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85.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588.8
 
 
 | 
         
          | 內容簡介: |   
          | 近年来,介绍传统文化的书籍充斥市场,其中昙花一现的为数不少。可这一套讲述中国文学经典的普及读物,在台湾地区竟热销了十几年。不止一所中学把她定为国文(即语文)搭配教材;一些高中生一入校就接到通知,要求购买此书,作为今后三年的参考必备书;有的学校干脆按此书布置假期作业,某日读某章、答某题,规定得十分详尽;网络上,能搜到针对此书编写的测试题,已发表到第十几回(篇)专门就一套课外读物编写习题,还是不多见的。一些大学开设的文科课程也将此书列为必读或参考此书在台湾再版数次,印刷无数。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这样一套书,课上要读,假期要看,作业以它为依据,考试以它为准绳该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引发学生反感吧?可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据台湾不少高中老师反映,接触此书后,以往较不喜欢念文科的自然组学生对文学大为改观,即便不是非常有兴趣,但是至少是转变成不讨厌的地步。这就是《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
 这套书在大陆也有骄人的销售业绩,曾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被选入希望书库,并列入教育部中华文史知识课程内容与教学指导书目;影响了一代中学生的学习习惯。
 |  
         
          | 關於作者: |   
          | 侯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有《水浒源流新证》《探源》《食货金瓶梅》《物欲红楼梦》《金粟儒林篇》等著作。上世纪90年代,作者还出版了面向青少年读者的文学普及读物文学五千年系列,后更名为《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广受欢迎。本次应读者要求再版,作者又做了精心修订。 给孩子写书,如同跟孩子说话一样,要弯下腰去,平视着孩子的眼睛,尽量拣他们听得懂的字眼儿,慢慢地讲。为了让中学生读得懂、感兴趣,自己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如每写一段都要朗读、录音,反复听;还要找个中学生来听。若效果不佳,便重新改写,直到满意为止。
 |  
         
          | 目錄: |   
          | 第一册(先秦至盛唐) 写在前面
 一、远古神话,文学之祖
 二、《尚书》:最古老的散文集
 三、《周易》里面有诗歌
 四、《诗经》:诗三百,思无邪
 五、礼学曾是大学问
 六、孔子与《论语》
 七、老子与《道德经》
 八、墨翟与《墨子》
 九、编年史的楷模《左传》
 一○、《国语》与《国策》
 一一、孟轲与《孟子》
 一二、庄周与《庄子》(附《列子》)
 一三、屈原与《离骚》(附宋玉)
 一四、荀况与《荀子》
 一五、韩非与《韩非子》(附杂家)
 一六、李斯、贾谊秦汉文
 一七、《七发》枚乘体,《子虚》相如赋
 一八、司马迁与《史记》
 一九、扬雄等辞赋家
 二○、东汉乐府诗
 二一、古诗十九,文人情思
 二二、宰相诗人曹操
 二三、曹丕与曹植
 二四、建安文学家
 二五、竹林七贤
 二六、太康诗人多,左思执牛耳
 二七、五柳先生陶渊明
 二八、南朝二谢,水秀山明
 二九、鲍照叹行路,江郎伤离别
 三○、庾赋郦经,北朝诗文
 三一、六朝民间曲,南北调不同
 三二、六朝小说,志怪志人
 三三、文学批评有雕龙
 三四、由隋入唐,诗风流转
 三五、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三六、贺知章、孟浩然等
 三七、王维诗中有画图
 三八、边塞歌咏听高、岑
 三九、诗仙李白
 四○、诗圣杜甫
 简明文学家词典一(按生年先后排列)
 
 第二册(中唐至元代)
 四一、中唐诗坛才子多
 四二、香山居士白居易
 四三、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
 四四、散文大家柳宗元
 四五、诗豪刘禹锡
 四六、鬼才李贺
 四七、杜牧诗赋讽喻深
 四八、李商隐与无题诗
 四九、晚唐诗人
 五○、曲词发轫唐五代
 五一、南唐二主,词坛帝王
 五二、唐传奇里故事多
 五三、宋初文坛花待发
 五四、王禹偁与范仲淹
 五五、有井皆歌柳永词
 五六、一代文宗欧阳修
 五七、王安石与曾巩
 五八、梅尧臣、苏舜钦等
 五九、北宋文豪苏东坡(附苏洵、苏辙)
 六○、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六一、苏门弟子秦观等
 六二、周邦彦与贺铸
 六三、女词人李清照
 六四、岳飞与张孝祥
 六五、中兴诗人杨万里、范成大(附曾几)
 六六、爱国诗人陆游
 六七、英雄词人辛弃疾(附陈亮、刘过)
 六八、婉约词人与永嘉四灵(附江湖派)
 六九、宋末爱国诗人(附金代元好问)
 七○、宋代戏曲与文学批评
 七一、白话小说登上文坛
 七二、一代文学元之曲
 七三、元曲大家关汉卿
 七四、白朴与马致远
 七五、王实甫与《西厢记》(附郑光祖)
 七六、元代散曲与诗歌
 七七、南曲戏文演《琵琶》
 简明文学家词典二(按生年先后排列)
 
 第三册(明代至近代)
 七八、明初文坛,波澜不起
 七九、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八〇、士大夫喜欢上戏曲
 八一、明中期诗文:七子与公安派
 八二、施耐庵与《水浒传》
 八三、吴承恩与《西游记》
 八四、《封神》有趣,说部繁荣
 八五、世情小说《金瓶梅》
 八六、 中国的莎士比亚汤显祖 (附孟称舜、沈璟等)
 八七、冯梦龙与三言(附二拍)
 八八、晚明文坛多悲声(附明代民歌)
 八九、清初文坛两类人
 九〇、纳兰词曲板桥书
 九一、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九二、洪昇与《长生殿》(附李玉等)
 九三、孔尚任与《桃花扇》(附杨潮观等)
 九四、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九五、曹雪芹与《红楼梦》
 九六、清代小说,目不暇接
 九七、桐城派与江右三大家
 九八、近代开山者:林则徐、龚自珍
 九九、湘乡散文,旧瓶新酒
 一〇〇、京剧鼓板彻云霄
 一〇一、晚清诗坛起新风
 一〇二、文学评论,更上层楼
 一〇三、译坛大腕有严、林
 一〇四、梁启超引领新文风(附柳亚子)
 一〇五、侠义公案,小说新宠
 一〇六、谴责小说《老残游记》
 一〇七、官场生怪状,孽海起波澜
 一〇八、鸳蝶风气盛,小说铸魂难
 一〇九、近代剧坛发新枝
 简明文学家词典三(按生年先后排列)
 
 第四册(现代)
 一一〇、新文化运动大旗飘
 一一一、鲁迅呐喊醒神州
 一一二、胡适倡导白话文
 一一三、新文化运动的推轮者
 一一四、讴歌创造的郭沫若
 一一五、郁达夫不曾沉沦
 一一六、 文研会里人气高(叶圣陶、许地山、王统照等)
 一一七、茅盾:子夜过去是黎明
 一一八、自清散文,荷塘背影
 一一九、梦断康桥徐志摩(附林徽因)
 一二〇、 红烛诗人闻一多(附梁实秋、朱湘)
 一二一、 张恨水与《啼笑因缘》(附秦瘦鸥、林语堂)
 一二二、 田汉戏剧演名优(附欧阳予倩等)
 一二三、夏衍、白尘,戏说人生
 一二四、老舍与《骆驼祥子》
 一二五、冰心最爱小读者(附庐隐)
 一二六、沈从文来自边城
 一二七、沙汀开茶馆,艾芜赋南行
 一二八、巴金与激流三部曲
 一二九、柔石说二月,白莽唱孩儿
 一三〇、文坛传奇有二萧
 一三一、丁玲、周立波,笔底起风雷
 一三二、诗人臧克家:高吟《有的人》
 一三三、诗迎黎明说艾青(附田间)
 一三四、为农民代言的赵树理
 一三五、张天翼笔下的现实与童话
 一三六、曹禺:雷雨日出照舞台
 一三七、钱锺书笑谈围城(附杨绛)
 一三八、似雪荷淀月,如诗孙犁文
 一三九、张爱玲:打碎金锁唱倾城
 简明文学家词典四(按生年先后排列)
 |  
         
          | 內容試閱: |   
          | 写在前面 一
 现如今,如果有人对你说我是听您的歌(看您的戏或听您的相声)长大的,那多半是在调侃,意思是你已经落伍了。
 可不久前,我真的接到这样一个电话:侯老师,我是读您的书长大的!对方是某出版社的年轻编辑,正在编辑我的一部书稿。她偶然发现,我又是《中华文学五千年》的作者,那是她读中学时印象很深的一本课外书。
 
 想想也是,该书 20 世纪 90 年代初问世,至今已过去二十五个年头。当年上中学的小姑娘,如今已成为出版社的顶梁柱。思及此,顿生岁月如梭之叹。
 
 二
 20 世纪 80 年代,女儿呱呱落地。身为穷教师的爸爸买不起昂贵的芭比娃娃、乐高玩具,盘算着能不能写本书陪伴她长大。这一念头的产生,还跟之前到一所中学听课有关。挨着我的一张小课桌上,除了一本语文书外,还堆着各种课外参考书。我随手翻翻,无非是些东拼西凑的知识点,枯燥乏味,想来很难引发孩子的兴趣。
 我就想:能不能专为孩子们写一本谈文学的书,由远古神话讲起,依次是先秦诸子、《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把孩子们在课堂上拾取的零珠碎玉,穿成一条闪闪发光的项链?
 形式跟内容同样重要。我们平日跟孩子讲话,总是弯下腰,平视着孩子的眼睛,尽量拣他们听得懂的字眼儿,耐心讲给他们听。可为什么一拿起笔,这些常识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呢?
 当有一双好奇而明亮的眼睛望着你时,笔底的文字自然变得浅易通俗、亲切有味儿了。
 
 三
 经冬历夏,书稿完成。承蒙大学者张中行先生称赏推荐,并由大书法家启功先生赐题书名,《中华文学五千年》于 1992 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欢迎。《文艺 报》当年刊文推介。由于加印不断,该书于 1995 年荣获全国优 秀畅销书奖;1996 年入选希望书库,加印一万册;又被教育部编入中华文史知识课程内容与教学指导书目。
 此后应中国青年出版社之约,我又接连撰写了《世界文学五千年》及《中华文学五千年近现代部分》,同样受到读者欢迎。
 1995 年,这套书还由台湾洪叶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繁体字本,在岛内风行一时。不止一所中学把它定为语文搭配教材或高中必备参考书。有位中学语文教师还花费时间精力,专门针对此书编写了系列测试卷,多达十几回(篇)专门为一本课外书编写测试卷,还是不多见的。一些大学开设的文学课程,也将此书列为必读书或参考书。
 有位台湾书评家,道出此书受欢迎的原因:作者侯会在编纂此书时运用的策略便是成功地引起读者兴趣,有不少高中教师表示:以往较不喜欢念文科的自然组学生,在接触这本书后,对文学大为改观,即便不是非常有兴趣,但是至少是转变成不讨厌的地步。(《小莫的青春笔记本:文学之旅中华文学五千年》)
 二十几年过去了,这套书几次再版。《中华文学五千年》于 2004 年和 2006 年分别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及台湾洪叶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插图本。
 从 2011 年起,全套书经整理修订,由团结出版社推出插图本,更名为《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时隔二十年,孩子和家长并没忘记这套书。再版后频频加印,供不应求。北京电视台做了特别推荐,多家报刊登载书讯,《武汉晚报》还做了专访。
 时至今日,这套书总共印售近二十万册,在几代孩子中产生了影响。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那位年轻编辑多年后还记得这套书这令我惭愧之余,又感欣慰。
 
 四
 眼下,这套书又获得在三联书店再次出版的机会。讨论时,编辑老师建议做些调整。除了内容的增益更新外,形式上也做了较大改动。原稿采用爷孙夜谈的形式固然生动,但按日分段毕竟限制了内容的顺畅表述。
 别小看现在的孩子们,他们见多识广,不再是依偎在家长身边听故事的乖宝宝。编辑老师如是说,开门见山,平铺直叙,更符合当下孩子的接受习惯。但亲切生动的语言、灵活的表达方式,仍应沿袭。
 书名仍沿用《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将古代文学及近现代文学接续起来,共分为四册,依次是先秦至盛唐(第一册)、中唐至元代(第二册)、明代至近代(第三册)和现代(第四册)。
 全书又依内容分为一百三十九节,各拟标题如远古神话,文学之祖编年史的楷模《左传》屈原与《离骚》等。每节又分若干段落,仍拟有小标题,如谁说《周易》老掉牙秦朝打工皇帝李斯等。
 每册书后附有简明文学家词典,收录本册介绍的文学家。词条按文学家生年先后编排,又可作文学年表看;文学发展的脉络走向,作家之间的影响及传承,都可从中领略一二。
 新版图书仍遴选精美图画分插于文中,以增强可读性。目的当然只有一个:让孩子们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趣味!
 感谢三联书店各级领导的抬爱,使本书以崭新面貌再度与孩子们见面。感谢美编室主任蔡立国先生和刘洋老师,他们所做的高水平装帧,为本书增色不少。感谢实力派画家孙文然先生,他为本书绘制了部分插图。尤其要感谢责任编辑王海燕女士,从策划到编纂,她为本书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还有,本书所引古代及近现代诗文,以目前通行的版本为依据。出于对原作者的尊重,在用字用词上尽量保持原貌,特此说明。
 
 
 侯 会
 丁酉春日,于北京大兴与德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