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战时的博弈:教宗庇护十二世、墨索里尼与希特勒的秘史(理想国译丛075)
》
售價:HK$
162.8

《
明亡清兴 1618—1662年的战争、外交与博弈
》
售價:HK$
74.8

《
北大版康德三大批判
》
售價:HK$
308.0

《
建安 统一北方之战(201—207)
》
售價:HK$
53.9

《
什么是权力(一本讲透权力逻辑的政治学入门佳作,一次从学术到生活的认知升级)
》
售價:HK$
66.0

《
债务自由:远离债务困境
》
售價:HK$
86.9

《
清代满汉关系史:全三册
》
售價:HK$
547.8

《
卢浮宫馆藏中国陶瓷
》
售價:HK$
217.8
|
| 編輯推薦: |
1,关于中国书籍艺术史研究的专著 2,研究范围从远古延续到当代,时间跨度大 3,图文对照,语言流畅,可读性高 4,文本价值高,具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性
|
| 內容簡介: |
|
器物、制度、文化乃是文明*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交织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生动图景。当今社会,器物水平代表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在东西方文明频繁交流和激烈碰撞的形势下,提倡工匠精神,提升造物水平,是形成文化自信、提升国际影响力*便捷的途径。书作为器物中的特例,既是文化的载体,它的本身就是文化。《中国书籍艺术史》就是一部从发展和艺术角度上对中国书籍进行发掘和研究的著作。中国出版曾在全球独领风骚达数千年之久,然而随着近代被西方后来居上的反超,许多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失去了自信。加上中国书籍的现代化是以完全放弃传统书籍形态为代价的,导致人们对传统书籍中的审美和艺术价值能否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产生怀疑。对中国的书籍艺术发展的连贯性认识的不充分,阻碍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技艺和思想的了解,进而影响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现在我们在书籍装帧和设计中看到了中国传统审美情致的复活,书籍艺术家用他们的智慧赋予了传统文化以现代的形式。因此,对于传统书籍和现代书籍艺术历史进行一手的调查与研究,文化积累的意义毋庸讳言。本书侧重从生产材料和生产方法发展的角度出发,考察中国书籍的外观形态及版面细节的变迁,书籍功能的变化和人们审美习惯的转移,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中国书籍历史的曲折变化。读者能够比较轻松地了解中国书籍艺术史发展的进程,获得对中国书籍设计制作的基本知识。由于书籍既是一种物质产品更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特殊属性,本书也社会学角度上的解释书籍生产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状况以及特定社会的价值体系的变化,以加深读者对书籍艺术变迁的理解。本书使用了大量精美的插图,图文对照,使阅读变得轻松。器物、制度、文化乃是文明*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交织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生动图景。当今社会,器物水平代表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在东西方文明频繁交流和激烈碰撞的形势下,提倡工匠精神,提升造物水平,是形成文化自信、提升国际影响力*便捷的途径。书作为器物中的特例,既是文化的载体,它的本身就是文化。《中国书籍艺术史》就是一部从发展和艺术角度上对中国书籍进行发掘和研究的著作。中国出版曾在全球独领风骚达数千年之久,然而随着近代被西方后来居上的反超,许多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失去了自信。加上中国书籍的现代化是以完全放弃传统书籍形态为代价的,导致人们对传统书籍中的审美和艺术价值能否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产生怀疑。对中国的书籍艺术发展的连贯性认识的不充分,阻碍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技艺和思想的了解,进而影响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现在我们在书籍装帧和设计中看到了中国传统审美情致的复活,书籍艺术家用他们的智慧赋予了传统文化以现代的形式。因此,对于传统书籍和现代书籍艺术历史进行一手的调查与研究,文化积累的意义毋庸讳言。本书侧重从生产材料和生产方法发展的角度出发,考察中国书籍的外观形态及版面细节的变迁,书籍功能的变化和人们审美习惯的转移,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中国书籍历史的曲折变化。读者能够比较轻松地了解中国书籍艺术史发展的进程,获得对中国书籍设计制作的基本知识。由于书籍既是一种物质产品更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特殊属性,本书也社会学角度上的解释书籍生产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状况以及特定社会的价值体系的变化,以加深读者对书籍艺术变迁的理解。本书使用了大量精美的插图,图文对照,使阅读变得轻松。
|
| 關於作者: |
|
陈亚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副教授,江苏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国内高校高级访问学者。本书为2015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书籍艺术史》的结题成果,项目编号:(2015SJD006)。受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青蓝工程基金资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