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97.9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2024最新版】
			》
 售價:HK$ 
			141.9
 
  《 
			儿童哲学教育:案例式教程 南强儿童哲学丛书 曹剑波、黄睿主编 案例教程 高校教师用书
			》
 售價:HK$ 
			66.0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118.8
 
  《 
			印章的故事
			》
 售價:HK$ 
			49.5
 
  《 
			数字化口腔
			》
 售價:HK$ 
			437.8
 
  《 
			中国史前玉器
			》
 售價:HK$ 
			96.8
 
  《 
			最后的使团:1795年荷兰访华使团及被遗忘的中西相遇史
			》
 售價:HK$ 
			96.8
 
 
 | 
         
          | 編輯推薦: |   
          | 中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启蒙,更重要的是人格的熏陶与训练,是全方位的人的教育,是精神成人的起点。《过去的中学》(修订本)收入夏丏尊、胡适、冰心、朱自清、钱穆、经亨颐、钱学森、周汝昌、蓝英年等六十位现当代文化名人撰写的回忆中学时光的文章。过去中学的课堂情况、学习方式、教师风格、校园文化等内容,如在眼前。文章朴实无华,真挚感人,其中透露的许多细节,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历史价值。 |  
         
          | 內容簡介: |   
          | 中学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一个关键阶段,对人格的塑造、思想的成型、习惯的养成往往更为关键。本书编者把目光聚焦于20世纪前半叶的中学,通过夏?D尊、胡适、茅盾、钱穆、经亨颐、冰心、朱自清、林砺儒、何兆武、何炳棣等六十位先生的回望文字,让我们看到过去的中学生们的精神状态,过去的中学老师曾经怀抱怎样的人生追求、知识志趣,过去的校长的教育理想、人格风范。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过去的中学之所以值得我们追想、神往,*根本的就是它们常常是超越功利的,在精神上远离了猥琐与平庸。回望过去的中学,向一个消失的传统致敬,绝不仅仅是怀旧,更多的是寻找和回归。教育同样要找回自己失落的魂,接续精神的根脉。从这一意义上说,本书的着眼点虽然是过去,其实是要寻找一个新的起点,一个通向未来的起点。
 |  
         
          | 關於作者: |   
          | 傅国涌,自由撰稿人。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企业传统。著有:《笔底波澜》、《叶公超传》、《百年寻梦》、《主角与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后》、《大商人—追寻企业家的本土传统》等,编有《过去的中学》、《过去的小学》等。 |  
         
          | 目錄: |   
          | 前言  001 
 上编
 我的中学生时代 夏丏尊  019
 我在澄衷学堂 胡适  026
 辛亥前夕的湖州中学 茅盾  033
 常州府中学堂 钱穆  040
 常州中学的预科非常好 周有光  046
 我入了贝满中斋 冰心  050
 五四时代的杭一中 阮毅成  058
 杨宪益☆的中学时代 雷音  069
 古老而自由的北京三中 于光远  076
 从初中开始对植物发生兴趣 吴征镒  086
 我在青岛胶济铁路中学 赵俪生  089
 抗日战争前的中学生活 施雅风  096
 我的初中 汪曾祺  103
 爱因斯坦启迪我第一次认真思索人生 许良英  110
 中学时代 许渊冲  122
 嘉陵江上的国立十二中 聂华苓  133
 绵绵师魂谁继?
 追忆战时中学生活片断 张思之  139
 何谓素质教育
 忆母校天津耀华中学 资中筠  147
 滹沱河之歌 蓝英年  153
 
 下编
 
 勖白马湖生涯的春晖学生 经亨颐  165
 秋季运动会开会辞 经亨颐  170
 春晖的一月 朱自清  173
 夏丏尊在春晖 钟子岩  178
 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老师匡互生 黄源  182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永远的春晖中学 张清平  187
 我的中等教育见解
 就任北京高师附中主任之演说 林砺儒  198
 忆恩师 张维  203
 学得轻松活泼 钱学森  207
 附中六年,受益终生 马大猷  210
 眷恋附中味儿 李德伦  213
 负笈忆往 孙念台  217
 北师大附中的国剧社 张宪昌 周万明 赵荣琛  223
 杂忆北京师大附中 何兆武  226
 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 张伯苓  231
 南开中学的一年 赵景深  236
 在天津开始的戏剧生活 曹禺  239
 我们的老校长
 有关张伯苓校长的片断回忆 端木蕻良  245
 创、省、严、恒
 论南开精神 杨肖彭  250
 南开教我学文学 韦君宜  254
 追忆南开中学 何炳棣  258
 南开忆旧 周汝昌  266
 南开,在沙坪坝 郑家骏  271
 长忆吾师 孙开远  278
 激情孟夫子 朱永福  284
 时事辩论比赛 叶良能  289
 前尘似梦话《健报》 马平  294
 三点半 刘龙 孔德谆  302
 南开的严 罗洪范  304
 评卷的魄力 王铨  308
 南开是贵族学校吗? 王敏之  310
 兼善中学的前尘往事 赵晓玲  314
 我在上海中学 郑通和  329
 远逝的上海中学传统 沈亦珍  332
 回首陆家浜的学校生活 徐植礼  338
 上中生活的回忆 周玉津  350
 忆严师 徐修惠  353
 关于上中的记忆碎片 浦蕴玉  356
 忆上中的几位老师 盛庆  362
 怀念尚文路 程月初  365
 
 修订本后记  3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