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87.8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88.0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75.9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74.8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75.9
 
  《 
			红帆船
			》
 售價:HK$ 
			62.5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41.8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86.9
 
 
 | 
         
          | 內容簡介: |   
          | 《基础化学》紧紧围绕药学类专业须具备的基础化学知识组织内容,简明阐述基础化学的有关基本理论、化学分析方法和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全书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三部分内容,包括:绪论,溶液,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定量分析法概述,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平衡及配位滴定法,重量分析法,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生物分子。每章后面精选阅读材料,可扫描二维码进行阅读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知识的拓展。此外,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和习题库,可从www.cipedu.com.cn下载使用。本书可供高职高专药品生物技术、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适合化学及制药领域的从业人员参考。 |  
         
          | 目錄: |   
          | 绪论1 
 0.1化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
 
 0.1.1化学的研究对象1
 
 0.1.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
 
 0.1.3化学的分支学科1
 
 0.2基础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任务3
 
 0.2.1基础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3
 
 0.2.2基础化学课程的任务3
 
 0.3基础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求3
 
 0.3.1充分重视化学实验,逐步树立量的概念3
 
 0.3.2抓好各个学习环节,注意掌握重点3
 
 0.3.3培养自学能力3
 
 0.3.4学点化学史4
 
 第1章溶液5
 
 1.1相关概念5
 
 1.2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6
 
 1.2.1物质的量浓度6
 
 1.2.2质量摩尔浓度7
 
 1.2.3摩尔分数7
 
 1.2.4质量分数7
 
 1.2.5质量浓度7
 
 1.2.6滴定度7
 
 1.3溶液浓度之间的换算7
 
 1.3.1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8
 
 1.3.2稀释定律8
 
 1.4稀溶液的依数性9
 
 1.4.1蒸气压下降9
 
 1.4.2沸点升高10
 
 1.4.3凝固点下降12
 
 1.4.4渗透压13
 
 阅读材料渗透压的应用14
 
 复习题14
 
 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6
 
 2.1化学反应速率16
 
 2.1.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16
 
 2.1.2反应速率的测得方法18
 
 2.1.3活化分子及活化能18
 
 2.1.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9
 
 2.2化学平衡21
 
 2.2.1化学平衡的特征21
 
 2.2.2平衡常数21
 
 2.3化学平衡的移动23
 
 2.3.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3
 
 2.3.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3
 
 2.3.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4
 
 2.3.4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24
 
 阅读材料化学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25
 
 复习题26
 
 第3章电解质溶液28
 
 3.1水的离解和溶液的pH值28
 
 3.1.1电解质28
 
 3.1.2酸碱质子理论30
 
 3.1.3水的离解和溶液的pH值31
 
 3.2盐类水解33
 
 3.2.1盐类水解实质33
 
 3.2.2各类盐的水解平衡33
 
 3.2.3影响盐类水解因素34
 
 3.3缓冲溶液34
 
 3.3.1缓冲溶液概述34
 
 3.3.2缓冲作用原理35
 
 3.3.3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35
 
 3.3.4缓冲溶液的配制36
 
 3.4沉淀和溶解平衡37
 
 3.4.1溶度积37
 
 3.4.2溶度积规则37
 
 3.4.3沉淀的生成和溶解38
 
 阅读材料血液中的缓冲对39
 
 复习题39
 
 第4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41
 
 4.1原子结构41
 
 4.1.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41
 
 4.1.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46
 
 4.2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系50
 
 4.2.1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50
 
 4.2.2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52
 
 4.3分子结构55
 
 4.3.1离子键和离子晶体56
 
 4.3.2共价键理论57
 
 4.3.3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64
 
 4.3.4非离子型晶体68
 
 阅读材料超铹元素及未来元素周期表71
 
 复习题71
 
 第5章定量分析法概述73
 
 5.1定量分析过程及方法73
 
 5.1.1定量分析过程73
 
 5.1.2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74
 
 5.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75
 
 5.2.1误差的来源及减免方法75
 
 5.2.2测量值准确度与精密度77
 
 5.2.3有效数字与分析数据处理79
 
 5.3滴定分析法概述83
 
 5.3.1滴定分析的基本术语83
 
 5.3.2滴定反应的条件与滴定方式83
 
 5.3.3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84
 
 阅读材料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过高还是过低85
 
 复习题85
 
 第6章酸碱滴定法87
 
 6.1酸碱指示剂87
 
 6.1.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87
 
 6.1.2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影响其变色范围的因素88
 
 6.1.3常用酸碱指示剂89
 
 6.2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90
 
 6.2.1一元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90
 
 6.2.2多元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95
 
 6.3酸碱滴定法在分析中的应用96
 
 6.3.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96
 
 6.3.2酸碱滴定法的应用97
 
 阅读材料玻璃量器的校准100
 
 复习题100
 
 第7章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滴定法101
 
 7.1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01
 
 7.1.1氧化与还原101
 
 7.1.2氧化数102
 
 7.1.3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及影响因素102
 
 7.2电极电位与能斯特方程式103
 
 7.2.1原电池103
 
 7.2.2电极电位与标准电极电位104
 
 7.2.3能斯特方程式105
 
 7.3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107
 
 7.3.1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分类107
 
 7.3.2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原理107
 
 7.4常见氧化还原滴定法及应用108
 
 7.4.1高锰酸钾法108
 
 7.4.2碘量法110
 
 阅读材料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114
 
 复习题114
 
 第8章配位平衡及配位滴定法115
 
 8.1配合物概述115
 
 8.1.1配合物的组成115
 
 8.1.2配合物的命名116
 
 8.1.3配合物的类型117
 
 8.2配合物的结构118
 
 8.2.1配合物中的化学键118
 
 8.2.2配合物的空间构型119
 
 8.2.3外轨配合物与内轨配合物120
 
 8.3配位平衡120
 
 8.3.1配离子的离解常数和稳定常数121
 
 8.3.2配离子稳定常数的应用122
 
 8.3.3配位平衡与其他化学平衡的关系123
 
 8.4配位滴定法124
 
 8.4.1配位滴定法概述124
 
 8.4.2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125
 
 8.4.3配位滴定原理128
 
 8.4.4金属指示剂131
 
 8.4.5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133
 
 8.4.6配位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135
 
 阅读材料掺假穿山甲的检定136
 
 复习题137
 
 第9章重量分析法139
 
 9.1挥发法139
 
 9.1.1直接法139
 
 9.1.2间接法139
 
 9.2萃取法140
 
 9.2.1分配系数140
 
 9.2.2分配比140
 
 9.2.3萃取效率141
 
 9.3沉淀法141
 
 9.3.1沉淀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141
 
 9.3.2沉淀的形成和沉淀的条件142
 
 9.3.3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142
 
 9.3.4称量形式与结果计算145
 
 阅读材料重量分析法在物质定值中的应用145
 
 复习题145
 
 第10章烃147
 
 10.1有机化合物概述147
 
 10.1.1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147
 
 10.1.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性及分类148
 
 10.1.3有机化学与医药的关系151
 
 10.2烷烃153
 
 10.2.1烷烃的分子结构、命名153
 
 10.2.2烷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56
 
 10.2.3重要的烷烃甲烷159
 
 10.3烯烃161
 
 10.3.1烯烃的结构、命名161
 
 10.3.2烯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63
 
 10.3.3烯烃的制备166
 
 10.4炔烃和二烯烃167
 
 10.4.1炔烃167
 
 10.4.2二烯烃172
 
 10.5环烃174
 
 10.5.1脂环烃的分类、命名及结构175
 
 10.5.2脂环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77
 
 10.5.3芳香烃的分类、命名及结构178
 
 10.5.4芳香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81
 
 阅读材料美容的好帮手水杨酸190
 
 复习题190
 
 第11章卤代烃193
 
 11.1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193
 
 11.1.1卤代烃的分类193
 
 11.1.2卤代烃的命名194
 
 11.1.3卤代烃的同分异构194
 
 11.2卤代烷的物理性质195
 
 11.3卤代烷的化学性质195
 
 11.3.1取代反应196
 
 11.3.2消除反应197
 
 11.3.3与金属镁反应197
 
 *11.4亲核取代和消除的反应机理197
 
 11.4.1亲核取代的反应机理197
 
 11.4.2消除反应的反应机理198
 
 11.5重要的卤代烃199
 
 11.5.1三氯甲烷与四氯甲烷199
 
 11.5.2氯乙烯与聚氯乙烯199
 
 11.5.3二氟二氯甲烷与四氟乙烯200
 
 阅读材料血液代用品200
 
 复习题200
 
 第12章醇、酚、醚202
 
 12.1醇202
 
 12.1.1醇的分类和命名202
 
 12.1.2醇的物理性质204
 
 12.1.3醇的化学性质205
 
 12.1.4重要的醇类化合物208
 
 12.2酚209
 
 12.2.1酚的分类和命名209
 
 12.2.2酚的物理性质210
 
 12.2.3酚的化学性质211
 
 12.2.4重要的酚类化合物213
 
 12.3醚214
 
 12.3.1醚的分类和命名214
 
 12.3.2醚的物理性质215
 
 12.3.3醚的化学性质215
 
 12.3.4重要的醚类化合物216
 
 12.4硫醇、硫酚、硫醚217
 
 12.4.1硫醇的性质217
 
 12.4.2硫醚的性质218
 
 阅读材料利斯特和石炭酸218
 
 复习题219
 
 第13章醛、酮、醌221
 
 13.1醛和酮221
 
 13.1.1醛和酮的结构、分类、命名221
 
 13.1.2醛和酮的物理性质224
 
 13.1.3醛和酮的化学性质224
 
 13.1.4重要的醛、酮231
 
 13.2醌232
 
 13.2.1醌的结构、命名232
 
 13.2.2醌的主要性质233
 
 阅读材料甲醛的作用234
 
 复习题235
 
 第14章羧酸及其衍生物237
 
 14.1羧酸237
 
 14.1.1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37
 
 14.1.2羧酸的物理性质239
 
 14.1.3羧酸的化学性质239
 
 14.1.4重要的一元羧酸242
 
 14.2羧酸衍生物243
 
 14.2.1羧酸衍生物的命名243
 
 14.2.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243
 
 14.2.3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244
 
 14.2.4重要的羧酸衍生物246
 
 14.3取代羧酸247
 
 14.3.1羟基酸247
 
 14.3.2羰基酸249
 
 阅读材料从1∶1∶1说起250
 
 复习题250
 
 第15章含氮有机化合物252
 
 15.1硝基化合物252
 
 15.1.1硝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252
 
 15.1.2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253
 
 15.1.3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253
 
 15.1.4硝基化合物的制法及应用255
 
 15.2胺256
 
 15.2.1胺的分类和命名256
 
 15.2.2胺的物理性质257
 
 15.2.3胺的化学性质258
 
 15.2.4胺的制法262
 
 15.2.5季铵盐和季铵碱263
 
 15.3重氮和偶氮化合物264
 
 15.3.1重氮盐的制备264
 
 15.3.2重氮化合物的性质264
 
 15.3.3偶氮化合物265
 
 15.4腈266
 
 15.4.1腈的分类与命名266
 
 15.4.2腈的物理性质266
 
 15.4.3腈的化学性质267
 
 15.4.4腈的制法及应用267
 
 阅读材料硝基化合物及有关酚类农药中毒的解救268
 
 复习题268
 
 第16章杂环化合物270
 
 16.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70
 
 16.1.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270
 
 16.1.2杂环化合物的命名270
 
 16.2五元杂环化合物272
 
 16.2.1吡咯、呋喃和噻吩272
 
 16.2.2吡唑、咪唑、噻唑、 唑、异 唑276
 
 16.3六元杂环化合物277
 
 16.3.1吡啶277
 
 16.3.2其他六元杂环化合物280
 
 *16.4稠杂环化合物281
 
 16.4.1喹啉与异喹啉281
 
 16.4.2吲哚282
 
 16.4.3嘌呤282
 
 阅读材料常见的有毒杂环生物碱284
 
 复习题284
 
 第17章生物分子285
 
 17.1糖类285
 
 17.1.1单糖285
 
 17.1.2二糖289
 
 17.1.3多糖291
 
 17.2油脂294
 
 17.2.1物理性质294
 
 17.2.2化学性质294
 
 17.3氨基酸296
 
 17.3.1氨基酸的分类、命名和构型296
 
 17.3.2氨基酸的性质298
 
 17.4蛋白质300
 
 17.4.1蛋白质的分类300
 
 17.4.2蛋白质的性质300
 
 17.5核酸303
 
 17.5.1核酸的组成303
 
 17.5.2核酸的结构305
 
 17.5.3核酸的生物功能307
 
 17.6酶308
 
 17.6.1酶的组成309
 
 17.6.2酶的催化反应的特性309
 
 17.6.3酶的分类和命名309
 
 阅读材料蛋白质、脂肪、糖类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素310
 
 复习题310
 
 附录312
 
 参考文献325
 |  
         
          | 內容試閱: |   
          | 基础化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宏观经济调控和医改背景下,未来医药工业将步入新常态,创新将成为行业主旋律。社会和企业对高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医药行业的发展需要,组织编写了这本《基础化学》,希望能满足药学类高职人才和医药卫生从业人士的专业需求。本书是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等进行优化组合而成,共17章,主要介绍溶液浓度的计算、电解质溶液、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等基本理论,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重量分析法等分析方法,烃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命名、性质等知识。总学时数为80学时。本书具有以下4个特点。①教材内容注重实用性、应用性本书与药学类相关专业知识做到有机对接,客观性强。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构建《基础化学》的课程内容体系,除了必要讲授的化学知识外,书中的例题、阅读材料、复习题等内容均与药学类专业知识相关,更突出其为后续课程服务以及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特点,体现绿色化学理念。②教学实施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在内容选择上,着重撷取被广泛应用、实用价值高的知识,而对于理论性过强、实用性不强的知识不作重点介绍,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成就感。③教材方式方法多元化根据职业教育的特色和教改要求,进一步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从生活中案例出发,构建更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的教学内容,将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融入教学过程,创建数字化课程资源库,提供电子教案、试题库、视频录像等,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使学习的方式多样化、趣味化,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④体现与时俱进追踪热点、与时俱进。拓展学生知识广度,分析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营养健康、疾病等,从化学的角度剖析生产原理、过程、合理生活等问题,贴近生活,更符合高职培养要求。本书由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袁加程、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陈玉峰任主编,沈阳市化工学校宋传忠任副主编,袁加程统稿,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周敏、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石刚、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杨萍、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王莹、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周学辉参加编写。其中第1、4、15、17章由袁加程编写,第2、10章由陈玉峰编写,第3、11章由宋传忠编写,第5、9章由杨萍编写,第6、12章由王莹编写,第7、13章由周学辉编写,第8章由石刚编写,第14、16章由周敏编写。全书由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谭佩毅教授审阅,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深表谢意。本书所引用文献资料的原著已列入参考文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水平有限,书中的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热忱欢迎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编者2017年4月 |    |