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283.8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281.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316.8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107.8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64.9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98.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107.8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330.0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收录四川大学罗国威教授思藻斋所藏师友书札300多封,包括王利器、汤炳正等师辈的数十封,也有同辈学人徐文堪、杨勇等人与罗国威先生讨论学问的信札。从这些信札可以看出当代学术研究的深入交流情况,也可欣赏到老辈学者的手迹,有较高的参考和收藏价值。 |  
         
          | 關於作者: |   
          | 罗国威,一九四四年四月生,四川洪雅人。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  
         
          | 目錄: |   
          | 炳正 1983年11月23日.................. 001
 1984年1月21日................... 002
 1984年3月1日.................... 004
 1984年3月8日.................... 005
 1984年5月3日.................... 006
 1984年6月22日................... 007
 1984年7月29日................... 008
 1984年8月27日................... 009
 1985年1月18日................... 010
 1989年4月26日................... 011
 1989年12月17日.................. 012
 1989年12月25日.................. 014
 1990年2月6日.................... 015
 1990年3月7日.................... 016
 1991年2月24日................... 017
 1993年6月6日.................... 019
 
 錢仲聯
 1984年3月31日................... 020
 
 王利器
 1982年7月18日................... 021
 1988年1月25日................... 022
 1988年2月5日.................... 023
 1988年2月15日................... 026
 1988年4月17日................... 027
 1988年10月12日.................. 028
 1988年10月23日.................. 029
 1988年11月30日.................. 030
 1988年12月11日.................. 031
 1989年3月6日.................... 032
 1989年12月4日................... 033
 1990年8月12日................... 034
 
 王仲鏞
 1984年8月27日................... 035
 1984年12月8日................... 036
 1985年1月22日................... 037
 1985年2月18日................... 038
 1985年5月5日.................... 039
 1985年5月26日................... 040
 1988年1月8日.................... 041
 1988年10月24日.................. 042
 1989年6月16日................... 043
 1991年7月26日................... 044
 1996年6月12日................... 045
 
 朱寄堯
 1988年3月22日................... 046
 1988年除夕...................... 047
 1993年3月30日................... 048
 
 [日]岡村繁
 1996年6月1日.................... 049
 1996年11月19日.................. 050
 1997年3月24日................... 051
 1997年4月26日................... 053
 1997年9月2日.................... 054
 1997年11月15日.................. 055
 1998年4月20日................... 056
 1998年6月19日................... 057
 1998年7月8日.................... 058
 1998年7月30日................... 059
 1998年9月30日................... 061
 1998年11月2日................... 063
 1998年11月27日.................. 065
 1999年1月19日................... 066
 1999年4月25日................... 067
 1999年9月13日................... 068
 1999年9月21日................... 069
 1999年11月16日.................. 070
 2000年10月1日................... 072
 2011年7月22日................... 075
 2011年8月22日................... 078
 2011年8月23日................... 079
 
 卞孝萱
 1983年12月24日.................. 080
 1994年12月1日................... 081
 1997年7月29日................... 082
 
 馬積高
 1991年4月4日.................... 083
 
 王運熙
 2001年10月21日.................. 085
 2002年4月13日................... 086
 2003年9月13日................... 087
 2004年1月13日................... 088
 
 楊勇
 1992年1月5日.................... 089
 1992年5月1日.................... 091
 1992年8月24日................... 093
 1992年11月6日................... 094
 1992年12月6日................... 095
 1994年2月18日................... 096
 1994年3月8日.................... 097
 1994年11月10日.................. 098
 1995年6月5日.................... 099
 1995年6月25日................... 100
 1999年5月7日.................... 101
 1998年12月17日.................. 102
 1999年11月30日.................. 103
 2000年3月2日.................... 104
 2000年8月25日................... 108
 
 張仁清
 1993年1月26日................... 109
 
 戴鴻森
 1989年1月3日.................... 110
 
 孫欽善
 1990年10月29日.................. 111
 1992年10月15日.................. 112
 
 張可禮
 2011年4月25日................... 113
 
 俞紹初
 1992年2月20日................... 115
 1993年4月11日................... 116
 1995年5月2日.................... 117
 2000年7月14日................... 118
 2000年9月8日.................... 119
 2001年9月2日.................... 120
 2002年4月25日................... 121
 
 陳延嘉
 1998年5月27日................... 122
 1998年9月23日................... 123
 1998年10月30日.................. 124
 1998年12月17日.................. 125
 1998年9月10日................... 126
 1999年8月20日................... 130
 1999年11月15日.................. 132
 2000年8月25日................... 136
 2001年3月17日................... 137
 2004年11月17日.................. 138
 
 (节略)
 |  
         
          | 內容試閱: |   
          |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研究生畢業,進入學界,適逢粉碎四人幫,撥亂反正,百廢待興之時,學界生機盎然,我亦很快融入其中。其間,百事縈於心,百物擾於情。諸如擇業、發文章、出版著作等事紛至沓來。劉孝標《答劉之遴借類苑書》云:蛩蛩之謀,止於善草;周周之計,利在銜翼。《爾雅釋地》云,西方有比肩獸,與蛩蛩比,爲蛩蛩覓甘草,即有難,蛩蛩負而走。又據《韓非子説林》載,有種鳥名周周,首重而屈尾,將欲飲於河,則必顛,其伴銜其羽而飲之。鳥獸尚且相互依托,以求生存,何况人乎?人既然生活在世上,必然地要和人打交道。當時友朋間的聯絡方式,主要靠的是信函。三十多年來,往還的書信積案盈箱。今檢點篋笥,得所存留者逾千通。信的作者,有的是白髮蒼蒼的老人,是師長,學界耆宿,他們對我的扶持和獎掖不遺餘力。有的是同輩,學界新秀,他們的批評和鞭策更是催我奮發向上的動力。通過這批書信,既可看到我治學所走過的艱難曲折道路,也可真實地反映我的心路歷程。正是在師友們的獎掖鞭策下,我纔有了今天的一點點成就。出於感恩之情,今從這批書信中選出三百餘通按原樣影印出版,既可睹作者的文章風采,亦可賞其書法藝術,讀者幸察焉。 蕭統《文選序》有云: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余之插架,盡昭明太子書也,故名余齋曰思藻,此乃本書取名《思藻齋師友論學書札》之緣由。
 本書成書過程中,書法家柳惠均先生爲本書題寫書名,在四川大學圖書館工作的弟子丁偉爲我做信函的掃描録製,小孫女羅岫雲爲此書編目、打印。於此,深表謝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