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93.5
 
  《 
			HR如何招聘人才:招聘思维与技能
			》
 售價:HK$ 
			61.6
 
  《 
			《汉印精选》
			》
 售價:HK$ 
			206.8
 
  《 
			思索马基雅维利
			》
 售價:HK$ 
			162.8
 
  《 
			皇帝与国王:足利义满和他的时代(颠覆天皇王权的逆贼将军,还是活用东亚朝贡规则的政治能人?)
			》
 售價:HK$ 
			64.9
 
  《 
			锦衣行 (《白衣公卿》影视原著小说)
			》
 售價:HK$ 
			54.8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85.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64.9
 
 
 | 
         
          | 編輯推薦: |   
          | 《二晏及其词》既是宛敏灏的本科毕业论文,亦是国内外*部全面系统研究晏殊、晏几道父子及其文学创作成就的专著,且数十年里一直是二晏词研究的高峰。本书比较系统地考证了二晏的家世、生平与交游,论述了二晏父子的词坛地位、二晏词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根源,并笺校了二晏词,辑录了二晏诗文作品与生平轶事,研究了二晏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影响等。 |  
         
          | 內容簡介: |   
          | 宛敏灏所著《二晏及其词》是国内外*部全面系统地研究二晏父子及其文学创作的专著。书稿于1934年3月至7月间连续发表在安徽省立图书馆编印的学术期刊《学风》4卷第26期中。1935年,商务印书馆将《二晏及其词》编入国学小丛书,半年内连版两次,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书的成功,一方面使初出茅庐的宛敏灏先生坚定地走上词学研究的道路,另一方面作为很长时间内国内外二晏研究的高峰和宛敏灏先生早年的代表作,奠定了宛敏灏先生的学术地位。本次整理以印刷质量较好的1935 年商务印书馆第二次印刷的版本为底本,对于整理过程中发现的讹误,皆参照他书等加以订正,并出校勘记说明。 |  
         
          | 關於作者: |   
          | 宛敏灏(19061994),字书城,号晚晴,安徽庐江人。幼年就学外家,在国学与诗词写作方面打下基础。先后求学于庐江县第一高小、安徽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安徽大学。曾在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安徽学院、国立音乐院等高校先后任教。1949 年以后任安徽大学文艺系、安徽师范学院中文系、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并兼系科主任、副教务长等职。文革后任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曾任安徽省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等。致力于词学研究近70年,与夏承焘、唐圭璋等同为当代词坛元老。著有《二晏及其词》《词学概论》等。整理者唐红卫,1980年生,湖南衡阳人。20052008年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师从叶嘉莹、孙克强先生,获文学博士学位。后进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师从朱汉民先生。现为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词学、湖湘文化研究,著有《二晏研究》《二晏年谱长编》等,参与整理《王闿运全集》等。在《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桃源、田园、荒原 改革开放30年农村现实题材小说创作主题研究等。 |  
         
          | 目錄: |   
          | 《二晏及其词》目录 
 
 序  夏承焘 | 1
 第一章
 绪 言 | 1
 第二章
 北宋词坛鸟瞰 | 12
 第三章
 二晏在词坛上的地位 | 42
 第四章
 二晏的故乡和家世 | 46
 第五章
 二晏的个性 | 56
 第六章
 二晏的交游 | 70
 第七章
 二晏的出处 | 83
 第八章
 二晏年谱 | 89
 第九章
 二晏词的时代背景 | 135
 第十章
 二晏词的历史根源 | 145
 第十一章
 二晏词的风格 | 150
 第十二章
 二晏词的艺术 | 168
 第十三章
 二晏词的影响 | 177
 第十四章
 二晏著述存佚考 | 183
 第十五章
 同叔之《珠玉词》 | 203
 第十六章
 小山之乐府补亡 | 211
 第十七章
 小山与莲鸿云 | 222
 第十八章
 关于师师的讨论 | 230
 第十九章
 《珠玉词》笺校记 | 243
 第二十章
 《小山词》笺校记 | 269
 附录
 二晏轶事 | 305
 
 本次整理征引文献 | 326
 |  
         
          | 內容試閱: |   
          | 序 客岁,乡友周君予同介庐江宛君书城诒予书论词,于二晏之作钩稽至详;以予旧有各词人年谱,属举所获相商榷。函札往复,颇得共学之乐。予居近文澜阁,得从容假读四库书;君客僻左,往往附舟车行数百里访一书。其治学之劬勤若尔,宜其所积之厚也。二晏词情意窅渺,非如苏、辛、姜、史之易求归趣;而君书于其奥义微旨,爬梳无遗。生数百年后而能推见古人之处境用心如亲见其人,其运思之密,夫岂时下聊尔人所能为哉!前修考词家行实者,徐釚、张宗橚之书,辨订尚疏。挽近王静安先生为《清真遗事》,始为此学导其先路。顾静安不旁及他家;予所撰年谱亦仅襞琐细,不如君书之能见其大。以君之精进不已,他日倘尽疏两宋各名家,汇为词史,尤学林一胜业。予虽无似,拥彗清尘,尚望为门下一扫除也。二十三年大暑,永嘉夏承焘序于杭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