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泥土之美——探寻泥咕咕的手工艺与生活文化
			》
 售價:HK$ 
			107.8
 
  《 
			商业盈利模式一本通 可复制的生意经 让每一分钱聪明盈利
			》
 售價:HK$ 
			57.2
 
  《 
			新加坡环境发展史(1965-2015):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旅
			》
 售價:HK$ 
			107.8
 
  《 
			山水并野形图研究
			》
 售價:HK$ 
			85.8
 
  《 
			《陈氏香谱》之中国香道(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
			》
 售價:HK$ 
			74.8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63.8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253.0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262.9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按照实践原则书写西方空间演变史,比较了当代国内外的社会空间研究文献,重视社会空间理论研究中概念的微观辨析,注重探讨概念的规范性含义。因此本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  
         
          | 內容簡介: |   
          | 社会空间理论是对当代社会空间生产的理论反映,它突破了社会批判理论中基于时间向度的批判模式,开启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基于空间向度的批判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唤醒了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沉睡已久的社会空间思想,拓宽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论域。 |  
         
          | 關於作者: |   
          | 付高生,男,1988年3月生,江西万年人。201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共江西省委党校。近年来,在相关期刊、报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参与相关课题多项。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 目錄: |   
          | 第 1 章 绪论  1 1. 1 为什么研究社会空间  2
 1. 2 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现状  3
 1. 2. 1 国外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现状  5
 1. 2. 2 国内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现状  12
 1. 2. 3 国内外社会空间理论研究现状的比较  17
 1. 3 本书的意义、方法、结构与创新  21
 1. 3. 1 本书的选题意义  21
 1. 3. 2 本书的研究方法  22
 1. 3. 3 本书的写作结构  25
 1. 3. 4 本书的理论创新  26
 1. 4 关于若干概念的说明  28
 第 2 章 社会空间转向的前史  30
 2. 1 实践:破解空间谜题的钥匙  31
 2. 1. 1 实践: 破解空间术语形成之谜的钥匙  31
 第 2 章 社会空间转向的前史  30
 2. 1 实践:破解空间谜题的钥匙  31
 2. 1. 1 实践: 破解空间术语形成之谜的钥匙  31
 2. 1. 2 实践: 梳理西方空间理论的钥匙  35
 2. 2 认知客体视域下的前康德时代空间理论  38
 2. 2. 1 神话思维方式下的空间认知  39
 2. 2. 2 静观思维方式下的空间认知  40
 2. 2. 3 自然数学化思维方式下的空间认知  44
 2. 3 认知主体视域下的康德空间理论  49
 2. 4 生成视域下的后康德时代空间理论  56
 2. 4. 1 时空统一思维方式下的空间认知  57
 2. 4. 2 现象学思维方式下的空间认知  60
 2. 4. 3 谱系学思维方式下的空间认知  68
 
 第 3 章 社会空间思想研究的探索历程  75
 3.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思想  76
 3. 1. 1 马克思恩格斯探究社会空间的必然性  76
 3. 1. 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问题框架  80
 3. 1. 3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空间思想的评价  91
 3. 2 当代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路径  97
 3. 2. 1 社会空间理论研究的合法性证明  99
 3. 2. 2 社会空间理论研究的照着讲 与
 接着讲  106
 3. 2. 3 社会空间研究的价值旨归  119
 3. 3 社会空间理论的疑难之释与概念之辨  124
 3. 3. 1 社会空间转向的释疑  125
 3. 3. 2 社会空间理论中基本概念的三种追问  131
 3. 4 章结:社会空间理论的发展脉络  140
 
 第 4 章 社会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当代中国  142
 4. 1 寻求新生活:从空间乌托邦到当代中国空间
 生产  142
 4. 1. 1 寻求新生活的空间乌托邦  143
 4. 1. 2 超越空间乌托邦的共产主义运动  148
 4. 1. 3 当代中国空间生产的内蕴  153
 4. 2 当代中国空间生产中的阵痛  159
 4. 2. 1 全球化中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冲击  160
 4. 2. 2 空间规划中的空间剥夺与空间失衡  165
 4. 2. 3 城市化中的城市病  172
 4. 3 当代中国空间正义的寻求  177
 4. 3. 1 从单赢全球空间生产转向共赢全球空间
 生产  177
 4. 3. 2 从效率导向型空间生产转向公平导向型
 空间生产  180
 4. 3. 3 从统治型空间规划转向治理型空间
 规划  185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189
 5. 1 本书的基本结论  189
 5. 1. 1 空间演变史与实践之间的发生学关系  189
 5. 1. 2 社会空间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191
 5. 1. 3 社会空间理论研究的中国化  192
 5. 1. 4 若干概念的基本规定  194
 5. 2 未来的研究展望  196
 5. 2. 1 当代中国社会空间问题域的建构  196
 5. 2. 2 当代中国社会空间话语体系的建设  199
 5. 2. 3 当代中国空间价值论研究  200
 参考文献 20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  203
 国内原著  204
 英文原著  206
 中文译著  207
 中外论文与报纸  210
 网上文献  215
 后记 2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