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588.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南师多年来对《论语》讲录的合成。南怀瑾先生能够结合孔子在每一章句讲话的环境、语气,使得该书读起来活泼、有生气,里面的人物也活了起来。对于《论语》中同样的文字,南怀瑾先生有时会有不同的讲法,甚至抛开汉字标准注释,其目的是能让人们读懂他的别裁之意。 |  
         
          | 內容簡介: |   
          |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儒家经典,其影响遍及政治、文化、教育、伦理等各个领域。台湾地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结合孔子在每一章句讲话的环境、语气解读《论语》,使得该书读起来活泼、有生气。本书编委怀师文化编委会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探寻南师精神理念为己任,依照南师心愿编辑了《论语心要别裁参译》2,收集了《论语》后十篇内容。 |  
         
          | 關於作者: |   
          | 南怀瑾 1918年3月出生于温州乐清的一个书香世家。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抗日战争中,投笔从戎。遇禅门大德袁焕仙先生而悟道,并于峨眉山誓发宏愿重续中华文化断层。后移居台湾地区,矢志不渝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南师儒、释、道融会贯通,出版有《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等五十多种著作。著述等身,济世教化,门生弟子遍天下,堪称一代宗师。
 南师家国情怀根植于心,祖国统一魂牵梦萦,积极参与和推动国家各项建设,尤其关心文化教育事业。2006年,他以89岁高龄创办太湖大学堂教育基地,设帐讲学,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并附设基础教育学校,开展教育实验,目的是推动国家与社会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反思与重建、继往与开来。2012年9月29日,南师于太湖大学堂仙逝。他离世3个月前,为首届毕业生做了临别赠言的最后讲话,着重阐述了他做这个教育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南怀瑾
 1918年3月出生于温州乐清的一个书香世家。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抗日战争中,投笔从戎。遇禅门大德袁焕仙先生而悟道,并于峨眉山誓发宏愿重续中华文化断层。后移居台湾地区,矢志不渝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南师儒、释、道融会贯通,出版有《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等五十多种著作。著述等身,济世教化,门生弟子遍天下,堪称一代宗师。
 南师家国情怀根植于心,祖国统一魂牵梦萦,积极参与和推动国家各项建设,尤其关心文化教育事业。2006年,他以89岁高龄创办太湖大学堂教育基地,设帐讲学,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并附设基础教育学校,开展教育实验,目的是推动国家与社会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反思与重建、继往与开来。2012年9月29日,南师于太湖大学堂仙逝。他离世3个月前,为首届毕业生做了临别赠言的最后讲话,着重阐述了他做这个教育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赵强
 原太湖大学堂资深校长,得遇南师感应教化,感悟人生。现任怀师文化编委会主编,编辑出版了南怀瑾纪念文集《人道之路》《师道》《教育与人性》等,赢得了广大教师、家长、社会各界及有关领导的赞誉和好评。
 怀师文化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深入探究南师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理念为己任,依照南师心愿,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公益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验基地建设,继续南师教育实验的实践与推广。
 教育理想:创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东西方文化之精华的、世界一流国际化学校(学院)。
 教育理念:关注人性,尊重生命,去发现那丰富多彩的、充满阳光和活力的生命世界。为新时代培养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 目錄: |   
          | 序言 1 
 先进第十一
 
 素朴的美.1
 知人论事.4
 听话的颜回. 6
 孝子闵子骞. 7
 才命相妨的颜回. 9
 不问苍生问鬼神. 14
 生命的幽默. 18
 孔门弟子的素描. 21
 言语的艺术. 23
 子路的琴学入门. 24
 低昂失律的资质. 25
 儒家四相. 27
 颜回的空子路的有. 29
 不着痕迹的善人. 31
 应机施教. 33
 死有重于泰山. 36
 历史人物典型的塑立. 37
 从政与求学. 39
 力挽狂澜的子路. 42
 谦谦君子的冉求. 44
 性天风月. 47
 春风化雨. 50
 
 颜渊第十二
 
 天人合一. 52
 静的修养. 55
 乾坤马一毛. 57
 顿悟与渐修. 60
 司马牛的问题. 64
 四海之内皆兄弟. 66
 自知者明. 68
 众志成城. 69
 内外兼修之谓美. 71
 历代兴衰的趋势. 72
 继绝传薪. 74
 书画琴棋诗酒花. 75
 吃饭大如天. 77
 知人易自知难.79
 相对的人为政治. 82
 能平不平的子路. 84
 理难清.85
 完美之不易. 87
 上不正 下便歪.90
 风吹草动. 93
 闻人与贤达. 94
 修养上的三岔路口. 97
 樊迟问知仁 100
 交友的艺术. 102
 
 
 
 子路第十三
 
 先天下之忧而忧. 104
 才难.106
 孔子要正什么名
 问舍求田
 斗屋升基之争
 政治、经济、文化
 仁德须加累积成
 正己而后正人
 闲话一句
 风头主义的英雄
 画龙点睛
 是不是士
 有恒为成功之本
 乡愿之见
 国防第一
 
 宪问第十四
 
 侠隐中人原宪
 名利浓于雨
 隐痛诗人吴梅村
 草泽中自有经纶
 狼虎丛中安身
 度德不量力
 爱里生害
 为政难 做人更难
 不学谓之贫
 识人难 识己更难
 全才智、清、勇、艺、礼
 疑假疑真
 挟兵自重
 管鲍之交难
 死生亦大矣
 人尽其才. 175
 为正义而言. 177
 风云际会. 179
 为谁读书. 182
 称职的使者. 184
 宿将还山不论兵. 186
 思无邪. 187
 智、仁、勇. 189
 待人接物. 192
 夫子何为者. 193
 报怨与报德. 197
 存心自有天知. 199
 入山未必安心. 202
 大隐市朝. 205
 收场不易. 206
 不合时宜. 208
 圣人头痛的事. 212
 急功近利之徒. 215
 
 
 卫灵公第十五
 
 又说一贯. 219
 使节的信条. 223
 长安居大不易. 228
 夏历与过年. 231
 时空问题. 234
 英雄无奈是多情. 236
 精神失落的病态. 240
 反求诸己. 242
 多为别人想一想
 毁与誉
 出入无车少马骑
 小忍与大谋
 几人忧道不忧贫
 器小易盈
 烫手的山芋
 花果枝叶
 
 
 季氏第十六
 兴灭继绝
 族姓的家谱
 孔孟曾颜的通天谱
 红蓝画线 鬼哭神号
 传统历史的资料
 侵略者的遁词
 老虎出笼 珠宝完蛋
 孔子与冉求政略的论辩
 先知的预言
 朋友之道
 说话难 难说话
 谁人肯向死前休
 怕的哲学
 学问的条件
 诗礼传家
 称呼的礼节
 
 
 阳货第十七
 
 阳货的火腿. 304
 《三字经》与孔子. 306
 孔子与子路唱双簧. 310
 正反相依. 315
 重论诗教. 318
 面壁而立的悲叹. 320
 礼乐的基本精神. 322
 摆虚架子. 323
 古老文化社会的通病. 324
 患得患失. 326
 今古人物论. 328
 法尔如是. 332
 手挥五弦目送归鸿. 335
 爱的回报孝. 338
 麻将的学术思想. 341
 男人与女人. 345
 
 微子第十八
 
 隐士与历史文化. 348
 众鸟高飞尽. 350
 王不留行. 353
 江山与美人. 355
 凤凰离乱不如鸡. 357
 处处关津处处寒. 360
 如此风波不可行. 363
 穷达行藏. 365
 时衰鬼弄人. 369
 周公遗训. 371
 
 子张第十九
 有容德乃大
 雕虫小技大有可观
 学问无尽 岁月难留
 体相圆融 用之不穷
 交浅不言深
 大行与小节
 学与仕
 办丧事不是演戏
 难能可贵
 继往开来
 法律不外人情
 成败论英雄
 圣人无常师
 宫墙外望
 圣人心日月
 欲赞无词
 
 尧曰第二十
 历史文化的重心公天下
 天人合一的气数
 辩中边论
 禹分九州
 周重九鼎
 上古的政治经济
 人治法治并重
 承先启后
 养生送死无憾
 从政典范论
 四恶
 学至三知的结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