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108.9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65.8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65.8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74.8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129.8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96.8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96.8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96.8
 
 
 | 
         
          | 編輯推薦: |   
          | ★法兰西思想之父,欧洲的良心 ★作家李敖的精神偶像
 ★世界以头立地的时代
 ★普遍理性主义的闪光
 ★如果你已经接触到了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那么现在真该读读他们的著作。
 |  
         
          | 內容簡介: |   
          | 《启蒙运动三书哲学书简》,开启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论述,想认识启蒙运动者,不可不读。《启蒙运动三书哲学书简》,是伏尔泰于1726年至1729年被迫流亡英国时,考察英国政体,研究洛克的唯物经验论和牛顿的自然科学以及他的见闻所得的心得而写成的一本不朽名著。全书共25封信,分别讨论了英国的宗教信仰,介绍了英国议会制度与政体结构,赞扬了英国的商业成就,评述了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叙述了对英国文学的看法等等,成为当时法国进步青年的启蒙读物,以及当时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强大思想武器。《哲学书简》的问世,不仅标志着伏尔泰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成熟,也标志着声势浩大的启蒙思想宣传运动的正式开始。 |  
         
          | 關於作者: |   
          | 伏尔泰,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启蒙思想家。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中学毕业后,迫于父命,进入法科学校,但他无意从事法律;后因写作品讽刺宫廷,两次被囚于巴士底狱。在狱中,创作了他的第一个悲剧 《俄狄浦斯王》。 出狱后,被迫流亡英国,3 年之间,他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深受J. 洛克、牛顿等人的思想影响。后来他出版的第一部哲学和政治思想专著《哲学书简》,成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  
         
          | 目錄: |   
          | 001- 第一封信 谈贵格会教徒
 008-第二封信
 谈贵格会教徒
 012-第三封信
 谈贵格会教徒
 018-第四封信
 谈贵格会教徒
 026-第五封信
 谈英国圣公会
 031-第六封信
 谈长老会信徒
 035-  第七封信
 谈苏西尼派、阿里乌斯派或反三位一体论派的信徒
 040-  第八封信
 谈议会
 046-  第九封信
 谈政府
 054-  第十封信
 谈商业
 059-  第十一封信
 谈种痘
 067-  第十二封信
 谈掌玺大臣培根
 075-  第十三封信
 谈洛克
 087-  第十四封信
 谈笛卡儿和牛顿
 096-  第十五封信
 谈引力体系(F)
 108-  第十六封信
 谈牛顿的光学
 113-第十七封信
 谈无穷量和纪年学
 122-  第十八封信
 谈悲剧
 133-  第十九封信
 谈喜剧
 142-  第二十封信
 谈研究文学的贵族们
 148-  第二十一封信
 谈罗切斯特伯爵和沃勒先生
 160-  第二十二封信
 谈蒲柏先生和其他著名诗人
 171-  第二十三封信
 谈文人应得的尊敬(EF)
 178-  第二十四封信
 谈皇家学会和其他学院
 186-  第二十五封信
 谈帕斯卡尔的《思想录》
 226-  伏尔泰生平年表16941778
 236-  附录一《从荷马到弥尔顿,欧洲民族史诗随谈》节选
 254-  附录二 伏尔泰和一个贵格会教徒的轶事
 258-  附录三《英国信札》之前信
 270-  附录四《谈洛克》的原稿
 281-  附录五 1748 年以后版本的《谈洛克》新结尾
 290-  附录六《谈帕斯卡尔》的新添批注(1739 年及1742 年)
 299-  1994 年英语版编者序
 伏尔泰:一位令人敬畏的作家
 327-  1986 年法语版编者序
 |  
         
          | 內容試閱: |   
          | 《告读者》 一个旅客只在英国待了十八个月,就想用这个国家的语言写一本书,虽然他现在根本不能张嘴说英语,听人说话时仍会觉得一头雾水。从表面看,此举着实狂傲。但我的情况就跟我们当初在学校一样,那时我们也用拉丁语和希腊文写东西,而且我们一个个说这两门语言时都磕磕绊绊,要是和正宗的希腊人或罗马人对话,我们肯定也是一个字都听不懂。
 在英国,掌握法语成了人的一个技能。我认为英语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在法国也应得到推广。
 此外,我学英语绝不是为了个人便利和提升自我,而是出于一项义务。
 我要写些东西描述我的英国之旅,这是天意。但若不掌握英语就着手开干,这就好比一个离开数学家帮忙的天文计划,是怎么也成不了的。我也无意效仿索尔彼埃先生,他在这个国家待了三个月,却对其一无所知,既不了解它的风俗,也没掌握它的语言,就急急忙忙地发表了一本游记,可惜里面全是无聊下流的、关于这个他全然不了解的国家的讽刺言论。
 我们大部分欧洲旅客说起他们的邻国时只会挖苦讥诮,谈到波斯和中国时却赞叹不已。不过,斥骂和我们是竞争关系的邻里,赞美和我们毫无瓜葛、我们犯不着去嫉妒的远客,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游记的真正目的是教诲世人,而不是满足他们的邪念。我们应该做的,是忠实地记录所有有用的信息和杰出的人物,因为了解他们、效仿他们会让我们国人深受裨益。抱着这种思想写游记的旅客,他们就成了更崇高的一个商人,把他国的技术和美德引进自己的国家里。
 就让别人去力求精准地叙述,去写圣保罗大教堂、纪念碑、威斯敏斯特教堂、巨石阵之类的东西吧!我要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英国。这片土地之所以吸引了我的眼球,是因为这里诞生了牛顿、洛克、蒂洛森、弥尔顿、波义耳和其他许多或已经辞世或依然健在的大人物,他们在军事、政治或文学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定会传出这个岛国。
 谁若有幸和这些人中的任何人曾有来往,且愿意助我一臂之力,让我了解到他们人生中的某些辉煌事迹(说不定这些事迹仍然少有人知),我会对他感激万分,公众也会对他的这份恩情铭记于心。
 同样,如果我在这个工作中能有新的发现,并且小有成就,我也要感谢那些愿意给我提供相关信息的好心人士。我可以把他们的名字列出来以示感谢,也可以对他们的个人信息进行模糊处理,这一切都全遵他们的个人意愿。
 至于现在这篇随谈,它可被视为《亨利亚德》的序言或导读。后面这本书的印刷工作即将完成,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所以我这里要郑重向您推荐这本独特的艺术杰作。此书充满美感,这是我唯一能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