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140.8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162.8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74.8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76.8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214.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74.8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130.9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 
     
      
      
         
          | 編輯推薦: | 
         
         
          |  
            可作为非物理类理工科各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教材,有志者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多年使用的教材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编写而成。本书内容精炼,体系完备,突出重点,思路明晰;配备了适量的详解例题,便于读者自学。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括:力学电磁学;下册内容包括:热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学、狭义相对论与量子物理学。
           | 
         
       
      
      
      
      
      
         
          | 目錄: 
           | 
         
         
           
            目录
 第3篇 热学
 第13章 温度和气体动理论 3
 13.1 平衡态 3
 13.1.1 热力学系统 3
 13.1.2 平衡态与状态参量 3
 13.1.3 热力学第零寇律(热平衡定律) 4
 13.2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4
 13.2.1 气体的实验规律 5
 13.2.2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 5
 13.2.3 混合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 7
 13.3 气体分子热运动与统计规律 7
 13.3.1 对物质微观结构的基本认识 7
 13.3.2 分子热运动服从统计规律 8
 13.4 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 10
 13.4.1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10
 13.4.2 理想气体的压强 10
 13.4.3 理想气体的温度 12
 13.5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 12
 13.5.1 分子运动的自由度 12
 13.5.2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13
 13.5.3 理想气体的内能 14
 13.6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16
 13.6.1 速率分布概念和速率分布函数 16
 13.6.2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和分布曲线 17
 13.6.3 三种统计速率 18
 13.6.4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实验验证 20
 13.7 玻尔兹曼分布 22
 13.7.1 玻尔兹曼分布律 22
 13.7.2 重力场中粒子按高度的分布 23
 13.8 平均自由程 24
 13.8.1 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 24
 13.8.2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25
 提要 25
 思考题 26
 习题 27
 第14章 热力学基础知识 29
 14.1 热力学**定律 29
 14.1.1 准静态过程 29
 14.1.2 内能、热量和功热力学**定律的表述 29
 14.2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热容 32
 14.2.1 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内能 32
 14.2.2 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迈耶公式 32
 14.3 理想气体的典型准静态过程 34
 14.3.1 等体、等压和等温过程 34
 14.3.2 绝热过程 36
 14.4 循环过程 38
 14.4.1 循环过程准静态循环过程 38
 14.4.2 热机及效率 39
 14.4.3 制冷机及制冷系数 40
 14.4.4 卡诺循环 41
 14.5 热力学第二定律 43
 14.5.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43
 14.5.2 两种表述的等效性 43
 14.5.3 不可逆过程和可逆过程 44
 提要 44
 思考题 45
 习题 46
 第4篇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动
 第15章 机械振动 51
 15.1 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描述 51
 15.1.1 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 51
 15.1.2 描述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 52
 15.1.3 简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52
 15.1.4 旋转矢量表示法 55
 15.2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 58
 15.2.1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 58
 15.2.2 简谐振动的实例 59
 15.2.3 简谐振动的能量 64
 15.3 简谐振动的合成 67
 15.3.1 同一直线上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68
 15.3.2 同一直线上不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70
 15.3.3 两个相互垂直筒谐振动的合成 71
 15.4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共振 74
 15.4.1 阻厄振动 74
 15.4.2 受迫振动 75
 15.4.3 共振 76
 提要 76
 思考题 78
 习题 78
 第16章 机械波 81
 16.1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81
 16.1.1 机械波的产生 81
 16.1.2 横波与纵波 82
 16.1.3 波线、波面与波前 83
 16.1.4 描述波的物理量 创
 16.1.5 弹性介质的形变与披速 84
 16.2 平面简谐波 86
 16.2.1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87
 16.2.2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88
 16.2.3 平面波的波动微分方程 92
 16.3 机械波的能量 93
 16.3.1 机械波的能量与能量密度 93
 16.3.2 波的能流与波的强度 95
 16.3.3 声波的声强 96
 16.4 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与折射 97
 16.4.1 波的衍射现象 97
 16.4.2 惠更斯原理 97
 16.4.3 用惠更斯作图法推导反射和折射定律 98
 16.5 波的干涉 100
 16.5.1 波的叠加原理 100
 16.5.2 两列波的干涉 100
 16.6 驻波 104
 16.6.1 驻波的形成 104
 16.6.2 驻波波函数 105
 16.6.3 驻波的特点 105
 16.6.4 半波损失 106
 16.7 多普勒效应 109
 16.7.1 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 109
 16.7.2 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 112
 16.7.3 冲击波 112
 提要 113
 恩考题 115
 习题 115
 第5篇 光学
 第17章 几何光学 121
 17.1 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 121
 17.2 光的反射与折射 122
 17.2.1 反射和折射定律 122
 17.2.2 反射率与透射率 123
 17.2.3 全反射 123
 17.3 光在平面界上的反射与折射 124
 17.3.1 平面反射成像 124
 17.3.2 光在平面上的折射单心性的破坏 125
 17.4 球面反射镜 126
 17.4.1 球面镜成像公式 126
 17.4.2 球面镜成像几何作图方法(光路图法) 127
 17.4.3 像的横向放大率 128
 17.5 光在球面上的折射 129
 17.5.1 球面对任意光线的折射 129
 17.5.2 球面对近轴光线的折射 129
 17.6 薄透镜 130
 17.6.1 透镜 130
 17.6.2 薄透镜的焦距 131
 17.6.3 薄透镜成像 132
 17.7 常用光学仪器简介 134
 17.7.1 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光学原理 134
 17.7.2 助视仪器 134
 提要 137
 思考题 139
 习题 139
 第18章 光的干涉 141
 18.1 相干光的获取 141
 18.1.1 光是一种电磁波 141
 18.1.2 光的相干条件 142
 18.1.3 普通光源的发光特点 142
 18.1.4 相干光的获取方法 143
 18.2 相干点光源的干涉 143
 18.2.1 光程与光程差 143
 18.2.2 两个相干点光源的干涉 145
 18.2.3 条纹的对比度 146
 18.2.4 振幅比对条纹对比度的影响 147
 18.3 杨氏干涉实验与分波前干涉方法 147
 18.3.1 杨氏双孔干涉 147
 18.3.2 杨氏双缝于涉 148
 18.3.3 杨氏干涉条纹的特点 149
 18.3.4 与杨氏双缝类似的分波前干涉实验 151
 18.4 薄膜干涉 153
 18.4.1 薄膜干涉概述 153
 18.4.2 等厚干涉 156
 18.4.3 等倾干涉 161
 18.4.4 增透膜和高反射膜 164
 18.5 迈克耳孙干涉仪 166
 18.5.1 仪器结构 166
 18.5.2 干涉条纹 167
 18.5.3 补偿板的作用 168
 18.5.4 白光的零级条纹 168
 18.5.5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应用 168
 提要 169
 思考题 171
 习题 171
 第19章 光的衍射 173
 19.1 光的衍射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73
 19.1.1 光的衍射现象 173
 19.1.2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73
 19.1.3 衍射分类 174
 19.2 单缝夫琅禾费衍射 174
 19.2.1 点光源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的强度分布 174
 19.2.2 单缝衍射因子的特点 178
 19.2.3 线光源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 180
 19.3 圆孔夫琅禾费衍射光学仪器的像分辨本领 181
 19.3.1 圆孔夫琅禾费衍射 181
 19.3.2 光学仪器的像分辨本领 182
 19.4 光栅衍射 185
 19.4.1 光栅衍射原理 185
 19.4.2 光栅方程 185
 19.4.3 强度分布公式 186
 19.4.4 缝间干涉因子的特点 187
 19.4.5 单缝衍射因子的作用缺级现象 189
 19.4.6 光栅光谱 191
 19.4.7 平行光斜入射时的光栅衍射 193
 19.5 X射线衍射 196
 19.5.1 劳厄实验 196
 19.5.2 布拉格方程 196
 提要 198
 思考题 199
 习题 199
 第20章 光的偏振 201
 20.1 光的偏振特性 201
 20.1.1 光的偏振现象 201
 20.1.2 光的偏振态 202
 20.2 线偏振光的获得与检验 205
 20.2.1 偏振片的起偏与检偏 205
 20.2.2 马吕斯定律 206
 20.3 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态 207
 20.3.1 s波p波的反射率与透射率 207
 20.3.2 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态 208
 20.3.3 布儒斯特定律 209
 20.3.4 偏振的应用 210
 20.4 晶体的双折射 211
 20.4.1 光在晶体中的双折射 211
 20.4.2 惠更斯作图法求双折射光 214
 20.5 晶体光学器件 218
 20.5.1 偏振棱镜 218
 20.5.2 波片(相位延迟片) 220
 20.6 偏振态的检定 221
 20.6.1 椭圆偏振光与圆偏振光的获取方法 221
 20.6.2 偏振态的检定方法 221
 20.7 偏振光的干涉 223
 20.7.1 平行线偏振光通过波片的干涉强度 223
 20.7.2 平行线偏振光干涉的特点 224
 20.7.3 偏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225
 20.7.4 人工双折射 226
 20.8 旋光现象简介 227
 提要 228
 思考题 229
 习题 229
 第6篇 近代物理学基础
 第21章 狭义相对论基础 233
 21.1 伽利略变换和经典力学时空观 233
 21.1.1 伽利略变换 233
 21.1.2 **时空观 234
 21.1.3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和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235
 21.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概念洛伦兹变换 237
 21.2.1 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 237
 21.2.2 洛伦兹变换 237
 21.3 狭义相对论时空理论 241
 21.3.1 “同时”的相对性 241
 21.3.2 时间延缓效应 242
 21.3.3 运动尺度收缩 243
 21.3.4 因果律与信号传递速度 245
 21.4 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 246
 21.4.1 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