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壹卷YeBook论世衡史丛书——晚清政治史的制度脉络
			》
 售價:HK$ 
			90.2
 
  《 
			桎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大地主经济
			》
 售價:HK$ 
			173.8
 
  《 
			财富的灵性法则
			》
 售價:HK$ 
			49.5
 
  《 
			经纬度丛书·三国关键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13场战役
			》
 售價:HK$ 
			74.8
 
  《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售價:HK$ 
			98.8
 
  《 
			救命有术
			》
 售價:HK$ 
			74.8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2200.0
 
  《 
			RNA时代(诺奖得主解密RNA分子如何创造生命的新奇迹)
			》
 售價:HK$ 
			86.9
 
 
 | 
         
          | 編輯推薦: |   
          | ★独家授权!仅此一家!作家廖信忠独家授权出版。 ★畅销百万!经典再版!《我们台湾这些年》自问世以来已经畅销200万套,数百万读者从这本书看到了真实的台湾。
 ★大神推荐!值得阅读!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倾情推荐;著名文化批评家王晓渔、知名作家金满楼、著名文艺评论家黄集伟、网络知名写手韩皓月等联袂推荐。
 ★轰动两岸!获奖无数!《我们台湾这些年》出版后收获了众多荣誉,包括第六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CCTV年度*值得一读的30本好书、中国图书评论协会年度十大图书、《新京报》年度历史传记书、《广州日报》年度十大好书、《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中国日报》年度十大图书、《潇湘晨报》十大风尚图书
 ★语言幽默风趣!廖信忠从一个台湾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出发,采用通俗的风格,幽默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一个真实的台湾。
 |  
         
          | 內容簡介: |   
          | 作者的话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我明白,对于很多大陆朋友来说,台湾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台湾自1977年以后的30多年间究竞发生了什么?台湾普通民众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其实,台湾那30年间的社会巨变,绝不亚于改革开放之后的大陆。
 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局势骤然微妙;蒋经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力排众议,强力发动台湾社会变革,直接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腾飞;接下来的几十年,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台湾社会风起云涌,每一个*普通的台湾人,都卷入其中,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30多年的社会巨变,也给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欢笑与泪水。
 本书从我出生的1977年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细述30多年来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与您分享那30年台湾老百姓*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作者的话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我明白,对于很多大陆朋友来说,台湾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台湾自1977年以后的30多年间究竞发生了什么?台湾普通民众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其实,台湾那30年间的社会巨变,绝不亚于改革开放之后的大陆。
 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局势骤然微妙;蒋经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力排众议,强力发动台湾社会变革,直接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腾飞;接下来的几十年,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台湾社会风起云涌,每一个*普通的台湾人,都卷入其中,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30多年的社会巨变,也给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欢笑与泪水。
 本书从我出生的1977年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细述30多年来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与您分享那30年台湾老百姓*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读完本书,您多半会感叹一声:这些年,原来大家都不容易!
 
 (作者廖信忠)
 |  
         
          | 關於作者: |   
          | 关于廖信忠 1977年,出生于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
 1984年,李登辉当选副总统,廖信忠上小学;
 1989年,蒋经国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国中;
 1993年,组建新党,廖信忠进入淡江高中读书;
 1998年,马英九和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廖信忠参加成功岭大专集训;
 2008年,台湾大选马英九获胜,而陈水扁随后锒铛入狱,廖信忠也在上海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2009年以来,继续为两岸间的互相理解做工作。
 |  
         
          | 目錄: |   
          |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 
 1977
 出生在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
 1978
 蒋经国继任与十大建设
 1979
 我的家庭
 台湾当局与美国断交
 1980
 台湾当年的电视台
 美丽岛事件
 美丽岛大审改变了陈水扁的一生
 1981
 幼儿园时光,童年的双十节
 台湾早期民主的萌芽
 陈文成命案
 1982
 《楚留香》流行
 金庸被禁
 台湾的族群及外省人
 李师科案
 我在教会里
 爷爷去世的基督教葬礼及乡下的回忆
 1983
 六义士劫机
 1984
 上小学
 台湾第一间麦当劳开业、海山煤矿爆炸案
 竹联帮帮主陈启礼与江南案
 20世纪80年代初的综艺节目
 20世纪80年代初的流行音乐界
 20世纪80年代初小学生喜欢的电影明星
 1985
 十信案
 这些人这几年都在干吗
 第四台
 在小学课文里学习蒋公的故事
 小学的一天
 1986
 社运的启蒙
 新闻报道民进党成立,让很多台湾人惊呆了
 圆山动物园搬家
 1987
 台湾宣布反攻大陆无望
 开放大陆探亲
 大度路飙车风
 电影《报告班长》轰动全台
 琼瑶剧《庭院深深》盛况空前
 解严
 1987年的台湾社会
 录像带出租店
 1988
 蒋经国去世
 《爱拼才会赢》席卷台湾
 汉城奥运
 520事件
 1989
 无壳蜗牛夜宿忠孝东路
 这年的两部电影:《七匹狼》与《悲情城市》
 《爱到最高点》
 海外异议人士返乡潮
 小虎队爆红,歌迷疯狂
 股市首次上万点
 小学的课程
 小学生活杂谈
 蒋经国死后的宫廷斗争
 林强《向前走》
 初中
 1990
 三月学运,李登辉开始一连串的政治改革
 职棒开打
 全家出游,在飞机上第一次接触大陆人
 初中课程
 1991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废除
 中学生的政治价值观
 1992
 四大天王抢滩台湾流行歌坛
 初中能力分班
 1993
 迈克尔杰克逊台北演唱会
 新党成立
 尹清枫命案:台湾二十几年来最大的政治悬案
 初中四班
 淡江高中的一年
 1994
 千岛湖事件
 1995风波
 陈水扁当选台北市长
 1995
 李登辉私人访美,两岸之间的飞弹事件
 1996
 台湾地区第一次大选
 高中补习班与名师的故事
 彭婉如命案与刘邦友命案
 1997
 电视剧《姻缘花》带来的热潮
 高三的最后
 高中三民主义课
 1997年过世的名人
 大一的流水账
 白晓燕命案主犯陈进兴落网
 看电影《泰坦尼克号》
 第一次上网
 1998
 上成功岭
 台湾的大学三学分
 台北市长的世纪之战:马英九击败陈水扁
 冻省让宋楚瑜和李登辉结下梁子
 1999
 第一次到大陆
 金援科索沃
 921大地震
 2000
 2000年台湾地区大选:国民党内讧导致陈水扁当选
 八掌溪事件
 台湾掀起的上海热
 亲民党成立
 2001
 乡土剧
 开放大陆媒体驻台
 第一次在大陆长途旅游
 台北捷运淹水事件
 2001棒球世界杯在台湾
 台风
 2002
 澎湖空难
 研究生考试
 马英九连任台北市长
 2003
 SARS让全台恐慌
 我成了一名新兵
 台湾人泡温泉的习惯
 仪队新兵
 2004
 陈水扁连任,我在部队里感受台湾大选
 仪队的任务
 外籍新娘
 省籍情结
 2005
 在部队里过年
 任务型国大选举
 2005年到大陆旅行
 卡债风暴
 高雄捷运泰劳示威,牵出无数弊案直指陈水扁一家
 2006
 精品业
 红衫军倒扁
 台北市长选举,宋楚瑜仅获5万票
 2007
 搞轨案:台湾媒体新闻娱乐化的极点
 环保购物袋风波
 高铁通车,台北到高雄90分钟
 到上海工作
 2008
 2009
 
 
 我们台湾这些年Ⅱ
 
 
 目
 录
 
 
 第一章 『从关着门的台湾』到『打开门的台湾』
 
 钢笔或汽水瓶都有可能是炸弹
 调侃军民同胞们的《大力水手》
 很多人都成了马克思的亲戚
 美国总统卖花生的卡特
 地方选举舞弊
 扫地的校工成为国民大会代表
 神明证明你拿了我的钱
 代夫出征说老娘我
 艋舺那时还没有太子帮
 民党到民进党
 嘉年华般的街头运动
 采访大陆及开放大陆探亲
 山中传奇和植物人代表
 要游行可以,只要不妨碍交通
 农民到街头打游击
 20世纪80年代,大家开始有钱了
 国会改选,李登辉读《圣经》寻求力量
 跟大拜拜一样的国是会议
 二条一:让人无可奈何的叛乱条例
 在KTV不能通宵K歌?
 摆平非主流派,李登辉好手段
 地下电台与全民出租车
 政治流行语:有那么严重吗?
 
 第二章 蒋氏家族
 
 蒋介石是龟精转世?
 我最尊敬的人和我的志愿
 生命的意义: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
 蒋公铜像:戒严年代唯一的公共艺术
 勿忘在莒变成勿望再举
 蒋经国的微服私访:一袭夹克走天下
 简朴之风梅花餐
 琼瑶剧里出现蒋经国的脸
 核武器被美国人没收
 部下兵变,连累蒋纬国不升官
 喜欢乱来的蒋孝文
 江南案影响蒋孝武的一生
 蒋孝勇1996年回浙江奉化
 蒋经国那两个温和的私生子
 
 第三章 族群
 
 把自己的另一半称为牵手
 台湾钱,淹脚目
 林投姐和周成过台湾的传说
 番薯、水牛、闽南人
 二十五淑女墓
 1949年国军入台:一个打酱油都会改变命运的时代
 眷村:没有血缘的家人
 眷村饮食,有你吃过的牛肉面和永和豆浆
 《宝岛一村》的乌托邦
 荣民:从部队到工程队
 过了适婚年龄的老芋仔
 我想跟我娘抱抱激发了开放大陆探亲
 是本地人,也是台湾人
 澎湖案:校长和部分学生被枪决
 相对剥夺感与彼此适应
 老荣民的凄凉晚年
 吴凤故事的巨大影响力
 汤英伸案让台湾重视少数民族问题
 有没有真正理解少数民族?
 什么?他居然是客家人?
 从康熙年间说起
 说说天地会的故事:林爽文起义
 为赢选举,争说自己是客家人
 
 第四章 台湾过去的政治教育
 
 汉语普及与党化教育
 中小学考试都考反攻大业
 上了中学,你就是准军人
 课本上关于蒋总统的种种事迹
 学校老师常用批判态度教三民主义
 匪夷所思的地理课题
 太原五百完人
 《南海血书》的创作真相
 
 第五章 金门与马祖
 
 当兵的都不想抽到金马奖
 在金、马当兵的水鬼传说
 蒋公夜会无头部队
 与水鬼换烟
 金门的酒、福利和广播站
 
 第六章 禁歌与禁书
 
 从保卫大台湾到包围打台湾
 东洋味与苦酒满杯
 台湾没有野花台湾没有鸡
 被改歌词的民歌与禁歌之王
 从读书会到私藏禁书
 我们叫巴金为巴克
 小孩帮大人买党外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