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苏格拉底的申辩(罗翔推荐哲学入门读本) 》 售價:HK$ 38.5 ![]() 《 广西历史地理研究丛书(第二辑) 》 售價:HK$ 462.0 ![]() 《 DK地球博物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 《 非洲潜力丛书4 生计之道,为而不争:探究生态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 售價:HK$ 86.9 ![]() 《 钱经 商圣范蠡的财富智慧 跨越千年的“正财阳谋”,普通人逆袭、高净值人群守成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65.8 ![]() 《 儿童发展与心理治疗 》 售價:HK$ 74.8 ![]()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初步 》 售價:HK$ 49.5 ![]() 《 北京城史记 明代卷 》 售價:HK$ 151.8 |
| 編輯推薦: |
| 了解微情绪,保护自己,洞悉他人,在人际纷繁的世界中如鱼得水。《微情绪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对如何掌控情绪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述,涉及的大量具体事例,生动而又贴合实际,使读者能够认知自己的情绪,运用控制情绪的技巧,消除负面心态,积极乐观地生活,从而获得充满阳光的人生。 |
| 內容簡介: |
|
只有懂得识别自己内心的情绪变化,才能更好地主宰自己的情绪,不为外界所控制;也只有懂得识破他人的真实情绪,才有可能掌握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权。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微情绪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对如何掌控情绪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述,涉及的大量具体事例,生动而又贴合实际,使读者能够认知自己的情绪,运用控制情绪的技巧,消除负面心态,积极乐观地生活,从而获得充满阳光的人生。 |
| 關於作者: |
| 马盛楠,女,硕士研究生,1985年2月出生,山东滨州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现任教于滨州学院,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 目錄: |
|
第01章 认识你的内心:最不能忽视的情绪心理 001
认识情绪,掀开情绪的神秘盖头 002 关注情绪,就是关注你的成败 005 情绪积极,幸福才会来得更容易 007 蔓延坏情绪,定会让你越来越糟 010 掌握主动权,不做情绪的奴隶 012 第02章 了解情绪心理:多数疾病都与情绪有关 015 情绪不好,疾病则会悄然滋生 016 晕血背后的秘密,你知道吗 018 学习压力过重,身体定会吃不消 021 郁结的情绪,迟早会爆发大的危机 023 幸福生活的本质:愉快的基础情绪 026 第03章 从动作看情绪:言谈举止透露情绪秘密 029 面部表情秘密多,要懂察言观色 030 抓挠耳朵,表明其内心焦虑 032 看懂眼神,打开对方心灵的窗户 035 从习惯动作看对方的小心思 037 所有的笑容都心怀善意吗 039 小小坐姿背后暗藏的秘密 041 第04章 语言表达情绪:通过语言揭示真实情绪 045 会听弦外之音,摸清对方心思 046 从语速快慢辨清对方情绪的变化 048 辨清反话,明白对方心里想什么 051 通过打招呼的方式辨析对方心理 053 嘴上谦虚,但他心里却是渴望赞美 056 第05章 坏心情从哪来:找到让情绪不佳的根源 059 摸清规律才能认清自己的小情绪 060 你的生活节奏真的适合自己吗 062 情绪也有脾气,需要休息的假期 064 打败情绪,先找到坏情绪的源头 066 转移注意力,迅速远离坏情绪 068 心情不好,你可以积极暗示自己 071 第06章 挖掘积极情绪:你比想象中的更有力量 073 心有爱,你的幸福感才会更多 074 传递快乐,感染身边更多的人 076 当你被爱、被关心时,请心存感激 078 超越自己,不断激励自己向前进 080 多一点兴趣,生活才会多一点色彩 082 心存希望,让心情时刻阳光 084 第07章 逃离悲伤情绪:你定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087 别人的标准,真的适合你吗 088 无需悲伤,大不了从头再来 090 要哭就哭,不必郁结悲伤 093 忘记悲伤,活出属于自己的幸福 095 与其悲伤,不如坚持努力下去 097 换个角度,或许自己就不再悲伤 099 第08章 不愤怒不失控:别让愤怒的魔鬼控制你 103 散不出的闷气,危害超乎想象 104 动辄就怒火冲天,这是一种愚蠢 106 改改臭脾气,生活才会更美好 109 动不动就生气,伤害的只是自己 111 冲动是魔鬼,你需要的是理智 113 换位思考,就会减少怒气 115 第09章 跳出抑郁沼泽:去寻找通往快乐的大门 119 避免心理感冒,远离抑郁情绪 120 自卑,会让你的内心越发抑郁 122 不要猜疑,多在内心撒点阳光 124 开心一点,摆脱郁闷的枷锁 126 记住,所有的不幸都只是暂时的 129 不多想,走出患得患失的阴影 131 第10章 远离不满情绪:接受现实更易获得快乐 135 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 136 别让抱怨情绪毁了本该的美好 138 学学阿Q,安慰自己的小情绪 141 你所拥有的,就是让你幸福的 143 接受现实,走出失败的旋涡 145 心向阳光,品味平淡中的快乐 148 第11章 战胜自卑情绪敢于接受自己的缺憾 151 看到自己的优点,懂得自我欣赏 152 培养自信,让自己时刻闪光 154 人无完人,不妨坦然面对缺点 156 少一点比较,多一点快乐 159 尝试新事物,锻炼自己的胆量 161 自轻自贱,会让人生更加迷茫 163 第12章 摒除自负情绪过度骄傲会输得很惨 167 丢掉自负情绪,回归真实的自己 168 勿易自满,空杯心态会让你变得更优秀 170 谦卑做人,放低自己的姿态 172 低调一点,不做逞强的人 175 不自以为是,不要忘了你是谁 177 虚心请教,做个谦卑上进的人 179 第13章 倾吐心中闷气:排出毒素让身心都轻松 183 会宣泄,坏情绪才会被甩远 184 找个朋友,倾倒内心的苦水 186 你知道吗,好心情可以装出来 188 在旅行中放飞自己的心情 191 运动起来,甩开一身的疲惫 193 原谅他人,也就解脱了自己 195 第14章 蔑视生活的难:简单生活可以苦中作乐 199 忍得住痛苦,才能活出精彩 200 挫折,带给你的是无尽的砥砺 202 苦中作乐,修炼阳光好心态 205 混日子的消极心理你需要摒弃 207 此路不通,请选择绕道行驶 210 简单生活,其实可以过得很幸福 212 参考文献 214 |
| 內容試閱: |
| 曾有一位诗人这样写道:如果你脾气很坏,就会遭遇失败;如果你心情愉快,就会健康常在;如果你心境开朗,眼前就是一片明亮;如果你非常知足,就会感到无限幸福;如果你不计较名利,就会感到一切如意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被各种情绪包围着有自己产生的情绪,也有来自他人的情绪。情绪可以直观地表达出人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然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许多人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他们很善于伪装自己的情绪,我们很难摸清他们的道行。所以说,在与这些人来往的时候,我们无法准确把握他们的情绪,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因此我们就很难控制好局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可见,不懂情绪心理学是无法达到交际目的的。只有善于管理情绪的人,才能够正确了解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同时,也只有善于管理情绪的人,才能敏锐客观地察觉别人的所需,合理地处理与别人的关系,而家庭幸福、事业成功同样离不开管理情绪的能力。积极的情绪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你的情绪足够积极,那么,在遇到困难时,你会说我相信我能挺过去;在人生迷茫时,你会说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沉淀一下,我一定能找到更准确的方向;在被人诋毁时,你会说事情总有大白的那一天,无需难过,也无需争执;在遇到烦闷时,你会说不要生气,气坏了自己的身体一切就完了你懂得安慰自己,懂得鼓励自己,懂得提升自己。这就是积极情绪的现实意义,它会让你变得更加积极乐观,更加魅力四射。消极的情绪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阻碍较大。如果你整日沉浸在消极情绪中,那么,即便是你的生活一切顺利,你也会觉得处处不顺心。你会因地铁里的一点拥挤和摩擦而暴跳如雷;你会因工作中的一点不顺心而甩手走人;你会因他人的一个眼神而紧张、自卑;你会因外面的不愉快而连累家人;你会因身处困境而郁郁寡欢消极,让你走不出自己的内心,让你把点滴的挫折扩大成人生的不幸,让你的生活越发沉重。如果你还不想办法挣脱消极的枷锁,那你只会一直疲惫下去。所以,我们必须要对情绪加以管理,要正视自己的坏情绪,把握好自己喜怒哀乐的度,主动寻找和发掘积极情绪,有效预防和调节消极情绪,快乐适度,哀伤有节,保持乐观,增强信心,减少愤怒,淡化仇恨,对人宽容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情绪健康,让自己的生活幸福快乐。本书就是本着让情绪为健康服务的原则,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让人们看清情绪的本质,了解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学会掌控情绪,杜绝情绪中坏的一面,发扬好的一面,让情绪成为人们的帮手,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服务。同时,本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案例,每一个案例都精心为读者传授改善情绪的心理技巧和秘诀,可以说实用性非常强。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大家能够掌握到更多的情绪心理知识,成为一名心理高手。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