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308.0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82.5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327.8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 
			古琴之美·2026(丙午年)(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107.8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C#程序设计(第二版)》的配套辅导教材,全书共分30章,由三部分组成: 实验教程部分、习题解答部分和附录。第1~15章为《C#程序设计(第二版)》中对应章节的实验教程,供读者实验或强化用,每章包括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内容; 第16~30章为《C#程序设计(第二版)》的习题解答,主要对《C#程序设计(第二版)》中每章节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和实战任务提供参考解答,并在其后增加了若干补充练习,供读者参考,以帮助读者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附录部分分别对SharpDevelop的安装与使用、.NET Reflector的使用、常见异常以及安装包的制作与部署进行介绍。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C#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专业开发人员自学C#使用。
           |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C#程序设计(第二版)》的配套辅导教材,全书共分30章,由三部分组成: 实验教程部分、习题解答部分和附录。第1~15章为《C#程序设计(第二版)》中对应章节的实验教程,供读者实验或强化用,每章包括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内容; 第16~30章为《C#程序设计(第二版)》的习题解答,主要对《C#程序设计(第二版)》中每章节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和实战任务提供参考解答,并在其后增加了若干补充练习,供读者参考,以帮助读者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附录部分分别对SharpDevelop的安装与使用、.NET Reflector的使用、常见异常以及安装包的制作与部署进行介绍。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C#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专业开发人员自学C#使用。
           | 
         
       
      
      
      
      
      
         
          | 目錄: 
           | 
         
         
           
            目录
 
 
 
 
 
 
 
 
 
 实验教程部分
 
 第1章概述
 
 1.1实验目的及要求
 
 1.2实验内容
 
 第2章数据类型与运算符
 
 2.1实验目的及要求
 
 2.2实验内容
 
 第3章程序控制
 
 3.1实验目的及要求
 
 3.2实验内容
 
 第4章面向对象基础
 
 4.1实验目的及要求
 
 4.2实验内容
 
 第5章数组
 
 5.1实验目的及要求
 
 5.2实验内容
 
 第6章字符串
 
 6.1实验目的及要求
 
 6.2实验内容
 
 第7章WinForm初步
 
 7.1实验目的及要求
 
 7.2实验内容
 
 第8章文件
 
 8.1实验目的及要求
 
 8.2实验内容
 
 第9章集合与泛型
 
 9.1实验目的及要求
 
 9.2实验内容
 
 第10章GDI 
 
 10.1实验目的及要求
 
 10.2实验内容
 
 第11章多线程
 
 11.1实验目的及要求
 
 11.2实验内容
 
 第12章序列化
 
 12.1实验目的及要求
 
 12.2实验内容
 
 第13章压缩与解压
 
 13.1实验目的及要求
 
 13.2实验内容
 
 第14章SQL
 
 14.1实验目的及要求
 
 14.2实验内容
 
 第15章ADO.NET
 
 15.1实验目的及要求
 
 15.2实验内容
 
 习题解答部分
 
 第16章概述习题解答
 
 16.1思考与练习
 
 16.2实战任务
 
 16.3补充练习
 
 
 第17章数据类型与运算符习题解答
 
 17.1思考与练习
 
 17.2实战任务
 
 17.3补充练习
 
 第18章程序控制习题解答
 
 18.1思考与练习
 
 18.2实战任务
 
 18.3补充练习
 
 第19章面向对象基础习题解答
 
 19.1思考与练习
 
 19.2实战任务
 
 19.3补充练习
 
 第20章数组习题解答
 
 20.1思考与练习
 
 20.2实战任务
 
 20.3补充练习
 
 第21章字符串习题解答
 
 21.1思考与练习
 
 21.2实战任务
 
 21.3补充练习
 
 第22章WinForm初步习题解答
 
 22.1思考与练习
 
 22.2实战任务
 
 22.3补充练习
 
 第23章文件习题解答
 
 23.1思考与练习
 
 23.2实战任务
 
 23.3补充练习
 
 第24章集合与泛型习题解答
 
 24.1思考与练习
 
 24.2实战任务
 
 24.3补充练习
 
 第25章GDI 习题解答
 
 25.1思考与练习
 
 25.2实战任务
 
 25.3补充练习
 
 第26章多线程习题解答
 
 26.1思考与练习
 
 26.2实战任务
 
 26.3补充练习
 
 第27章序列化习题解答
 
 27.1思考与练习
 
 27.2实战任务
 
 27.3补充练习
 
 第28章压缩与解压习题解答
 
 28.1思考与练习
 
 28.2实战任务
 
 28.3补充练习
 
 第29章SQL习题解答
 
 29.1思考与练习
 
 29.2实战任务
 
 29.3补充练习
 
 第30章ADO.NET习题解答
 
 30.1思考与练习
 
 30.2实战任务
 
 30.3补充练习
 
 附录ASharpDevelop入门
 
 A.1SharpDevelop安装
 
 A.2SharpDevelop使用入门
 
 附录B.NET Reflector的使用
 
 附录C常见异常
 
 附录D安装包的制作与部署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前言
 
 
 本书是《C#程序设计(第二版)》的配套辅导教材,书中有大量实验内容,读者应该在每次实验前先在头脑里或者纸张上实现至少应该把伪代码写出来,或者把大概思路写出来。上实验课时,能够独立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编写代码,再验证自己的代码是否正确,是否更精炼、更好,此时再去和书中所提供的代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习; 倘若做不出来,可以参考书中的代码,或者请教老师,找出问题所在。千万不要眼高手低,觉得简单而不动手,很多事情动起手来比想象中要难很多。
 本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合并了集合和泛型两章内容,删除了反射、LINQ和WPF章节的相关内容,并应读者的要求增加了SharpDevelop的安装与使用以及安装包的制作与部署,并保留第一版的附录.NET Reflector的使用和常见异常内容。
 关于本书,对于课时较少的院校,可以上学期安排第1~7章和第16~22章及附录的内容,下学期安排第8~15章和第23~30章的内容。对于多课时的院校,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需要的章节使用。
 本书可以作为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NET Framework程序设计、WinForm应用开发和.NET下的数据库应用开发等课程的配套辅导教材,也可以作为ADO.NET、SQL、多线程和GDI 等入门教材的配套辅导教材。
 本书由谷琼负责所有章节的编写和统稿,王贤明负责代码的验证和校对。本书能得以顺利出版,要感谢湖北文理学院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鼓励与支持。参与本书相关工作的还有湖北文理学院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戴晓虎、物联网工程专业王汝印、数学专业陈子希等同学,这里对他们的辛苦工作也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每一章节的习题解答之后的补充练习中不少题目收集于互联网,在此向资源共享的网友致谢!
 限于时间、精力和水平,书中难免存在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甚至会有内容上的疏漏和不足。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问题,欢迎不吝赐教。联系邮箱: gujone@163.com、xmwung@sina.com。
 
 编者
 2017年5月于隆中山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