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140.8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217.8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86.9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许倬云 著 许先生最后的凝望与嘱托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内核
			》
 售價:HK$ 
			85.8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74.8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107.8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49.5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104.5
 
 
 | 
         
          | 編輯推薦: |   
          | 作家出版社推出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以对中国当代文学不良现象、思潮以及作家作品不足为研究内容,集中展示敢说真话、有力量、有风骨、敢于亮剑的文学批评著作。 |  
         
          | 內容簡介: |   
          | 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当代文学批评的针对性、战斗性和原则性,营造讲真话、讲道理的文学批评氛围,作家出版社推出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以对中国当代文学不良现象、思潮以及作家作品不足为研究内容,集中展示敢说真话、有力量、有风骨、敢于亮剑的文学批评著作。 |  
         
          | 關於作者: |   
          | 石华鹏 1975年5月出生,湖北天门人。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98年开始写作,发表评论、小说、随笔200余万字,出版随笔集《鼓山寻秋》《每个人都是一个时代》,评论集《新世纪中国散文佳作选评》《故事背后的秘密》《文学的魅力》。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首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新人奖等。中国作协会员。现任《福建文学》杂志副主编。
 |  
         
          | 目錄: |   
          | 文学思潮现象批评 
 长篇小说的歧路/3
 畅销的差异/10
 中国文学的十大伪话题/15
 质疑零后作家的提法/24
 当前小说呼唤文艺腔/29
 官场小说:风行与危机/36
 论处女作/40
 小说比生活精彩/45
 散文的末路与未来/50
 虚构文学王国的写作方式的终结/54
 文学杂志,如何有尊严地生存/59
 非虚构写作并不能医治我们文学的病痛/63
 诗评家们,请对号入座/67
 文坛奇闻怪事录/73
 文学作品排行榜可以休矣/83
 中国作家的写作野心与写作胆量/88
 散文写作应警惕散文腔/96
 别把小说写得太像小说/99
 话说中国文坛的新名人焦虑/102
 游记的没落/105
 诗歌的纠结:懂或者不懂,真或者伪/110
 编辑与作家:愉悦或尴尬的合作/120
 听网络作家聊天时我五味杂陈/126
 缺乏难度的写作时代/131
 现实的残渣或伪现实/144
 一个成熟小说家的写作品质/149
 
 作家作品批评
 
 迟子建《别雅山谷的父子》
 小说之树是如何枯萎的/157
 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
 一部想当然的单薄之作/166
 张翎《金山》
 无资格角逐茅奖/174
 贾平凹《带灯》
 一部没有骨头的小说/177
 贾平凹《极花》
 被泪水打湿的现实的翅膀/186
 贾平凹《老生》
 离卓越有多远?/194
 张炜《小爱物》
 当一个小说家在小说中老去/202
 张炜《独药师》
 真正的中国故事,是中国人的精神故事/210
 替余华《第七天》辩护/217
 毕飞宇《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在哪里?/224
 余秋雨《文化苦旅》
 文化散文的命运/232
 葛浩文《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
 刺耳的批评/236
 沈浩波《冷看大众狂欢下的诗人》
 评论者的酸味儿/240
 韩江《素食主义者》
 一部难度并不大的小说/245
 塞林格《九故事》
 谜语的制造者/255
 麦克尤恩《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突破表达边界的写作/264
 卡佛《我打电话的地方》
 是流水账还是洞悉人性/269
 |  
         
          | 內容試閱: |   
          |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影响文艺发展的各种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对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是我党继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后,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又一次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献。2016年12月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总书记又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文脉同国脉相牵,文运同国运相连,把文艺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党对文艺事业的充分重视和信任。总书记的两次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语重心长,既指明了文艺发展的方向,又对当前文艺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剖,为文艺的发展把了脉、定了调、鼓了劲。尤其对于文艺评论工作,总书记给予了高度重视,既肯定了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意义,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文艺评论中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并对文艺评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号召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 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当代文学批评的针对性、战斗性和原则性,营造讲真话、讲道理的文学批评氛围,作家出版社决定推出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集中展示敢说真话、有力量、有风骨、敢于亮剑的文学批评著作。首批推出李建军、洪治纲、陈冲、刘川鄂、杨光祖、牛学智、石华鹏、李美皆、何英、唐小林十位在文坛有影响有代表性的批评家,每人推出一本以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不良现象、思潮以及作家作品不足为研究内容的评论集。这些评论家关注文学现场,敢于说真话,敢于亮剑发声。他们针对某一个具体作家作品的批评也许有偏颇、有争议,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也不代表出版社的观点,但他们的批评姿态、批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们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维度。作家出版社希望通过这套丛书,集中展示这些批评家的形象,让他们的批评方式、文学观点为更多的读者所了解和熟悉,并以此积极营造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健康批评生态。
 本丛书将采取开放式的结构,今后有符合丛书宗旨的新的批评家的作品,我们将陆续推出。
 
 作家出版社
 2017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