考文献 199
 出版后记 201
 |  
         
          | 內容試閱: |   
          | 这本书是我20年内在1 000多次手术经验积累下内镜研究的集合之作。它不是一个系统地描述各种器官的传统解剖资料,现在已经有无数这样的作品。这本书对活体组织的显微解剖结构和构造有不同的看法,展示了纤维网络在整个身体中的延伸。以分享的精神,本书包含如下观点:
 首先,分享我在做外科医生的工作中,探索人体组织时所观察到的图像之美。虽然我接触这些组织多年,但是从未真正见过在这本书里看到的那些画面。视频和数字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一趟进入活体组织的旅程成为可能。我想让其他人看到体内结缔组织的颜色、形状和构成,去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身体结构之美。
 我也想分享这个新近提出的关于人体的知识点以及它的功能性。我们已经详细地研究了其他活体生物的习性,例如红蚁或加拉帕戈斯鬣蜥。在研究这些生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但对于人体的相应功能却鲜为人知。我想传播这方面的知识,使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从一个新的角度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纤维网络是整个组织的可持续性影响因素之一。理解这一重要观点使我们能够把自己的身体想象成一个全局结构,一个用各种元素构成的特定三维结构,虽然脆弱,但具有顽强的适应能力。这说明所有生物体都是拥有建筑性构造的,其作用远比简单的连接功能重要,这也是其本质所在。
 我想与大家分享,也是比较令自己惊讶的一个观察结论细胞实际上并不遍布整个身体,同时与形成人体并无关联。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中被忽视的胞外世界和细胞世界一样重要。
 我需要传达对长期被忽视的体内物理作用力的重要性的理解,这些力量将它们的法则施加于各个层面,并使空间和时间的复杂性不断演进。
 我在进入一个分形和异常混乱的世界过程中经历了很大的难题,因为在此过程中我需要抛开既有的合理定律。我开始认识到,这种看似混乱的纤维紊乱,连同组织的可持续性,才真正确保生物体的能动性和效率性。秩序和相称的概念突然受到非线性和明显混沌的颠覆,这实际上却成就了适应性,使人体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自主构建。
 最后,我想让其他人感受到这一探索的结果,它打破了我们在已有学术成果上的确定性,引领我们进入量子物理学、分形化和生物张拉整体的领域。自然无疑是脆弱和复杂的结合体,但它正在逐渐变得更容易理解。
 也许看完这本书后,你会和我一样,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身体和生活。我们对于人体构造的这种新的欣赏不应该被看作一场变革,而是要把它看成因为技术进步而促成的一种进步。
 不可避免地,利用越来越高效的光学程序和其他新技术的观测,将进一步改变我们对所处的生物有机体世界的看法,动摇传统信仰。
 我们仍只是在刚刚开始探索的阶段!
 让-克劳德甘博图
 佩萨克,2015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