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129.8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96.8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96.8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96.8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86.9
 
  《 
			要有光
			》
 售價:HK$ 
			75.9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46.2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185.9
 
 
 | 
         
          | 編輯推薦: |   
          | 中国铁路40年的发展辉煌历程的缩影。 全面记录了中国高铁奋力自主创新、勇超世界一流的艰辛历程。
 书写中国人怀揣与风竞速的梦想,奔向民族复兴的光辉篇章。
 既是历史的,又是文学的,既有史料价值,又有可读性。本书内容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一个缩影。
 |  
         
          | 內容簡介: |   
          | 《中国铁路40年》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主要记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铁路的发展与改革的辉煌历程,以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同时对中国铁路走出去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本书具体描绘了中国高铁、机车车辆、高原铁路、重载铁路、既有线大提速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大史实,还讲述了铁路特种运输、铁路体制改革鲜为人知的故事,讴歌了中国铁路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国铁路如何实现运输效率世界第yi?中国高铁如何实现运营里程世界第yi?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如何实现世界第二?这些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 關於作者: |   
          | 才铁军,铁路资深记者、纪实文学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神州大动脉中国铁路建设120年》《伟人与中国铁路》《世纪之梦大京九》等。 |  
         
          | 目錄: |   
          | 引 言 复兴号驰骋新时候代  1 第一章 中国走出去:一带一路铁路先行
 第一节 从产品零售到成套出口 5
 第二节 钢轨上的丝绸之路  10
 第二章 高速铁路:国家名片 感动世界
 第一节 中国高铁成长记  18
 第二节 市场换技术的铁路模式 33
 第三节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38
 第三章 铁路建设:高潮迭起 铸就动脉
 第一节 三大战役拉开序幕  60
 第二节 八五铁路建设的春天  72
 第三节 跨世纪铁路建设大会战  102
 第四节 世界第二的数字报告  121
 第四章 技术装备:大国重器 跨越发展
 第一节 不得不说的常识  132
 第二节 创业史很中国  135
 第三节 创新史更精彩  140
 第四节 信息化为铁路添翼  145
 第五节 行走新时代 智慧铁路行 153
 第六节 鲜为人知的大养机械 157
 第七节 让耳聪目更明  163
 第五章 重载运输:超级工程 享誉全球
 第一节 世界江湖与中国现状  170
 第二节 战略工程大秦线  176
 第三节 重载骄子  186
 第四节 走向成熟的成套技术  191
 第六章 特种运输:昨日辉煌 今日壮美
 第一节 令人自豪的铁路特种运输史 199
 第二节 铁路特种运输的新时代  207
 第三节 通向太空的航天铁路  213
 第七章 青藏铁路:神奇天路 世界一流
 第一节 先行者青藏一期  227
 第二节 雪域高原千年祈盼  237
 第三节 破解世界三大难题  253
 第八章 既有铁路:十年六次大提速
 第一节 慢牛与瓶颈  272
 第二节 中国式铁路大提速  275
 第三节 大提速给中国铁路提素 280
 第九章 体制改革:上下求索 有序推进
 第一节 政企终于分开了  286
 第二节 精干主业 主辅分离  291
 第三节 运输体制改革是大戏  293
 第四节 投融资体制改革风云录  299
 尾 声 自信与愿景  307
 后 记 309
 |  
         
          | 內容試閱: |   
          | 用20 几万字来记录中国铁路改革开放40 年的辉煌成就,实为一件难事。因为时间跨越太大,特别是早期的人和事,重新采访已不可能,第一手资料也难以收集。好在这40 年,我是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采访记录了不少重要史实,积累了大量资料,否则真的难以胜任。 我在自己的一本论著《新闻采写纵横》中,提出一个概念,写作通用三原则:为什么?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我以为,所有的写作都必须回答这三个问号,才能让作者写明白,读者看明白。在编著此书的过程中,我尽力以身作则,每章每节都力争用最简洁的文字,将事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说清楚。
 有位高师跟我说: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叫学问、叫课题,可以出书;将复杂的事情弄简单了,叫凝聚、叫提炼,难度可能更大,更劳神费力。我比较赞同这个说法。编著此书时,我尽量从40 年的历史长河中捞干的,取其精华,尽量让叙述具有史料性、逻辑性、可读性,让其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又是文学的。
 对极少数无法重新采访的人和事,我干脆实行拿来主义,但要注明出处,名正言顺地引用人家的资料,避免不必要的版权纠纷。但这种引用、引述,绝不是单摆浮搁在那里,要用自己的观点、逻辑,将其非常自然地编进去。我努力了。同时,也郑重、诚恳地向被引用、引述的原作者致以敬礼,恕我不能一一当面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