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98.8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184.8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88.0
 
  《 
			小白理财进阶之道:富爸爸的财富花园+财务自由笔记+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共3册)
			》
 售價:HK$ 
			197.3
 
  《 
			谎言的逻辑:洞悉谎言背后真实的心理和人性 专享版
			》
 售價:HK$ 
			54.8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140.8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249.7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从农村*生活保障制度在云南省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特殊制度环境出发,分析了农村*生活保障制度在云南省农村反贫困行动中的特殊重要性,并依据微观调查数据,对云南省农村*生活保障制度的减贫效果进行检验。在对发展现状和减贫效果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云南省农村*生活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本书分别从云南省农村*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的特殊性、农村*生活保障制度与民族政策的关系两大部分出发,探索性地总结出云南省农村*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的总体思路,并针对总体思路的落实,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 關於作者: |   
          | 宁亚芳,男,汉族,1988年出生,湖南攸县人。2015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现主要从事民族地区反贫困与区域发展、民族理论问题等研究。2015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自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已在《管理世界》、《中国人口科学》、《政治学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云南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社会保障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并长期关注社会救助和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2012年以来,多次赴云南、贵州、西藏、新疆、四川、广西、宁夏、湖北等农村地区、边境地区进行精准扶贫为主题的田野调查。2016年在甘肃基层乡镇挂职分管精准扶贫和2017年主持的百村调查项目武陵山片区土家族村庄精准扶贫成效研究,更使其对基层精准扶贫和社会保障反贫困形成了长期关注。 |  
         
          | 目錄: |   
          |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相关文献综述
 四 研究思路
 五 研究方法
 六 资料来源
 七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主要理论基础
 二 社会救助制度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角色
 三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云南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性兜底角色
 第三章 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现状
 一 云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制历程
 二 云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策内容
 三 云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现状
 第四章 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减贫效果与主观评价
 一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减贫效果
 二 云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观评价
 三 客观缓贫效果有限与主观评价高现象的反思
 第五章 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水平地区差异大
 二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自我筹集难度大
 三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管理运行能力不足
 第六章 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的特殊性
 一 农村少数民族多生多育制造的压力
 二 跨境通婚现象带来的挑战
 三 境外势力对反贫作用空间的挤占
 四 特殊性问题制约云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机理
 第七章 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民族政策的衔接
 一 国家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价值取向
 二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对民族因素的考虑
 三 中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对民族因素的考虑
 四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民族政策的衔接思路
 第八章 新时代完善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 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
 二 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 记
 |  
         
          | 內容試閱: |   
          | 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研究的积极探索(代序) 
 宁亚芳博士的专著《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发展研究》,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加工完善而成的。出版之前,亚芳同志希望我为该书正式出版写一个序。作为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我粗略谈如下几点意见。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地区社会救助制度甚至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一个缩影。云南省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省份,国家扶贫重点县和贫困人数都居全国前列,云南同样也是我国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从2010年国家出台《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的意见》,到全国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减贫作用一直被放在突出位置。总体而言,云南省农村贫困问题十分严重的现状决定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良性运行的重要性。研究该制度及其减贫效果成为提升云南省脱贫攻坚效果的重要突破口。同时也对提升其他西部民族省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减贫成效和评估全国范围内精准扶贫成效具有借鉴意义。
 本书问世是宁亚芳博士在民族地区持续开展社会保障问题实地调研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亚芳博士从硕士阶段开始研究社会保障问题,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对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救助制度更加关注,并且开展了文献学习和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求学治学之路。在基于对民族八省区农村地区反贫困和精准扶贫实践的田野调查、跟踪观察和问卷数据分析基础上,作者选择云南省为研究范围,重点关注了该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减贫成效。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全国一般性,也面临一些特殊的制度环境。作者分析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云南省农村反贫困中的特殊重要性,对该制度的减贫效果进行检验,并挖掘出云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一步发展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一段时期以来,学术界和基层干群对于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如何考虑民族因素存在争论,因此该书从分析云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