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184.8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88.0
 
  《 
			小白理财进阶之道:富爸爸的财富花园+财务自由笔记+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共3册)
			》
 售價:HK$ 
			197.3
 
  《 
			谎言的逻辑:洞悉谎言背后真实的心理和人性 专享版
			》
 售價:HK$ 
			54.8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140.8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249.7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 編輯推薦: |   
          | 《换种方式看世界》着重展现杨佳在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人生*时突遭厄运坠入谷底后,是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并重新找回自我,再次赢得春色满园的人生的。一方面,显示了人生无常,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尽管人生之路弯弯曲曲,沿途的风景仍取决于自己。 |  
         
          | 內容簡介: |   
          | 《换种方式看世界》讲述了知名盲人教授杨佳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故事。其15岁读完高一就考上大学,19岁成为大学讲师,24岁成为中科院研究生院*年轻的讲师,29岁因眼疾失明,丈夫又带着女儿远走他乡,从此杳无音信。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面对双重打击,杨佳选择了坚强,在37岁时考入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成为哈佛大学有史以来*一位来自国外的盲人学生。随后,她又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改写了全国政协的历史。2009年,杨佳当选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副主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  
         
          | 關於作者: |   
          | 培松,原名邵培松,文学硕士,民进河南省委出版传媒委员会主任。所著《自古英雄出少年之花木兰》 《自古英雄出少年之岳飞》 《自古英雄出少年之李斯》被改编为电影,其中《自古英雄出少年之花木兰》被评为河南省中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2016年度重点项目。另著有影视剧本《墨子问剑》《第二十四条》《囧婚》等。 |  
         
          | 目錄: |   
          | 序一 以心为眼看世界 朱永新 序二 心灵的触动与震撼 王立群
 
 上篇 跌宕人生
 第一章 曾经年少爱追梦
 小荷才露尖尖角
 15岁走进象牙塔
 不跟天才一般见识
 她的学生比她都大
 命运的逆转
 
 第二章 当黑夜来临
 坏消息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可怜天下父母心
 最难熬的是等待
 像孩子那样从头开始
 峡谷里也有一米阳光
 穿过黑暗的甬道
 
 第三章 重回讲台
 不能被一颗大白菜绊倒
 用双手代替双眼
 听见黑板的声音
 回归讲台重拾梦想
 声音里找回自己
 一部令人起敬的著作
 换种方式看世界
 父亲给她当拐杖
 人生最可怕的敌人
 
 
 第四章 哈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哈佛的别无选择
 伸在半空中的手
 春江水暖鸭先知
 哈佛的深夜
 破例拿到论文A
 你是中国的软实力
 文化沟通的使者
 在国内首创两门课程
 沉甸甸的校友成就奖
 
 第五章 联合国的中国声音
 残而不废,活出精彩
 第一位盲人女政协委员
 你好,联合国
 没有硝烟的战场
 将中国模式带到联合国
 倡议创办科技助残全球化研究中心
 在联合国推动融合教育
 三三制时间分割法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下篇 思考特辑
 谈幸福:吃过苦才知道什么是幸福
 谈追求:汗水浇灌出成功之花
 谈成功:成功不是绝对的
 谈人生:人生无法做到完美
 谈挫折:失明让我看到更多
 谈苦难:苦难比金子还珍贵
 谈定位:一个人最痛苦的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谈心态:没有过不去,只有回不去
 谈梦想:人生总要有梦想
 谈感恩:感激自己所拥有的
 谈忘记:学会忘记伤痕
 谈自我:没有谁是完美的
 谈自强:必须自己救自己
 谈困惑:困惑是感悟人生的钥匙
 谈付出:付出总是有回报的
 谈坚持:剩者为王
 谈爱国:国旗情缘
 谈阅读:人类当告别武器,但不可告别阅读
 谈平等:每朵花儿都有春天
 谈扶助: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谈青春:此刻回望青春无悔
 谈自信:一滴水也能映出太阳的光辉
 
 结束语:逆时针也能走到十二点
 后记:我们终会笑着说出往事
 附录:杨佳心语
 |  
         
          | 內容試閱: |   
          | 以心为眼看世界 
 朱永新
 
 姑苏晚报的刘放先生告诉我,他的好友培松先生写了一部非常好的书,希望我能够写一篇序言。当我知道书中所叙的主人公是杨佳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第一次见到杨佳,就被她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记得那是2012年初,在中央统战部的大会议室,为推进民主党派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深入开展,特别举行了杨佳精神研讨会,杨佳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杨佳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励志故事:15岁考上大学,19岁成为最年轻的英语老师,21岁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4岁成为大学讲师,29岁因为眼疾失明,30岁被评为中科院副教授,37岁考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用一年时间以全院最高分获得哈佛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46岁当选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
 第二次见到杨佳,是在去年的两会上。3月11日下午,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她身着一袭纯白衣裙,优雅从容地登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的发言席,做了题为《点赞正能量
 厚爱正能量 弘扬正能量》的发言。据介绍,她是全国政协大会有史以来第一位发言的盲人委员。我想,凡是用心感受她发言的人,不仅能够从她所讲述的内容中获取正能量,还能够从她出现的那一刻开始,感受到一种自强不息的人生正能量。
 培松先生的《换种方式看世界》所传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正能量。
 命运如同过山车一般,忽而助她冲上高峰,忽而带她跌入谷底,而这个高挑典雅的女性,身处高峰时没有得意忘形,在谷底时也不自怨自艾。29岁因病失明,她却把遭遇的不幸变成了对才智的磨砺,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芒。失明之后,杨佳以心为眼去观看世界,正如她所说: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一个人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
 无独有偶,能够捕捉杨佳精神的培松先生,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培松是我们民进的会员,在出版社工作,是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的高足,策划、编辑、创作过不少好书。前不久,他创作的抗战题材长篇小说《信仰》,还在我的第二故乡苏州的报纸上连载,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同时,他还热心于公益事业,从2012年开始,他曾先后出资、募资在农村偏远中小学捐建了六十余所开明书屋,我本人曾为其颁发过荣誉证书。可想而知,作者同样是以心为眼打量着世界,尤其是观赏着杨佳的世界,才有了细腻生动的文字。
 《换种方式看世界》带给我的不仅是感动和力量,读着读着,我感觉自己也像杨佳一样,学会用心灵来追抚生命、打量世界了。这种感觉很微妙,也让我很享受。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三只眼睛吧,它帮我开启了自己身上蕴藏的潜能,也让我学会了用另一种方式看世界。
 同杨佳教授一样,我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这些年,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致力于新教育理论的推广和实践,努力让莘莘学子能享受到一种更新、更有效、更完美的教育模式。我们倡导换一种方式做教育,让孩子们换一种方式学习,换一种方式认识世界,换一种方式爱世界。这本书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能感动自己的也能感动别人,所以,我乐于向大家推荐这本充满正能量的好书。
 我们新教育实验一直呼吁教师应该书写生命的传奇。反过来也可以说,每一个书写自身生命传奇的人,才是名副其实的老师,他才能潜移默化地教育身边的人。
 这部关于杨佳的传记作品,是杨佳用生命写就,经培松用文字共鸣。我希望更多读者走进书中,不仅被作品打动,更被杨佳的人生打动,并因此汲取正能量,书写自己独特而精彩的生命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