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162.8
 
  《 
			我在东汉学伤寒 全两册  仲景医案解读《伤寒论》
			》
 售價:HK$ 
			63.8
 
  《 
			消息(贾平凹新书,长篇笔记体小说)
			》
 售價:HK$ 
			75.9
 
  《 
			长安四千年:都城史视角下的王朝兴衰史
			》
 售價:HK$ 
			184.8
 
  《 
			渔樵问对
			》
 售價:HK$ 
			64.9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107.8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86.9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63.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南怀瑾多年来对《论语》讲录的合成。南师能够结合孔子在每一章句讲话的环境、语气,使得该书读起来活泼、有生气,里面的人物也活了起来。对于《论语》中同样的文字,南怀瑾先生有时会有不同的讲法,甚至抛开汉字标准注释,其目的是能让人们读懂他的别裁之意。 |  
         
          | 內容簡介: |   
          |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儒家经典,其影响遍及政治、文化、教育、伦理等各个领域。台湾地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结合孔子在每一章句讲话的环境、语气解读《论语》,使得该书读起来活泼、有生气。本书编委怀师文化编委会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探寻南师精神理念为己任,依照南师心愿编辑了《论语心要别裁参译》1,收集了《论语》前十篇内容。 |  
         
          | 關於作者: |   
          | 南怀瑾1918年3月出生于温州乐清的一个书香世家。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抗日战争中,投笔从戎。遇禅门大德袁焕仙先生而悟道,并于峨眉山誓发宏愿重续中华文化断层。后移居台湾地区,矢志不渝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南师儒、释、道融会贯通,出版有《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等五十多种著作。著述等身,济世教化,门生弟子遍天下,堪称一代宗师。 原太湖大学堂资深校长,得遇南师感应教化,感悟人生。现任怀师文化编委会主编,编辑出版了南怀瑾纪念文集《人道之路》《师道》《教育与人性》等,赢得了广大教师、家长、社会各界及有关领导的赞誉和好评。
 怀师文化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深入探究南师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理念为己任,依照南师心愿,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公益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验基地建设,继续南师教育实验的实践与推广。
 教育理想:创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东西方文化之精华的、世界一流国际化学校(学院)。
 教育理念:关注人性,尊重生命,去发现那丰富多彩的、充满阳光和活力的生命世界。为新时代培养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南怀瑾
 1918年3月出生于温州乐清的一个书香世家。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抗日战争中,投笔从戎。遇禅门大德袁焕仙先生而悟道,并于峨眉山誓发宏愿重续中华文化断层。后移居台湾地区,矢志不渝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南师儒、释、道融会贯通,出版有《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等五十多种著作。著述等身,济世教化,门生弟子遍天下,堪称一代宗师。
 南师家国情怀根植于心,祖国统一魂牵梦萦,积极参与和推动国家各项建设,尤其关心文化教育事业。2006年,他以89岁高龄创办太湖大学堂教育基地,设帐讲学,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并附设基础教育学校,开展教育实验,目的是推动国家与社会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反思与重建、继往与开来。2012年9月29日,南师于太湖大学堂仙逝。他离世3个月前,为首届毕业生做了临别赠言的最后讲话,着重阐述了他做这个教育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赵强
 原太湖大学堂资深校长,得遇南师感应教化,感悟人生。现任怀师文化编委会主编,编辑出版了南怀瑾纪念文集《人道之路》《师道》《教育与人性》等,赢得了广大教师、家长、社会各界及有关领导的赞誉和好评。
 怀师文化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深入探究南师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理念为己任,依照南师心愿,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公益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验基地建设,继续南师教育实验的实践与推广。
 教育理想:创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东西方文化之精华的、世界一流国际化学校(学院)。
 教育理念:关注人性,尊重生命,去发现那丰富多彩的、充满阳光和活力的生命世界。为新时代培养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 目錄: |   
          | 序 1 
 学而第一
 
 学而有何乐. 2
 真人和假人. 2
 寂寞的享受. 3
 谁来了解你. 4
 爱与罪.6
 孝道是这样一个东西. 7
 谁能忘情.8
 花言巧语.9
 三面镜子. 10
 师道的可贵. 14
 吕端大事不糊涂. 14
 饮食男女. 16
 没有朋友的上帝. 19
 种瓜者.22
 孔子的素描. 24
 五字串通五经. 25
 善知识与恶知识. 27
 老鼠生儿的孝道. 29
 无所适从的礼俗. 30
 上帝的外婆是谁. 32
 《三国演义》的幕后功劳. 34
 多才多艺的子贡. 37
 
 
 为政第二
 
 诗的人生. 40
 大政治家的风范. 44
 星辰知多少. 45
 万众一心  46
 从台风了解人生  47
 圣人也势利吗?  49
 悠美的情歌  50
 诗的伟大  51
 穷哉法治  54
 孔子的自剖  56
 车上的一课  58
 以孝治天下  61
 晚娘面孔难为人  64
 孔子也会看相  67
 是什么东西  72
 异端与偏激  77
 由养士到考试  79
 天下英雄入彀中  80
 千里求官只为财  83
 治国难!齐家更难!  88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92
 
 
 八佾第三
 
 礼乐衣冠  94
 泰山之旅  101
 志在春秋  102
 秉笔直书罪罪恶恶  104
 承让领教 106
 澹泊以明志  108
 穷源溯本  110
 心香一瓣诚则灵  112
 拍灶君的马屁  117
 量力而为谦虚好学  120
 儒冠错换八卦袍的诸葛亮  124
 孔子的换心术  127
 追的哲学  129
 传统历史上的精神堡垒  132
 责备贤者  135
 敲响了活礼乐  137
 衰世的通病  140
 
 
 里仁第四
 
 那仁却在灯火阑珊处  143
 月是故乡明  147
 照临万类的仁道  148
 兼收并蓄见仁心  152
 了知生死不相关  154
 富贵不淫贫贱乐  155
 敝屣功名遵道义  159
 孔子四字禅  162
 仁义值千金  166
 孝子仁人不二门  168
 仁者之言  171
 
 
 公冶长第五
 
 孔子选女婿  176
 高高山顶立  181
 深深海底行  183
 立己易立人难  184
 孔子要出国  185
 孔门弟子画像  187
 吾爱吾师  189
 手倦抛书午梦长  191
 人到无求品自高  194
 推己及人难又难  195
 孔门文武事功的二子  197
 盖棺成定论  199
 名臣的典范  202
 玩物丧志  205
 进退揖让之间  208
 濯足沧浪哪得清  210
 想得太过了  212
 难得糊涂  214
 不如归去  216
 一乐也的对话  222
 
 
 雍也第六
 
 闲置帝王才  226
 当皇帝的能受气  230
 周富济贫  233
 天生我才必有用  236
 各有千秋  238
 爵禄不能移闵子骞  247
 学问的鸿沟  245
 知人之明  247
 功成身退  249
 圣人也有牢骚吗?  251
 百无一用是书生  254
 人性的基本问题  261
 还是老虎可爱  256
 楼下黄金楼上人  259
 我误聪明  261
 政治与宗教  262
 不在山水之间  265
 变了形的文化样品  267
 君子可欺以其方  269
 冲冠一路为红颜  271
 此事古难全  275
 
 
 述而第七
 
 一肩挑尽古今愁  278
 梦中的忧乐  282
 道德仁艺  285
 孔子的学费问题  288
 刺激和诱导的教育法  290
 千古艰难唯一死  292
 男儿到此是英雄  296
 南面王不易也  299
 进步与退步  304
 聪明人的玩具  307
 谦虚和自信  309
 时衰鬼弄人  315
 虚字文章实事知  318
 孔子的行谊  322
 同姓不婚的优生学  325
 生活的艺术  327
 凡圣之分  330
 祈祷是求救的信号  331
 要愁哪得工夫  335
 光风霁月  336
 
 
 泰伯第八
 
 薄帝王而不为  338
 贵为天子而友布衣  342
 无愧平生事大难  345
 学问深时意气平  350
 临大节而不可夺  352
 怎样才算知识分子  354
 愚民政策  357
 社会动乱之源  359
 知人于微  360
 求学的目的为什么  362
 入山唯恐不深的隐士  364
 秀才未必知天下事  367
 文化复兴运动  370
 三代之治  373
 民主乎?专制乎?  376
 大禹和墨子  381
 
 
 子罕第九
 
 利害交关的生命意义  385
 历史文化先驱  388
 礼的变态  389
 良冶之门多钝铁  395
 古之学者为己  396
 行为心理学  401
 不见顶相  404
 见与师齐减师半德  405
 大丈夫当如是乎?  408
 解脱生死  409
 卖不出去的无价宝  411
 不落醉梦中  414
 水流花谢两无情  416
 女人未必皆祸水  418
 学而有成之难  422
 勿轻后学  424
 高帽压人低  427
 意气凌云  429
 三达德的重心  433
 圣人之道与才  435
 赞元禅师与王安石  436
 
 
 乡党第十
 
 吉光片羽稍纵即逝  458
 《乡党》的歇后语  4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